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一句话学太极拳一句话学太极拳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3653次阅读 3次回复
秘籍
2014-12-17 19:35:02
——“如果把太极拳当作克敌制胜的方法,那是武夫拳;如果把太极拳当作强身健体的方法,那是病夫拳。两者都仅取一隅,未得太极拳大用,可惜糟踏了太极拳。”
——如果把太极拳当作概念游戏理论推导的方法,那是迂夫拳,也是糟蹋了太极拳。

注释:此句出处不详,但我认为是学习太极拳者首先需要解决的认识上的误区,故列为首句。把太极拳的本质属性理解为“武夫拳”或“病夫拳”是当今通病,是学好纯正太极拳的最大障碍。如果把太极拳理解为武夫拳,就有可能从其它武术运动方式中借鉴技巧和方法,就不能理解太极拳是“独一无二”的运动(金庸语),也就会落入“杂而不纯”的杂拳(李雅轩语)。如果理解为“病夫拳”,那就无法领略太极拳博大精深的内涵。只有超越了这两个认识误区,才不会糟蹋了太极拳,也才不枉学了太极拳。另外,太极拳的理论趣味吸引了许多文人加入,这一方面提升和丰富了太极拳的理论,但另一方面,又带来文人的通病——理论不联系实际。文人们可以把太极拳的文字游戏玩弄到极致,从概念到概念,越说越玄虚,结果“一朝交手,空洞无物”(杨澄甫语),我称之为“迂夫拳”。这种迂腐之拳,应该解决知行合一的问题。要知道太极拳是实践功夫,它是需要用武术实践来检验的。仅凭现有体会去揣摩太极拳理论,必有隔阂,所谓功夫不到,终属虚妄。再重复一遍:不能把太极拳理解为武夫拳、病夫拳和迂夫拳。2011-2-26

前言
简单应该是人类思维方式中的最高境界。有人说,能在三分钟之内向普通人介绍清楚他的专业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专家。本人在几年前陪同原中国驻德国大使卢秋田先生考察三峡的时候,卢先生要求我用一句话介绍太极拳,我没想到这个要求非常之难,我嗫嚅了半天,换了许多词汇,都没能一句话把太极拳准确的表达出来。这个问题仍然萦绕着我,至今没有交出令自己都满意的答案来。可能太极拳太博大精深了,也许永远都不能用一句话表述清楚。但是,能不能把一些具体问题,基本法则,重点要求用一句话表达出来呢?于是产生了用一句话来表达太极拳某些方面的想法。凑巧,在新华书店看到了赵寒阳先生的《一句话学二胡》的书,这薄薄的小书却把二胡从基本知识、演奏技法到“二胡之道”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了,赵先生自称“我可以自信地说,你若能花费一点时间将全书细细读过,一定能够获得超过十倍百倍的收益”。我认为赵先生的自信不无道理,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也许胜过厚厚的一册书。这正如江湖上说的“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后来,偶遇一位研究潜意识的心理学家,他认为认识任何事物的归宿都是简单。的确,现在中学生掌握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实际上已经达到数百年或数十年前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才能掌握的专业程度。这些事例提醒我们,也许简单的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和具体方法,就可以省去无数的学习过程而直接认识事物的本质,这或许是禅宗顿悟成佛的来由吧。
当今太极拳要深入传统,走出玄学,回归平常,融入现代,才能造福人类。如果再用那些传统概念玄学词汇探玄弄奇的去讲解太极拳,肯定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再用那些旁征博引连篇累牍炫耀学识的厚重图书,也是不能适应现代人需要的。现代社会太纷繁复杂了,所以,简单更成为了现代人的需要。一句话才简单,用一句话给人以启迪,让人心领神会,也许更是理解太极拳的捷径。。
有时一句话并不真正只是一句,赵寒阳先生《一句话学二胡》更多的是一段话。我想,今后我尽量只用一句话来表述,未尽的意思,用注释来补充。有时,用这一句话反注另一句话,似乎是罗嗦,其实更为确切。有时,这句话是自己练拳的心得体会,有时,这句话可能是别人说过的,我认同了,有的作点补充,有的换个说法。凡此不敢掠美,都加了引号,但不注明出处(主要是无法注明出处)。实际上大多数的那句话却无法详证究竟是谁最先提出来的了,我引用了或者变相引用了,希望被侵权者不必再乎,只要你说的这句话对别人有利,就是积德了。
——太极拳极平实无奇,又至精至微,是一项没有难度的高难运动。平实无奇体现为无难度,至精至微体现为高难度。

简析:太极拳是平淡无奇的功夫,这是李雅轩大师的原话,本人也曾亲耳聆听过太极拳推手大师林默根先生如是说。最初根本无法理解,当你修习渐深,对其体味才逐步真切,不得不笑话自己过去太自作聪明了,老论所说“多误舍近求远”即指此也。太极拳不是异于常人的练习,也没有超于常人的动作要求,正如前辈所言:“其法简易,既无折腰曲腿之困苦,复无标奇立异之姿势,无论男女老幼,皆可习之。”所谓没有难度即人人可行,没有特殊要求。太极拳的练习,极其平常,但又尤其艰难。难在太极拳的姿势要求尽管极其简单,但对自己的身体内外各部都有极其精微的标准,不容丝毫差错,老论所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也。而且,太极拳的学习是永远的过程,太极拳的标准也是永远的追求,至精至微学无止境是太极拳学习者必须具有的思想准备。
太极拳练的只是平常功夫,不是超常功夫,也不是异常功夫,它的神妙尽在平常之中。

简析:
佛教故事:有人问和尚:“和尚修行,还用功否?”和尚回答说:“用功。”“如何用功?”和尚回答:“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问的人非常奇怪:“你我一样,如何你就是用功,我就不是?”和尚笑着回答:“当然不是,你该吃饭时不好好吃饭,该睡觉时不好好睡觉,整天千种计较,万般思量,头脑混乱,心不宁静,怎么叫做用功?如何算得修行?
还有一个佛教故事:有一天,从心禅师请示南泉禅师一个问题:“什么是道?”答: “平常心是道。”问:“除了平常心之外,佛法无边,另外是否还有更高层次的趣向呢?”南泉答:“如果心中还存有什么趣向,就有了那边,没有这边;就会顾了前面,忘了后面,因此,所谓全面,也是被扭曲了的东西,怎么会是圆融无碍的道呢?”从心又问:“如果佛法没有一个趣向,回顾茫茫,我怎么知道那就是‘道’呢?”南泉回答:“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如果要想真正达到不疑之‘道’,你应当学会在当下体悟。”
从宗教故事的角度理解平常,则更多的强调人自身主观的“平常心”。它要求人们在生活中享受平凡和简单,要自己把心放平稳,不要被外界的动乱干扰。平常心是人生修炼的最高境界,自然的面对一切,宠辱不惊。另外,还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顺其自然专注于过程少想结果,安住当下,把日常生活当作一种修炼的工具。
另外,儒家也好,道家也好,都讲究“不滞于物”,也就是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干扰,儒释道三家对于“平常心”的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不外乎就是能心志坚定,不受外界各种事情的扰乱而已。
主观的“平常心”也是太极拳内修的要求,但我这里说的平常是指平常行为不仅仅单指平常心。所谓平常,即普通,无特异,不新奇的意思。我用这个词来表述太极拳,用的意思是(明)李贽《复耿侗老书》:“世人厌平常而喜新奇,不知言天下之至新奇,莫过於平常也。”和(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韩、柳犹用奇重字,欧、苏唯用平常轻虚字,而妙丽古雅,自不可及。”所谓太极拳练的只是平常功夫,就是不新奇的意思。如果还要作更多解释,那大概只能用平常的反义词和近义词来说明了。平常的反义词有:奇特、异常、神秘、奇妙、突出、稀罕、出奇等等。那么,太极拳的动作要求,在这些词的前面统统加一个否定词——不——就对了。如果用近义词来说明,那就是:平淡、平庸、普通。其实,平常的叠声词最为确切:平平常常——简简单单。
太极拳之平常,主要体现在它不探玄弄奇,它不炫技显能,没有体育场上的高难动作,没有杂技团的惊险表演,没有油锤贯顶刀枪不入的江湖异术,更不追求超越身体极限以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太极拳练的不是超常或异常的功夫,它就是在平平常常简简单单的人类的基本活动能力中挖掘出潜能从而发挥出最佳状态和水平。所以说,太极拳是不需要向其它任何运动项目学习和借鉴的,它是独一无二自成一体的没有难度的高难运动项目。
——太极拳是讲“道”“理”的功夫,不是打架的武术。

