少林寺的千佛殿、白衣殿等处,有许多珍贵的练武壁画。仔细看这些壁画会发现,其中很多人物或动或静,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塌胸鼓肚。这样的特点,与成书于明清年间由张孔昭编著的少林古籍《少林拳经拳法备要》一书中的人物形象如出一辙。
这些人物形象为什么都是塌胸鼓肚?莫非是唐太宗特许少林寺的僧人可以吃肉的缘故?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古代,整个社会物质并不丰富,少林寺的僧人们其实还是以素食为主,再加上佛教徒都追求思想的觉悟而不贪图物质享受,实际生活比较清苦。
那么,怎样解释壁画上的人物形象的特点呢?我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说。
首先,塌胸鼓肚是含胸拔背练武要领的体现。
含胸拔背,是练拳特别强调的基本要领。一、含胸拔背是对呼吸的要求。含胸拔背可使肩关节松开,胸前开阔,背肌圆撑,有宽舒之感,气机自然运行通畅。反之,挺胸则气悬胸满,逆气上行而难归丹田。二、含胸拔背是劲整的要求。刚柔兼济方为劲整,纯柔无刚会松懈无力,纯刚无柔劲力缺少变化,都不能称为刚柔兼济。刚柔兼济不仅体现在劲力的变化形式上,还表现在自身形体、筋骨的状态上。含胸拔背,保持了身体前虚后实的状态,很好地解决了身体阴阳刚柔的关系。劲力从下而上传递,要求人的身体上虚下实,含胸拔背是保持身体重心的必然要求。
劲起于脚跟,主宰于腰,行于手指,发于脊背。在运动中,人体的重心要下沉。如果采用胸式呼吸,上身就相对僵硬,气就容易上浮,会造成下盘重心不稳。只有做到含胸拔背,才能形成腹式呼吸,从而保持上虚下实、重心稳定。含胸拔背是一个整体化的动作,它不仅是中正之劲,还是一个蓄劲的过程。在运动中,含胸拔背的姿态能为身体不断提供氧气能量,并且有助于完成劲力从脚跟到手指的传递过程。
怎样才能做到含胸拔背呢?胸肋关节向内运动。可以说,没有胸肋关节向内的运动,就不能做到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的具体要领如下。
1.沉肩,肩部放松并且向两边撑开,肩部动作如同扩胸运动时肩部的状态。
2.放松锁骨。
3.胸肋关节向内运动,胸骨内收。随着胸肋关节向内运动,胸部由挺起凸出的状态,成为胸骨和助骨内收、内敛的状态。实际上,这是胸肋关节向内运动造成胸部胸廓撑开的状态。在人体解剖图上我们可以看到,胸肋关节位于肋骨与胸骨的接合处。胸肋关节是人体运动幅度最小的一组关节,平时很少运动,当有意地做挺胸、含胸运动时才会感觉到胸肋关节的运动。成年人在做胸肋关节向内运动时,含胸幅度可达4 ~7cm。
4.随着胸肋关节向内运动,肋骨由上向内、向下放松,将肋骨向侧面、后面撑开。在一般情况下,人们只注意胸肋向前撑开,形成挺胸、放松这样的胸式呼吸运动。而含胸造成肋骨向侧、后方向扩张,也可使胸腔容积增大、背部饱满而浑圆有力。
5.脊椎骨由下而上一节一节向上挺,有拉拔之意,使肋骨、双臂、头部有所依附而浑然一体,有八面支撑之劲。
6.含胸拔背,是胸腹放松、后背撑圆,即前松后紧的状态。
7.含胸拔背,是与垂肩坠肘等其他要领相互统一、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
含胸拔背绝不可成为含胸驼背。含胸拔背配合腹式呼吸扩大了胸腔容量,加长了气息在体内运行的距离,在不增加频率情况下加强了呼吸的强度和深度,并避免了运动中的气喘现象。含胸拔背的结果,形成了身体前松后紧、胸含背撑的状态。可以将两臂向前伸体验一下:含胸比挺胸时肩部更易向两侧撑开,两手臂在含胸状态下比挺胸状态下可向前延伸近10cm,这样使两臂和上身左右调动更为灵活,从而适应了技击的要求。含胸拔背,体现了前松后紧的虚实关系,含胸的松、虚有利于化劲、蓄劲,拔背的紧、实有利于放劲、发劲,使一势之内阴阳、刚柔兼备。
