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抗倭名刀戚家刀(下)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33次阅读 0次回复
lytcad
2018-1-2 08:16:16
戚家刀当时的军队在接战倭寇时手中的兵器常遭精良的日本刀磕折,死伤极重,尔后发展出厚背砍刀相抗,虽不再易断,但一经正面砍架,刃口常翻卷,甚至不能伤敌,况且器又沉重,远不如日本刀的灵动沉猛;为长久之计,抗倭名将戚继光遂上书建议,向日本政府订制军刀一批,其形制基本上是中国式的,但制法却是日本风格,这批为数数千的中日混血军刀在战场上有优异的表现,戚继光于是以此进行仿制与改良,称「戚家刀」,刀形狭长,具有优美弯弧,护手与刃的相接处装有吞口,面长背短,可增加刀的强度,清代腰刀一度保留了这个特点。
  日本刀的影响还显现在另一种长刀上,这种刀长约二米,具有长柄,以利双手握持,颇似苗刀,由步兵使用,杀伤力极大。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jpg
  戚继光所说的:“刀刃平磨,无肩乃利,由妙在尖”指的就是刀刃的打磨方式,刀刃的开锋使用“V”形开锋,锋刃平磨,这样刀具备更加强大的切割力,这样的刀刃姿态接近日本刀,但是刀尖又脱颖而出,脱离了日本刀的范畴,更加合理的设计是戚家刀强于倭刀的地方。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2.jpg
  从文献上看来,明刀中有“滚刀”和“倭滚刀”、“大样摩挲刀”,这三种刀都带有很强烈的日本风格,从字面意思看来,都是“滚刀”,但是一个是明确是“倭滚刀”,那么这个“倭”说明是“倭滚刀”是仿制或者说外形极其接近日本刀的明刀,刀姿接近日本刀,手柄也是类似倭刀的直柄刀。从现在保存的实物来看,很多称呼为“戚家刀”的刀都有镐线,其实那是更加接近“倭滚刀”的刀。从现有的实物和文字资料来看,“滚刀”是一种接近日本刀,但是又有不同的刀,戚继光强调“柄要短,形要弯…”这点又反映出真正的戚家刀是采用下弯手柄的,而刀身姿态是学习了倭刀,从现有的文字资料上无法确认两种滚刀的区别,有理由相信真正的戚家刀是中式的“滚刀”或者是结合中国式样的一种腰刀。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3.jpg
  由于典籍纪录的不是十分详细,加之后人追崇戚继光的伟大功绩,把这样有日本刀风格的刀统称为“戚家刀”。
  戚家刀学习了日本刀的姿态,整体一改往日风格,刀姿从手柄上一尺开始成弧线,我们称之为反,有些戚家刀比较直,反比较小,有些反比较大,应该是不同区域的匠人在制作过程中把握尺度不同有关。刀刃靠近挡手部分较宽,一般有28-35毫米,在反开始的地方开始整体收窄,到了刀尖有的只有 20-25毫米,刀体姿态流畅,戚家刀的反和倭刀的反不同,戚家刀的的弧线完全是一个大的圆弧上截取的一段,这样的刀姿在砍和削的过程中会发挥最大的杀伤功效,日本刀靠刀尖一段比较直,是因为日本刀技法中需要刺击的需要。戚家刀有平造也有镐造,戚家刀中平造的类型不是是一点镐线都没有,是指的镐线比较平,但是略有表现,应该明军学习日刀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出的调整,明军不用像倭寇那样注重刀体的研磨,更加注重整体的功效和制造成本,这样类型的明刀整体强度都是非常好的,非常适合战场的格斗,为此戚继光、俞大猷专门编著此种刀的刀法。戚家刀后期也有在刀体开血槽,这样的刀型在清朝早期也有沿用,中期以后基本绝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