简析:
孙禄堂大师说:“你若打天下第一,可另访名师,以免耽误你的时间。你若修养身体,则我为汝师,绰然有余。”(《孙禄堂武学论语》P129)以武术名天下的孙大师竞如此说,可不是因为他不愿意教人以武术,是他知道如果仅仅抱着“打天下第一”的目的来学太极拳,真的是选错了项目。只要自身条件好,身高力壮,选学南拳北腿等外家武术,或者选学西方拳击、日本相扑、蒙古摔跤等以快速、力大、技巧乃至心黑手狠屁眼毒等拳术,来得快捷见效更为明显。若放弃这个偏执,孙禄堂却毫不犹豫自信为师“绰然有余”。可想而知,这绰然有余中,一定包含着孙氏太极拳高深的武术技击教学。余以为,孙禄堂先生的拒绝,其原因是太极拳以武术名,却与其它武术有显著的区别。太极拳的武术意义绝不是好勇斗狠,拼死相搏,不择手段。打架是孙悟空的本事,如来的手掌心才是佛法无边。太极拳是平和的武术练习,体现的是和谐之道,止戈之理,它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拳友之间的推手是讲“理”合“道”的交流,不是打架输赢的战场。因此,决不能以胜负为目的,而是研究以弱胜强之理,提倡轻虚无为之道。太极前辈哲东徐震先生在《太极拳发微》中说:“宁循理以求真,勿越理而争胜,功候至而智勇存焉矣。”这才是太极拳增长功夫的进步之阶。
——练太极拳的方法是“虚静”,追求的目标是“中和”。

简析:
“虚静”一词,在老子《道德经》中本来就是分开解释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16章)因此憨山把虚静分为内外来解:“虚,谓外物本来不有。静,谓心体本来不动。”也就是说身外无物曰虚,心中无念曰静,就与太极拳的体、用之说相对应了。庄子则将虚静分为二层来解释,一层是通过“忘物”以达到“虚”,二层通过“忘己”来达到“静”。“静”的层次显然高于“虚”,故若无“虚”的功夫,“静”之境界则难以达到。当其达到外无物、内无我的“虚静”之时,即谓之得道:“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老子》16章)得道就是返朴归真,不过,它不是回到混沌的无极状态而是升华为“澄明”的太极状态。这种由虚——入静——而明的过程,就是获得人生大智慧的路径。有“明”则能知常,即能用智慧去观察、分析现实条件(观有),并能随其变化以顺随适应和应对。另外,从太极拳的武术效果上讲,能虚则有无限的包容性,可以“任他巨力来打我”,能静则有活动无限的可能性,可以“因敌变化显神奇”。所谓“虚则无所不容,静则无所不应”就是这个意思。
作为道家修养主旨的虚静,本来是一种人生态度的哲学思想,后世道家则多将“虚静”用于“养生”:“恬愉虚静,以终其命”。 《淮南子·精神训》从养生的角度看,虚静能养生也是符合现代科学的道理的。因为一是使精神情志归于平静;二是让肌腱肉体减少消耗,所以中医也有:“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素问·脉要精微论》的说法。而虚静的概念,同样影响到中国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中国历代以来的艺术家,都强调必须具备“虚静”的心境,不受外物和杂念的束缚与干扰,内心清明,心神专一,这样才能实现全面的审美观照和艺术创作。汤贻汾《论画析览》云“画至神妙处,必有静气,盖扫尽纵横余习,无斧凿痕,方于纸墨间静气滞结。画至于静,其登峰矣乎。”可见,把虚静概念引入集中国文化之大成的太极拳是多么的必须和自然。
已经够费心讲虚静这个词了,下面还得讲讲中和这个概念。“中和”,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庄子》曰:“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儒家《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你看,只要君子能够做到中,就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如果引用朱熹的解释,恐怕更让你头痛了。其实中庸这段话,非要引用在太极拳的武术效果上,也可以附会为:前句言君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发而有节,即能随心所欲的控制自己发劲击人的机会;后一句是说劲既已发出,则能知道控制自己发劲的分寸。一句话,就是能控制,而控制尺度的标准就是中,因此君子必须守中用中,把握住自己的基本原则。何为中,简而言之,空间中的任何两个极端,都有链接两极的中心点,这个“点”就是“中”;何为和,不使两端断开,就是“和”的作用。另外,“中”也可以理解为中正不偏,“和”可以理解为均匀和谐。“中和”作为美学概念也同样影响中国的艺术领域,如中国艺术特别讲求“中和之美”,所谓“中和之美”,就是不偏不倚的内在质,外现为一个既不过分、又非不足的矛盾对立、和谐统一的美的形态。(这个美集中体现在太极图中,参看附录。)
太极拳为什么特别讲究“中和“之道呢?理由是在自我练习中要求身躯中正不偏以求稳定,平衡圆满以求舒适。从对敌应招的武术效果讲,要保持无我无敌、无胜无负物我皆忘的空灵精神状态。其他很多武术都是要讲究出拳迅速,有爆发力,这样才能击倒对手,但是太极拳绵软无力的“粘”在对手身上,处处控制你,让你有劲使不出,心悦诚服。这也符合了中国 “以和为贵”的思想。
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如虚静、中和等概念既有广博宽容的外延,又有深刻准确的内涵,但它被专家们绞过去翻过来的解释,反而让人不知所云了,尤其是传统文化修养不深的现代人,更不知所措了。我是故意引用这些复杂概念的,就是要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思想也好,技艺也好,都必须在深入传统的基础上,走出玄学,融入现代。比如虚静中和这么重要的大概念,我们都可以用现代思维方式简单的理解。如虚就可以理解为疏松不实之意。引入太极拳来说:所谓虚,就是大松大软;所谓静,就是稳定舒适;所谓中,就是中正不偏;所谓和,就是平衡圆满。初级阶段能领悟到此,足矣。再费心思去旁征博引,自讨苦吃,何必呢。2011-3-2

