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所谓内家拳的概念只在明朝提过一点,说的是道家呼吸调气和武术关系不大,清朝三百年都没有内家这个概念内家拳真正提出来,和外家区别是在民国。
2、所有武术研究的是力量、速度、步法、应变能力。(此武术专指练体术不包括传统武术春典里下三烂的踩盘子、语言踩、神打、等等心里学和障眼法之类的已被禁绝的玩意儿!(有人认为是实战精华,宁传十锭金,不传一口春))
3、说一个人速度快其实是关节灵活,现代博击通过柔韧性,和不断重复的空击等动作来实现,传统武术直接练关节和韧带,通过撑筋拔骨,和七拳十三节来锻炼,典型的是形意的七拳,通背的八膀通过领手,晃膀子等动作使自己头肩肘手胯膝足关节灵活速度飞快!(内家松就是松这个,软如棉花快如电!)
4、力量最大的来源是体重和协调,强如泰森如果你把他双肩绑在一根横梁上固定住只靠手臂的力量也有限的很。
所谓内劲只是和肌肉力量有所区别直接练协调发力和体重运用,如形意三催劲要腰催胯,胯催膝,膝催足,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脚蹬手发把脚蹬地纵向的力量,拧腰摆胯的横向力量通过腰肩传到手上,所以出拳要用到肩肘,如跳肩,摆肩,倒肩等等。拳经说消息全凭后足蹬,腰似螺丝手似钻(内功经说井池双穴发劲循循大家自己体会)
5、协调发力,力的传导需要一定的格式(内功经说既明经络需观格式,就是既然知道了力从哪里来,从足劲到腰整合腰劲到肩到手,要想力传导顺畅一要姿势正确二要关节灵活没有内耗太极叫九曲连珠)这一间段叫盘架子,守规矩,由招术到懂劲,知道劲从哪里来,这时候还是死盘子,发力虽猛但架子死预动大,要实用还要脱规矩,练自由架,一呼之间任何架子能突然发劲,才算劲力上了身。自由搏击也算活架子(相对较活)
6、有了速度和力量,再练进退步法,步法也要高中低各路都练,能进着打,能退着打,能蹲着打,能站着打。手快的打不过腿快的,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
7、步法练好了练身法,蛇行鼠伏,猫扑狗闪,驴撅马跳,要能蹿高能滚地,这个是比较高级别的了。腿快打不过身活。
8、对打练反应,这个对打虽点到为止但一功一防要往对手防不到的空门打,如同羽毛球比赛抽拉调扣专打死角,而不是公园老太太专往顺手处打,一个球打的时间越长越好,我看有人对练一个防的慢了,另一个伸手在那等不知道有什么意义?
9、传统拳要参与实战(生死搏杀)必须综合练的本就多,师傅又保守不会一下倒给你,往往是你七拳练好才给你盘架子,你招熟懂劲的时候,才开始教你拳打三节不现形,教你自由架。拳法上身才教步法。临死传春典。严重不适合如今快节奏的社会。
10、内家外家,自由搏击练的全是一个东西,只是路径不同而已,自由搏击速度,力量,步法,反应,一起练快速实用,传统拳拆开了教出好多半吊子!
11、泰森既有肌肉力量,也有协调力量,也有体重且会用自己的体重(也会内劲),也有速度,反应一流步法灵活。是功夫很高级的间段。
传统拳练习步骤
1、基功
包括撑筋拔骨,七拳八膀,站桩等等,间段目标眼明手快身子软
2、盘架子
定式活步五行拳,套路等等间段目标发劲凶猛,劲路明晰
3、自由架
无预动,无蓄力过程自由发力。有人教内劲上身,反正形要小动要快
4、步法
间段目标掌握距离,进退,高低
5、身法
各种姿势,伏低蹿高之下的防守攻击
6、反应
反应速度,心理素质
7、春典
一切下三滥阴毒计谋,自古拳势通兵法,不通兵法莫习拳
贪多嚼不烂,传统拳并不是练的越多越好,也不是想当然学的越全面越好,并不是你开始练套路了就可以把基功扔掉,或是练了身法就可以把步法扔掉,一天不练都会退步,到老了练一辈子可能每天练的也就是基功和五行拳,步法,别的可能都扔掉了!好多老人最多再练个猴形,或其它一两形,十二形都练出来的我至今没见过一个
所谓内家拳唯一比较突出的是理论比较完散,对速度,力量,反应,甚至心里都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训练技巧,和现代科学的训练比也有部分独到之处
基功的练习要三节分明,别人怎么练我不知道,但想来应该差不多,我们这边主要练的是站桩,活臂八法(也叫八手膀子),周身七拳,溜腿。
三节分明就是要分清腕,肘,肩,腰,胯,膝分别发力,不要一拳出去混为一谈搞不清这一拳是用的肘力,肩力,还是腰力,腿力,先把全身打散了,到盘架子合规矩的时候再往一起整,练协调发力,这是你是腰力差还是腿力差就能自己体会了,腰力不够就偏龙形练练腰,腿力不够就练练腿。
|
窑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