这种状态有利于自身任、督二脉由后向前循环不息地运转,促进了气血运行,对养生长寿大有益处。这也是太极拳与道家导引养生术的相通之处。两者的区别在于,道家养生纯以意行气,而武术讲意、气、力合一。气血旺盛、通畅异于常人,并非太极拳的出发点,对练武术功夫的人来讲,这些只是练拳所得的一个方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技击而言,身体就是“善其事”的利器。所以,通过练拳获得一个好身体,是太极拳锻炼的最基本的所得。
含胸要注意的是,含胸不能过分,过分凹胸不利于胸腹的放松和气血畅通,相反会压迫心脏而影响心肺功能,引起心悸、心慌及其他不良感觉和病症。另外,含胸拔背是与其他要领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不可顾此失彼。
含胸拔背的状态,在别人看来就是塌胸鼓肚,和少林寺壁画上的人物形象是相同的。
其次,少林寺壁画人物形象的“鼓肚”现象是逆腹式呼吸的结果。
《少林拳经拳法备要•提劲运用之法》中说:“提劲运用之法:大凡运劲之法,在乎气。而气之虚实,全凭小腹下运之,盖周身运量气为之先。若气不在小腹而在上胸, 此上实下虚,而下步必不能坚固紧密,其何取胜于人耶?”
所以,逆腹式呼吸是形成塌胸鼓肚现象的重要原因。
逆腹式呼吸的练习方法如下:
两脚平行站立,两脚与肩同宽,宜中正安舒。全身放松后,鼻孔微微地吸气,腹部有意识地向后收缩。这时人体最重要的吸气肌——膈肌,就会向下运动。
我们在进行逆腹式呼吸的吸气时,会感到小腹逐渐贴近脊椎。以心窝后的脊椎骨为支点,由下而上,气贴着脊背,向胸中吸入,使肋骨向上向两侧扩张,好像是从腹中抽气进入胸腔,随着吸气有意地提肛。整个吸气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收缩腹部扩充胸腔,此时要注意不可耸肩,用心体会沉肩的动作。这是一吸。
吸气饱满以后,略一停顿,放松前胸,肛门括约肌随即松开,缓缓以鼻呼气,使膈肌随着呼气自然放松,小腹部自然地向外凸出,这是一呼。
逆腹式呼吸适应了武术的要求,不仅可以练功夫、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可用于搏击。在搏击过程中,经常需要发力,这就需要纳入大量的氧气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能量,就必须运用正确的呼吸方式——逆腹式呼吸。多届太极拳推手冠军王战军,长期专门练习逆腹式呼吸,他可以用腹部的力量弹起3公斤重的哑铃片。他的力量浑整强大,可以和日本的相扑冠军较力。
我们可以用生活中熟知的事物进行模拟。要推动一个重物,通常是先放松自己,稳定情绪,慢慢地收腹吸气,然后发力做功,在做功的时候腹部随着发力程度或慢或快地鼓出,同时向外呼气。如果要推动的重物重量很大,还经常会扎上一条结实的腰带以助其势。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已不自觉地运用了逆腹式呼吸来满足身体对氧能量的需要,然后完成了抬起重物的做功过程。这一点在健美运动的负荷训练中可以得到证明。比如“卧推”运动,将杠铃放在胸前,放松、吸气,这时要求收腹挺胸,这是蓄劲的过程;然后向上推举,用力、呼气,这时要挺腹,是发力的过程。这些负荷运动的呼吸方式和拳术运用呼吸的方法相类,都是逆腹式呼吸。只要是需要大量氧能量的发力,都必须遵循人体自然的生理规律,运用逆腹式呼吸,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武术,本身就是“远观诸物,近取诸身”,合乎天地万物运行法则的结果。武术的呼吸方法,就是顺应了人体的生理运行规律,合乎武术运动的内在要求的必然结果。少林寺的僧人们长期练习拳术,“外练筋骨皮,内炼一口气”,掌握并运用逆呼吸法是当然的必修课。这种呼吸方式在拳术的运用中也会随着意气力相合的过程很自然地表现出来。逆腹式呼吸,加上含胸拔背的要领,在呼气发力的时候,从外形上看来就是塌胸鼓肚的样子。少林寺壁画中的人物形象之所以别具特色,原因即在于此。
|
|
绝顶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