附:“《太极图》的美有五大特点:一、它是圆形的美,曲线的美,与西方以十字架和黄金律为代表的直线的美、长方形的美不同。二、它是均衡的美、对称的美,黑白两鱼,均衡对称的构成一个“和谐”的大圆。三、它是阴阳中和的美,白色代表着阳刚方面,黑色隐喻着阴柔的方面,阳刚与阴柔相交相融,共同构成互生互动的“中和”之美。四、它是一种范本式的美,美得不能再美的美,《太极图》中间的反“S”线,是一条“恰到好处”美得不能再美的曲线。任何的一点移动,都会破坏它均衡对称的中和美。五、它是动中有静的美,阴阳二鱼似在一个大圆中永恒地旋转,但旋转中又保持着一种宁静,总之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和之美,和谐之美。”

——手上不要有横力,脚下不要有压力,脊柱不丢悬挂力,肌肉没有紧缩力,绝不能有惯性力。

简析:
前几句都是从观念上说太极拳的本质属性,现在应该落实在具体方法上了。我想先说“用意不用力”,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这个具体方法已经广被人心。但细究起来,可能练了几年甚至一辈子太极拳者对于这个问题都是似是而非的。太极拳真的不用力吗?不用力又如何形成动作?要知道世上没有不用力的运动,太极拳只是用力最小最少的运动而已。何为“最小最少”?这是无法量化的目标,只能说是无限减省下去的方向,最终达到绝不可能达到的所谓“无”的境界。而当这个不用力要求与其它运动相比较,完全可以忽略了,以至于形成了不用力的印象。但如何不用力,没有明师口授身传确实难得要领。在这里,我只是建议注意不要违反这些用力原则就行了。手有横力就是乱动,脚有压力就是不匀,脊柱无悬挂力就是懈,肌肉有紧缩力就是硬。在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惯性力,太极拳的每一动作,都是可控制的行为,了然于心的,而惯性力是不可控的,那些“行云流水”式的动作,其实就是惯性力的表现,需要注意克服。

提到“无”,忽然想到必须引用《老子》的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无为则无不为”。

又突发奇想,人类的进步途径好像也遵循了不断做减法而趋向于无的规律:农耕时代——工业革命——科技进步——信息社会。在这个进化中人的体力劳动逐步得到了减轻减少,趋向于无;另一方面,劳动生产的对象土地——机器——自动化——电脑,也越来越小越虚,也趋向于无。另外,人类使用的能源成本也不断减少并趋向于无,从最初的树木取火到煤炭供热,进而电能——石油、天然气——核能——风能——太阳能。

是不是从中也可以悟出点什么是老子所说的“无”呢?懂了“无”,才能理解什么是“无为”,理解了“无为”才能理解为什么可以“无不为”。当然,“无”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大概念,并不是减少用力这样简单,但到此时,你开始懂太极拳了。
——通达太极拳“道”的目标有两个办法:一是修路,一是找路。

简析:

佛家修行,有渐修与顿悟之别。

我把它引到太极拳学习中来比喻,渐修是修路的过程,顿悟就是找路的过程。

渐修和顿悟是佛家修行的两种法门,渐修是量的积累,顿悟是质变的过程。初祖菩提达摩主张渐修,他的禅法是“十年壁观”,即长期坚持心如壁立的修行来与自身先天具有的“佛性”相契合。神秀谒语中:“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就是对渐修理论的准确描述。而六祖惠能是主张顿悟的,他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谒语则是顿悟理论的精辟表达。即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领悟佛法要领,从而正确指导实践而获得成功。顿悟让惠能最终传承了五祖弘忍的衣钵,成为禅宗六祖,而神秀则没有接到班。

其实这只是两种学习方法。渐修就是所谓“拳练万遍,神理自现”,即通过长期坚持、逐渐进步的方法来达到目标,它的特点是重视过程;而顿悟则是由理入手,先明白了目标的意义,再去实践修炼,它的特点是重视结果。最高的顿悟可以缩短时间,超越某些过程,“直指心性,顿悟成佛”。这两种学习方法的选择是与每个人的根基与悟性相关的,同时也是与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相关的。换句话说,不同的人可以选择渐修或顿悟的方法开始,而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可以选择或顿或渐的方法。因此,渐修与顿悟是因人而异,因时不同,看适不适合你,或者适不适合这个阶段的你。达摩一花五叶,通过坚持渐修,结果都成佛祖,六祖慧能顿悟也成了正果。

后人在修行过程中基本上是顿、渐并行,有的是先渐修后顿悟,有的是顿悟后继续渐修,即“修悟并重”。这个观点在武术界也是普遍主张的:“佛门之五祖尚潜修,六祖尚顿悟,而一实一虚,乃各有师法之异,学武操拳者,当潜修与灵悟并重,方可言得。”因此“虽有顿悟,终须渐修”仍是普遍认同的学习方法。但修一条直达目标的路,则下苦功夫和不逾越过程和阶段,成为了渐修论者的必然要求。而“顿悟”好比是找路,认为本来就有一条直通目标的大道,但被丛林沟壑遮蔽了,只要拨开屏蔽,找到这条路,就可以超越阶段,缩短过程,轻轻松松的“一旦豁然贯通焉”了。渐修是循阶而上,阶段性效果明显,但求效则易入旁门左道,或难坚持下去以至半途而废;顿悟是一步登天,务虚则易出镜花水月,或顿悟不彻底,华而不实终生难入门径。

渐修与顿悟相结合,即又找路,同时又断断续续的修路,应该是适合大多数人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即学习太极拳先明理(悟),再得法(修、悟),然后多用功(修)。即先理解了太极拳的基本道理,然后在实践中坚持渐修,最终会有顿悟的时刻,只是早迟不同而已。但太极拳的本质是悟道,悟道就是找路的过程,找路就要求多用思想少用力了。由于绝大多数人的“悟”和“顿悟”的能力还没有开发出来,所以才有“太极拳十年不出门”和“古人穷毕生精力,却代不数人”之说。

1300年之后,人类开始研究顿悟问题了。现代科学认为,所谓顿悟,是当人们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看清了各种关系并产生了新的理解的一种突然颖悟。有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其特点是突发性、独特性、不稳定性。现代科学又发现了顿悟实际上就是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比如灵感、直觉等等。因此,在二十世纪初出现了“天才灵感论”,但这种理论认为灵感(顿悟)只是天才人物的特性。再后来,发现了顿悟是思维中的旧的格式塔(即旧的逻辑)被打破和新的格式塔(新的逻辑)被创建的过程。同时,格式塔理论还用实验明确指出,人的顿悟功能是普遍的、先天性的,即是众生(包括猿猴)天生的本能或本性,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蕴藏着顿悟的能力。这样,现代科学不但全面肯定了千年前的六祖提出顿悟说的非凡天才,而且还将顿悟理论从所谓“率先成佛”的宗教误区中解放出来,成为人类“不离世间觉”的卓有成效的方法。

渐修是渐进的增加,其实顿悟也是渐进的。只不过一个是以算术级数增长,一个是以几何级数增长。

顿悟禅法因其玄奥,在佛家寺庙中已经少见,但民间则有少数研究者,例如南怀瑾、王绍璠、吴铁夫等都大力提倡。吴铁夫在台湾还出版了《就是叫你一念成佛》(2007,大千出版社)一书,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发扬顿悟禅法的观点。既然佛法可以顿悟,现代科学又证明了顿悟是每一个人的本来功能,那么,通过顿悟的方法即“找路”的过程来迅速学习太极拳就成为可能,因为“太极十年不出门”的传统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应生活迅捷节奏快速的现代社会。

问题是太极拳有没有这条路?答案是肯定的——有。道家思想认为人类的进化和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丢掉了自己的自然本能,或者说人的自然本能被后天的经验蒙蔽了,只要拨开云雾,自见天日。道家内丹修炼有“顺则凡,逆则仙”的具体要求,即通过修炼回到人的原始本能状态。因此,道家认为修炼过程是返朴归真的过程,是拨云见日的功夫。既然在修炼中要求“返”,要求“归”,要求“逆”,说明我们已经有过走出来的“路”,现在迷失方向了。只要设法找回这条路,再逆向走回去,就可以回到“道”上了。怎么找呢?即通过太极拳这个具体技艺方法的学习,激发你的本能和本性,从而挖掘并提高你的顿悟能力,让你的思维速度达到几何级数的增长。所以,太极拳不仅是健身(怯病延年)和强体(防身御侮)的最佳运动,还是增长和改善心灵智慧的最隹载体。
附:
“释迦牟尼放弃太子的舒适生活,出家修行,一修就是六年,节身忘餐,甚至不饮不食,但还是一无所获。当他来到尼连禅河,浸泡在水中,用清澈的河水沐浴,洗净了身上的经年污垢后,忽然悟出:人们之所以有烦恼,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心地不净,一味的苦行修身,是永远无法进人大彻大悟的法门的。于是他决意放弃苦行,用明智的方法寻求真理,取食了牧女善生奉献的乳糜,恢复了体力,又跳进尼连禅河中沐浴,便觉得遍体清爽,光彩照人。出浴之后,他独自来到一棵菩提树下,结趺跌坐,静思默想,豁然开朗,大彻大悟,得道成佛,开始收徒传教。”
——太极拳是静态的运动。

人类几乎所有的运动都是动态的,惟有太极拳是静态的运动。可以说静态运动是是区分太极拳与其它拳种和各类运动的本质特征。

“ 静态的运动”这句话是乎是矛盾的。但我所说的“静态”,是指处于运动体系的组成单位,相对处于“静”的状态,但这个单位并没有“停止”,它仍然随着整个体系的运动而运动着。正如宇宙银河系与太阳系的结构体系一样,银河系高速运转着,但太阳系却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似乎是不动的;而太阳系其实也在高速运转中,它其中的各个行星体如地球等,也处于相对固定的位置,似乎也是不动的;就像我们人类在地球上“坐地日行八万里”,丝毫不感觉其地球的自转一样。宇宙宏观世界是如此,微观世界的分子、原子、电子和基本粒子的运动,也都存在这种按层次依序相对固定即“静”的状态。如果把这个规律再引喻到人这个体系的运动时,让组成人体系的肢体和器官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它们似乎也是不动的。若肢体或器官作为一个更小的体系,这个小体系必然也有自己的运动和相对固定的更小单位。当然还可以继续细分下去,只是更小体系的运动我们已经察觉不到了。当我们用上一级的运动体系来观察所属更小的体系时,它们就是“静态”,但它们不是“止态”,因为它们仍然作为一个体系随着它的上一级体系不停止的运动着,并率领它的下一级体系不停止的运动着。
我说的这个静态联系太极拳说具体点,大多数体育运动都是通过甩手摇腰,踢腿蹬脚,晃身摇头等物理运动即外部运动的方式在作“运动”,但按太极拳的标准严格考察起来,都是外部的、局部的、无序的运动。因为《拳经》中有“静中触动动犹静”之要求,它的运动特性要求全身“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而要做到这点,只有将我们全身集合成一个运动体系才有可能。
人本来就是由多层次的小体系组成的运动体系,如手的运动体系就由肩、肘、腕、手掌组成;手掌又由掌根、掌心、手指等小体系组成;手指还可以细分为指根、指肚、指尖等更小体系。依此类推,腿有胯、膝、踝、脚掌等等,全身也可以组成更大的头、腰、脚、手体系。既然成为一个体系,组成的各部分就有主次之分,先后之差,多少之别,所谓“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依序的“节节贯穿”的运动即指此。因此,保持各层次小单位的相对固定,就是“虽动犹静”(李雅轩语)
老一辈拳家有“一身备五弓”之说,所谓五弓,就是组成人身运动体系中五个较大的支体系而已。
如果把人的运动体系组成了,那么,它们是如何运动的呢?
学天、地之“静态运动”!
所以要“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具体的说,练习太极拳时,全身在以腰脊为主的运动中,各肢体器官及其组成部分都依序保持相对的稳静,顺随而动。换句话说,按照系统层级,依序减少下一层级小体系的活动幅度,使之显示出相对的“静止”。只有这样“动静互根”(李雅轩语)的静态的运动,才能合“道”,才是“自然”,才是太极拳的运动!2011-3-10
(参看拙作:《太极拳断想7》)
附一:

李雅轩大师说:“太极拳的动作,是要以心意为主,以思想来命令腰脊,由腰脊来领动四肢,这样有系统、有主动、有被动的一个整体的一动无有不动的动作,而不是上也动、下也动、左也动、右也动、前也动、后也动,各方面部位一齐动,就算一动无不动了。”

“如练时拳意不上手,一切总在稳静上找。”
“所谓稳静者,不是强制着不动作出来的表面上的稳静,这种强制着身体不动,表面上是稳静,而心性方面仍是不静的。如果这样,就不是真静。”
附二:
“从有形宇宙的动静现象,得出此静态运动的结论。按此推论,小单位,或者说小体系,相对于大单位或者大体系而言,是相对静态的,如小的太阳系相对于大的银河系,是相对静态的,小的地球相对于大的太阳系,地球是静态的。以此类推,凡是有形的相对的小东西,对于有形的相对的大东西而言,是静态的。但是,如果再往微观上分,反而越小层级越动态,越大层级越静态。比如分子相对原子,分子是相对静态的,而原子是相对动态的。原子相对电子,原子是相对静态的,而电子是相对动态的。电子相对于质子,电子是相对静止的,而质子是相对动态的。而物理上的量子力学,就是这个微观世界的动态运动而建立的。最后科学发现,最最微小的东西,就是宇宙本身。所以,庄子言,道是什么?道就是那个大而无边,小而无形的东西。
我们从理趣上去分析,到底是什么在动?又是什么在静?从最抽象的角度看,就要回到牛顿提问上去:到底是什么推动了宇宙的运动?
牛顿的回答是在上帝。是上帝第一次推动了宇宙的运动。”(舒云章)2011-3-9
颂之按:舒云章先生的补充很有趣,甚至提出了更大的问题:宇宙的第一推动力是什么?我们不敢回答。而太极拳运动的第一推动力是什么?是脚跟?是腰脊?或许是心意?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给出答案的。第二个问题是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界限在哪里?即到底是基本粒子小的运动推动了宇宙大的运动,或是宇宙宏观运动牵动了微观世界的小的运动?第三个问题是,到底谁是动态?谁是静态?换个佛家的提问:“是心动,或是幡动?”这些问题的解答,也许与太极拳相关吧。
——太极拳的纲领是“正、静、清、和”

简析:
纲领,即大纲和要领,泛指为最高指导原则。
昔有“国学大师、楚辞泰斗”文怀沙先生在《文子三十三字箴言》中,用“正、清、和”三字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注释:“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宏扬斯三气也。”姑且不论“三气”归纳得是否准确精当,但细审“正、清、和”三字,在浅层次上归纳中国传统文化也还说得过去。窃以为,此三气若再加一“静”气,引进到太极拳中,即 “正、静、清、和”四字就可以成为太极拳的纲领,是我们必须严格信奉和坚持的原则了。
太极拳的要求甚繁甚多,诸如《十要》、《五字诀》等,头手身脚,里里外外均有明确要求,几不可同时尽习。雅轩先生讲,“我是抓大体,不琐琐碎碎的在局部上找。”何为大体?即能详而统之统而察之之纲领也,纲领立,方不举手无措,投足无方。
“正、静、清、和”何解:简言之:身正、心静、神清、气和。正者中也,中则恒定;静者安也,安则神聚,清者轻也,轻则灵虚;和者匀也,匀则谐顺。再言之:一无所偏则为正,一念不起则为静,一尘不染则为清,一视同仁则为和。正则“致中和”,恃中则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所谓庄严自有也;静则“守静笃”,静则无所不应,所谓我独知人也;清则“致虚极”,虚则无所不容,所谓人不知我也;和则“不争”,尚和者“不争而善胜”,所谓“无为无不为”也。余以为,太极拳参透“正、静、清、和”四字精神,正是实践贯通并宏扬太极拳之大道捷径。
——太极拳首重精神;其次,重下不重上,重内不重外,重身不重手,重竖不重横,重意不重力,重虚不重实。

简析:
所谓重,即重要,需要重视的意思。“首重精神”,指太极拳要把精神的锻炼摆在最为重要的位置。何谓精神?精是精力,神是神智,人有精神,则活力旺盛,生机勃勃。故老拳论有:“全身意在精神”。
“所谓神者,周身虚灵之气势,莫测之动作,轻快变化之谓也。非咬牙瞪眼,努力使气之说。”李雅轩还指出:“太极拳是神意内敛,外家拳是精神外露,内外功之区别也就在于此。”因此,“若练时剑拔弩张,神气外露,则神气耗费,焉有充实之日,用时焉能有惊人之动作”。那精神又如何练呢?老拳论的要求是“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十三势行功心解》必须“神意内含,以存静养,劲道始有收藏” 。而“心存静养,形如半睡,从表面上看来,像是无聊,然而却内藏无限动机,精微细奥,普照全身。......非此不能养出清醒之头脑,养出灵觉的智慧,养出充实的中气和疗养疾病的效果,才能领会其中的道理”。雅翁明确指出了精神的具体的练法是“养”:“太极拳在初着手时,就要在稳静上用思想,养精神、养中气、养灵智、养良知、养悟性、养灵感,以俟将这些东西充实起来,身体的健康和技术的技击方法也就自会有良好的效果,不待谋求也。”(李雅轩语)雅翁一连串的都是“养”字,而且不是“练筋骨、练皮肉”。可见,蓄养“精神”才是习练太极拳最为重要的方法。
而“重”又极易产生偏重、侧重,所以此句话“其次”以下的“重”都是偏重侧重的意思。有偏侧的话说出来就是错的,但又不得不说。为什么说它错呢,因为太极拳是无为的中和的不能偏颇的,若有所偏重,即“挂一漏万”。但为什么又不得不说呢?在上下、内外、横竖、虚实、身手、用意用力等这一对一对的矛盾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得不有所侧重。所以这句不该说而又不得不说的话,是极其重要的,初学者宜按此练习用功。2011-3-20

重下不重上:“有不得机得势处,其病必于腰腿求之”。《太极拳论》
重内不重外:“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太极拳论》
重身不重手:“太极不动手,动手非太极”。《杨澄甫语》
重竖不重横:顶天立地之意,“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十三势歌诀》
重意不重力:“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十三势歌诀》
重虚不重实:“其妙处全在虚无。”(李雅轩语)


附:
“学书通于学仙,炼神为最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清.刘熙载语)
太极拳的四步功夫:“练体以固精,练精以化气,练气以化神,练神以还虚。”(李雅轩)
——松,不是太极拳的特性,是太极拳的极致

简析:
松,是与“紧”、“密”相对、与舒张、展开、稀疏相近的概念。太极拳引用松字,实际上包括两个意思,作为动词时,它是手段和方法;作为名词时,它是目标和状态。因此松,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过程,也是结果。因此,松字既普通,又特殊。

由于近代太极拳大师都特别强调“松”字,所以放松就成为了初习者的基本要求和长期追求的目标。由于太极拳的“松”字有它的特殊意义,因此若没有明师让你切身感受,可以说“三辈子都弄不明白”(杨澄甫语)

松既然这么重要,而我反而说它不是太极拳的特性呢?一般来讲,特性是指特有的性质和与众不同的品性。如果把“松”理解为太极拳的“特性”,那么太极拳就与其它运动没有区别了。因为人类的所有活动,不论体育运动也好,生产劳动也好,日常生活行为也好,都要求人们身心放松。比如体操、舞蹈、杂技、外家拳等等,都有各自的放松要求;尤其是瑜伽这个印度传入的当代时尚运动,在速度缓慢和用意静心方面与太极拳几无区别,在肢体的柔软标准上,甚至还远远超过了太极拳的要求,练成了常人不能企及的特殊功夫。另如在生产活动的手工劳作中,如木匠、石匠等手工技艺,也无不要求放松。另外,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如走路散步、挑担用筷,人们都是不自觉的非常习惯的在放松。如果太极拳要求的是这种松,太极拳松的独特性又在哪里呢?

主要是实现的路径不同,因此,到达的境界也不一样。

异于太极拳的其它“旁门”运动,主要是通过甩手摇腰,踢腿蹬脚,晃身转头等物理运动即外部运动的方式把身体“练松”的。这种劳其筋骨,伤其皮肉的苦练法,以突破人的身体极限来达到周身的肌腱关节的灵活。这种灵活是条件反射式的运动,它们的缺点是精力投入过多,过程痛苦,甚至要付出身体伤痛的代价。这种松由于是主观运动的,因而是局部的,反映滞后的;由于幅度较大,因而灵巧有限,还容易出现不能控制的惯性运动。

可惜的是,几乎所有的太极拳练者,都是这样理解松,这样来练松的,“坠入旁门”,岂不遗憾。

窃以为,太极拳实现“松”的路径是“静态运动”,即通过稳静身心、松弛肌肤、空开关节的静态方式,达到全身内外上下左右“一动无有不动”依序的整体微动,让身体处于不承受任何外力的空松状态。通过这种静养式的锻炼,在舒适、享受中不知不觉就实现了松,这种松,是极致的松。

所谓极致的松,即最典型的,最高程度的松。但这种松并无特殊之处,那它是什么呢?可以用我们都熟悉的青原惟信禅师关于山水的三种不同境界的描述来理解。在惟信禅师的眼中,经过三十年的修炼,“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借用这句话来谈松:起初:松就是松,后来:松不是松,结果:松还是松。

无论如何,以“松”为基本方法,以“松”为检验标准,努力追求松的极致境界。突出一个不打折扣彻彻底底的“松”字,解决我们行拳走架,推手较技的所有问题。只要坚持李雅轩先生指引的“大松大软”的方法,追求“清虚无为”的方向,笃信到底,终会有效果的。2011-3-22

参见拙著《太极拳断想9》

附:
(作者不详)“不停地叫学生松松松,就和一个指望孩子读好书的家长在孩子的耳边念叨读书读书读书差不多。”
“真正要想学生松,是需要措施的!不是靠念叨的”。
“你只能被放松,放松没有任何“怎样”,没有任何技巧,没有任何技术.我们都太充满主动了,只能听懂主动的语言,因此很难体悟太极拳的“用意不用力”。
放松不是催眠、暗示或发呆,练拳的放松只是产生一种状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紧张,这种放松往往还有一些低水平的残留的紧张,放松看来似乎是无止境的,是一长期的、连续的过程,强调大松大柔,正是说明仍有小紧、小硬在其内,消除紧张是不可能的。

吴图南:“凡练太极拳者,皆知松、沉为太极拳之主要条件。”“松者,蓬松也、宽而不紧也、轻松也、放开也、轻松畅块也、不坚凝也、含有小孔从容其他物质之特性也。凡此种种,皆明示松之意义也。”“松功之要,首在提举,提举越高,下落越速,学者宜深切体会之,方自得也”。

郑曼青:“这个’松’字,我学太极拳五十年了,到了前年才悟到其中道理。为什么松有这么大的好处,当时只晓得讲松、松、松,但究竟什么叫松?怎么能松的很干净,这句话很难讲明白。前年悟通这个道理,我才想到我老师澄甫先生,他平时不大会讲话,一天到晚坐在那儿,可以不发一言,但这个”松”字,每天总要讲几百回,我甚至连耳朵都灌满了,他还讲了一句话,就是”不跟你讲这句话,你三辈子学不到的””。

杨禹廷:松是舒展、是自然、舒张、展开,在动时也有轻轻的、慢慢的含义。所谓“松净”,就是周身通体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里里、外外、平平静静、舒舒展展、安安祥祥地垂直矗立于地面之上,如劲松般的挺拔,又好象一个适量地充满气的气球放在地上一样(虽然这种境界不一定能够达到,但必须朝这个目标去努力争取)而与懈怠、疲沓、萎缩、瘪陷等现象,毫无共同之处。要能做到周身无一处僵硬、用力、紧张......既使承重之腿,除要支撑正确姿势和活动,维系重心,需要有一定的张度之外,也要适度的放松,不论屈膝或站立都不是用力把关节合拢,肌肉绷紧.....

戴英:松是每个练太极拳的人的要求,那么松到底怎么理解,我们现在看到练太极拳的人,有的很轻,,有的力气很大,有的身体像一块铁板,他们也讲松,但不松。具体的松,我是这样认识的:松就是说每一个关节,每一块肌肉都要统一起来,都是一样的,不能这个关节给得多点,那个关节丢了,关节统一了就均匀了,均匀了就比较松了,一节节都能接得上,不是这个地方用力,那个地方不用力。松首先一点就是内部先要松,心理不要紧张,不能有什么东西舍不得放下,这是一种松。松容易产生丢,我松了,再松也没有了,实际上这种松已经丢了。松是把身体松开了,而不是松的缩了,松开松开,松了以后毕竟是大,而不是小,,缩小了不是松是紧,是局部的松,而不是整体的松,缩小就容易歪曲。那个地方就只有紧,没有开。所以松是一个大的概念,有人练拳萎缩了也说是松,练头练腿练什么都是松,其实那种松是丢了又叫逃,不在原地放松,那种松的理解就错了。松容易产生两个方面的错误:一个是易丢,还有是没松,他认为松了,而身体上不听指挥,人自然的本能碰到问题就是紧,如果想碰到问题能松,是需要锻练的,需要修养的。不是今天讲一下松,明天参考一下就行了,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去锻炼松开。
怎样练架子,你就怎样推手,以往很多人练架子很松,推手的时候就用力气拼命了。标准应该是架子怎样练,松到什么程度,推手时也应一样,练拳是单练,推手是双练,不是较量,这样练就会提高,所以标准还在自已,不是别的。
——整体性原则是解决“懈”的唯一方法

简析:
    松和懈在日常用语中往往是“松懈”连用的,它们的意义基本相同相通。但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懈应该是比松更高一个层次,或者说离反义词的“紧或硬”更远些。由此推断,更高的层次是“空”和“无”了。

尽管太极拳讲“松”,但世人还是把松的极端词汇“懈”作为错误,成为需要认真纠正的问题了。李雅轩先生就严厉批评了“懈“:“要知道太极拳不用力,有不用力的道理,不是将身体弄成了懈懈怠怠”。 因此,从太极拳的角度讲,懈就成为松过了头,与硬一样只是性质相反的错误。但一直有个疑问,“松” 既然是太极拳的无限追求,那么,“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松的深化或极致呢?

懈确实有“懈怠”“懈惰”“懒散”的负面意义。目前只能把“懈”作为错误问题来提出,而不能作为松的深化或极致来肯定。

先简单理解太极拳中三种运动状态,松、硬、懈。
“松”是在意识控制下不用力的状态,因此它显示为“活”或“灵”;
“硬”是或有意识或无意识而用力的状态,因此它显示为“力”或“滞”;
“懈”则是既没有用意也没有用力的状态,因此它显示为“无”或“空”。

“懈”的第一个原因是没有用力的结果,那么,因其没有用力,显然在懈处的前端,一定有支撑维系它的硬件存在。即懈处的上端出现了关节锁闭或是肌腱紧缩,更多的是兼而有之。比如说手腕“懈”,一定是小臂以上部位“硬”了、小臂懈,肯定是肩膀硬了,否则它们是无法“懈”的。

懈的第二个原因是它没有用意识,即丢了意。老拳论要求“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气遍身躯之谓)”“变换虚实需留意,气遍周身不少滞”。(《十三势歌诀》)这个脱离中央指挥不受心意控制的部位就是“懈”,懈就会脱离整体,“于是乎他浮浮飘飘,零零乱乱的动。”(李雅轩语)破坏了“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十三势行功心解》)整体运动的基本原则。

“懈”的错误表现形式是违反了“一举动......尤须贯串......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处,无使有断续处”以及“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太极拳论》)显然,解决懈的办法绝对不是把懈处用起力来,鼓起劲来。而是首先解决懈的上端即上一关节或肌腱的放松,也把它懈下来。当所有的部位都“懈”了,用心意(或所谓“气”)连成一个整体,它可能就是松的极致。

因此,解决“懈”的办法只能是整体性运动原则,让虚灵之气布满全身。具体方法是提振精神,“精神能提得起,则无滞重之虞。”(《十三势行功心解》)2011.3.26

附: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十三势行功心解》)

“练太极拳神气内敛,收藏入骨,虚灵之气布满全身。

练太极拳的功夫,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先要内心放松,身势就会自然地随着内心的思想而全部放松,做到了心身俱松之后,所有一切的动作也就无往而不利。如果不是这样,不但在技击方面没有作用,就在健身疗病方面也不能收到什么效果。

在练功上,如果将全身上下内外放松,周身做到一致了,而后以心神气意去缓缓地命令着腰身脊梁,使其带动四肢胳膊臂腿,做出如江河之水势整个的动荡样子。要丝毫的不自动,不零断动,不局部动,不多动,不妄动,不少动。如果四肢自动,多动,妄动,冒失动,或不动,或快慢不匀的动,这都是错误的。它只有太极拳之名,而无太极拳之实。关于这一点,学者需要注意。

太极拳的动作,是要以心意为主,以思想来命令腰脊,由腰脊来领动四肢,这样有系统、有主动、有被动的一个整体的一动无有不动的动作,而不是上也动,下也动,左也动,右也动,前也动,后也动,各方面部位一齐动,就算一动无有不动了。因为这种动虽是各部位一齐动,却没有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完整,而是零断自动。”(以上均李雅轩语)
——正确的练习太极拳,每天15分钟,够了。

简 析:
每天只练十五分钟,能练出功夫么?当然能。这是把太极拳推向世界的“五绝”老人,宋美龄的国画老师——郑曼青先生在他晚年的一个报告会上讲的。郑曼青号髯翁,是杨澄甫的嫡传弟子,李雅轩的师弟。他练拳的时间比我说的还少一分钟,早、晚各七分钟,总共才十四分钟。髯翁是绝顶聪明的人,你我一般凡夫俗子,恐怕还是得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多花点时间练拳才行,尤其是在初学阶段,花费的时间将更多才对。但是,至少说明,勿需“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苦练来折磨自己。因为不正确的练功,只能是不断的重复错误,巩固缺点,尤其是苦练,结果将是积习难改,积重难返,这不是本文的话题。但“正确”的练习太极拳,则是这句话的前提。

几乎所有的体育运动都是用数量来保证质量。听一位当过游泳教练的朋友讲,一个职业游泳动员,仅自由泳“打腿”就需要3000万次,这个数字恐怕会让许多人头晕。但太极拳界普遍流行“拳练万遍,神理自现”的说法,大家却习以为常了。若我们仔细算算,从时间上讲,每趟拳30——50分钟,一万遍该要多少时间哟。在时间已经换算成金钱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已经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牧歌了,飞速旋转的城市生活,能让你有这么多时间,耗费在“十年都出不了门”的太极拳上吗?那还真应了“等你学会了,到阴间打鬼去?”(台湾叶金山语)

太极拳是通过平和的运动,而获得高强度运动效果的。因此,太极拳的锻炼,先要收到体育效果,即肢体的酸胀感等。太极拳也是不断升华的过程,越接近正确,运动效果会愈来愈明显、越强烈,而且需要的时间也越来越短。髯翁对太极拳的理解达到了精深的程度,所以他只需要几分钟就够了,但这几分钟锻炼,效果确是高质量的。吾辈们的功夫尚浅,锻炼的质量还不高,需要一定的数量来保证,并非真正只练15分钟功夫就行了。但是应该相信,只要真正把握住太极拳的精髓,用正确的方法把太极拳味真正练出来,毫无疑问,每次15分钟真够了。

髯翁在练拳上花费的时间少,也是与他 “拳宜精简不宜贪多” 的主张有关;同时他强调“练拳一定要有恒,所以我的早晚只练七分钟,就是要把恒心拿出来,先使有恒了,时间多一点少一点无所谓”;并且“那我饭可以不吃,拳一定要先练”。髯翁前辈这种“少则得,多则惑”的观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我们应该发扬的。髯翁还举了他的学生龚作汉的例子:“一个小孩子练五、六个月即可悟到太极拳,你说太极拳难吗?”这说明太极拳是不受修炼时间限制的,也不是十年都出不到门的,关键是只要学习得法,练习有方,就可能“顿悟成佛”,一步登天。

太极拳是要用心去领悟,用身体去感受的特殊运动,不能用常规的体育运动方式去理解。因此,我也是提倡 “不要苦练” 的,本人也把李雅轩传杨式115式精简为28式,都是平和的式子,每次13——15分钟,体悟太极拳精髓,好像也足够了。

追求质量,还是追求数量,如何才划算,自己惦量惦量吧。2011-3-30

参见我空间:《练拳的感受》——郑曼青

附:
“在练功夫方面,一要有恒心,不因有困难就间断;二不要贪多学快,不要以为会的多为能,而是要徐徐地吸取滋味,细细地思悟,如日子久了,万无不进步之理。如其只图学快,描画其表面,不体会内容,就不容易学好。

太极拳的功夫,不是只吃些苦操练,叫筋骨皮肉受些痛苦,就会学好功夫的。

每练功夫,要留有余兴,不要过于劳累。如果是筋骨皮肉过分疲劳,就会减少神经方面的灵感性,在将来学推手时,就会听劲不灵。

拳是基本的功夫,是一辈子不能间断的,功夫之基础是要天天培养的。如果基础打得好,以后推手散手就很容易学好。如基础打得不好,推手散手发劲也会学得不太好,这是可以断定的。

假如择师不慎,走错了门路,把身体弄僵了,或弄零散了,那功夫下得越大越久,反而离太极拳的技击功能越远,学者不可不慎。

总之,练真的太极拳功夫要有机缘,有福分,否则碰不见正宗的太极拳老师,或碰见了失之交臂,自己也不知道,或者自己不识真假好坏,遇着杂门左道的老师反以为是好,倾心学之,日子久了,错误越深,虽遇正宗老师,也难纠正。本有练好拳的决心,反而练不成了,这真是一件痛心的事情。所以说练好拳,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以上均李雅轩语)
——太极拳不要剑拔弩张的气势,而是正大庄严的气象(气派)

简析:

气派是指练习拳架和推手时表现出的的态度、风貌和气概,它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是太极拳在精神层面上体现出的综合特征。正大庄严的气派源于练拳者内心大气显现出的壮观姿态,也是一种虚无的气势。但不是虚张声势的气势汹汹或剑拔弩张的一触即发的气势。

古人认为“兵有三势……有气势,有地势,有因势。将充勇而轻敌,卒果敢而乐战。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志厉青云,气如飘风,声如雷霆,诚积逾而威加敌人,此谓气势。”《淮南子·兵略训》太极拳作为武术项目之一,它的对抗性必然不能笨滞傻呆、浮浮飘飘、懈懈怠怠,而是要求具备“威加敌人”的气势,。所有的外功武术套路都特别注重气势的显现,而且还有很多增强明显气势的方法,最常见的就是助力发声,就是喊出“嘿” “嗨”的声音,即所谓“声如雷霆”;还有就是吞气努力,咬牙瞪目的虚张声势。但这种杀气腾腾的逼人气势,不是太极拳所取的。太极拳要求神气内敛,绝对不能像金刚怒目式的剑拔弩张。太极拳要的是佛家法象之正大庄严,凛然不可侵犯的气象,即“有神气之充实,有气派之庄严”(雅翁语) 。但庄严不是硬装出来的,也不是做出来的,而是按照李雅轩大师的要求,在练拳时“正身心以立根本之源,庄严自有。如身心不正,必有轻薄之态,定遭人轻慢侮辱之。”   2011-4-3

补充修改:
最初我想的是“气象”一词,由于没找到更多的根据,仍然沿用了李雅轩先生强调的“气派”。刚一发出,我的学生石维波女士立即指出:“气派过于于表象,太注重外在的表露”,因此不妥当,建议另改它词。细思此言,很有道理。按平常理解,“气派”真有点注重表面现象而硬装出来的样子,这显然不符合太极拳的精神。石维波女士还帮我引用了戈国龙先生在《游心于佛道》中强调的“气象”这一概念:“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气象,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气象,一家思想有一家思想的气象。气象的确切含义,甚难言论,但每个人都感受得到。在人体科学的角度看来,每个人都有一个气场,其气场中的气的情况不一样,即‘气质’不一样,练功敏感的人可以确切感受到每个人的气场。气场与一个人的心胸有关,心胸开阔眼界高远的人,气场比较宏大。实际上练功的关键就在于开阔胸怀,与宇宙相通,交换信息能量。大凡大事业的领袖人物,其气场明显异于常人,领袖人物看问题的眼界大,心中装着全世界。哲学家的气场也明显异于一般人,因哲学家‘思入风云变幻中’,易于采天地之精气。而书的气象就是书的作者的气象的表现,言语文字无不反映了作者的气质功夫。一家思想的气象,也就是思想的创立者的气象。”——戈国龙《游心于佛道》

钱穆先生曾指出:“中国人又言气象,象是一种模样,亦非物质。宋明儒好言圣贤气象,即指其一种神气模样言......中国人又言和气致祥,乖气致戾。”“故中国人爱言王者气象、圣贤气象、山川气象等。”——钱穆《晚学盲言》可见气象一词是专门形容宏大事物的情状和态势,用于太极拳,显然非常恰当和准确,“气象”才能体现太极拳的气度、气局和气概。

由于气象是与内心体验流露出的外在精神面貌,是一种普遍现象。由此推论,练太极拳的人也应该有他自己与众不同的“气象”。因此,每个人对太极拳内在的体悟与气质,决定了它的外表“气象”不一样。因此才有或故作深沉自我陶醉;或雄豪横气剑拔弩张;或萎靡不振;或虚张声势,各种“气象”千姿百态。而太极拳需要的是如佛祖端坐莲台的正大庄严的“气象”,练拳时端庄威严,使人有凛然不敢侵犯之感。

正大庄严,还表明太极拳在推手练习和比武较技中,不是偷偷摸摸的招术手法,也不是鬼鬼祟祟的突然袭击,应该是小力胜大力的以弱胜强,是手慢赢手快的后发先至。所谓“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髦耋能御众之形,快活能为”。——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拳是如来端庄的真身显现并佛法无边,不是孙悟空灵活机巧的七十二变。用正大光明的太极拳技术胜人,不仅能胜人之手,更要服人之心。

故此句更改为:太极拳不要剑拔弩张的气势,而是正大庄严的气象。(2011-4-10)


附:

“练功夫第一要紧的是提起虚灵的神气来,一身的神气要充满,但又要收藏在内心不使外露锋芒,要以灵机贯注,不能呆板,神气极稳,浑身是意,这才是好的练法。(1966年7月26日)

如真的沉下心气练功夫,其身势就特别的庄严伟大,其五官面目就显见一种非常庄严的气派、正大的神气,有令人感到神圣不可侵犯之威势。

有虚灵之气势,有腰腿之轻妙,有神气之充实,有气派之庄严,有动作之冷快,用之修身,则延年益寿;用之自卫,则防身御侮。

苟无虚灵之气势,对方来手情形无从知晓,动时必致胡顶乱撞,不成太极功夫矣。

练时稳静安舒,以养虚灵之气,用时冷弹脆快,以吐丹田之劲。多多体会虚灵之气势,用时对方来力无不尽悉,取胜之道在其中矣。

我练功夫的方向,是找大松大软,是找虚无的气势,是找神明的感应,是找莫测的变化,不停留于筋骨肌肉的初步锻炼过程中。”(以上均李雅轩语)
——学拳如撑逆水舟,一篙不准便横流。

简析:

此句谈太极拳的学习方法。《太极拳论》有言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初以为是危言耸听,其实这真是识得个中甘苦的肺腑之言。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太极拳的学习不仅在量度,更在于精确度。无论是拳架练习或推手练习,都要力求符合太极拳的道理,就是目标方向要精确,不能偏离正道;其次是用功的方法要精确,方法不准确就会导致方向的偏离,越用功则离目标越远,功夫到是有功夫,但已经不是太极拳的纯正功夫了。《太极拳论》中所谓“多误舍近求远”就是指方法不正确导致方向的改变,其味就不纯正了。所以学太极拳如逆水行舟,不仅要努力划船撑篙,更要瞄准目标,点准力点,否则横流无向,堕落旁门,岂不可惜。

方向和方法的差别直接导致修炼的效果。按照传统的太极拳教学方法,造成的普遍现象是绝大多数人习拳终身还不得要领,结果是“枉费功夫贻叹息”。 但有的人尤其是年青人却在两三年就获得了功夫,本人在几十年的交往中就有几个拳友在20岁之前就显示出浓厚的太极纯功来。但相识的绝大多数拳友,坚持不懈数十年,至今仍然还在探问怎样才“松”的基本问题。本人也是在学拳四十年之后,自以为对“松” 才有比较明确的理解。

太极拳大师郑曼青先生谈自己懂得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四十八年了:“这个“松”字,我学太极拳五十年了,到了前年才悟到其中道理”。而他同时谈到自己的学生,只练了五、六个月,就已悟到松了。“我有个叫龚作汉的学生,这里还有很多人认识,这孩子是有天分,练到五、六个月,就已悟到松了,他连拳势也没有练好,就懂得如何松法,你说太极拳难吗?”(——郑曼青《练拳的感受》)本人的学生,也能在几个月内对“松”开始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看来只要学习方法正确,短期内悟到太极拳的本质特点,并不是很困难的。

为什么学习效果的差距这么大呢?郑曼青认为是天赋原因,我想应该是学习方法的不同。郑曼青先生其实在练拳两年以后,“很厉害的好手竟在我手上没有打赢过”。但他为什么在五十年后,又说“到了前年才悟到其中的道理。”这说明能胜人的功夫不一定就是太极拳的纯正功夫。太极拳的纯正功夫是没有止境的,对它的理解是不断深化和升华的。难怪李雅轩先生的功夫尽管在中年时代已经炉火纯青,但晚年还有不断的体会和领悟,甚至发出“因为有这点太极拳功夫,现在的人称我为太极拳专家,其实我很称不起这样的称呼。现在我已81岁了,无能为了,就会名不副实,停止了吗?我实不甘心。”而且下定决心:“我虽81岁,从今日起,我要发奋用功,对太极拳要往深细处去钻研,要往神妙处去追求。”四川省太极拳推手研究会原会长林默根先生,年届八十之后,其功夫还突飞猛进,更上层楼。这是本人亲自所闻所见所感受的。

我相信人的天分是有区别的,但决定成功与否更在于学习的路径。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有的路途遥远,有的则近在咫尺;有的是崎岖山路,有的则是平坦大道。科学的发展很多取决于路径上的改革,不同的学习路径决定了不同的学习效果。从郑曼青先生讲的两个事例分析,郑曼青大师不但对太极拳进一步深化,而且在教学方法上兴许作了一些探索。这个小孩子是在郑大师已经悟到更为纯正的太极拳后开始学习的,站在大师的肩上,“连拳势也没有练好,就懂得如何松法” ,毫不奇怪,顺理成章。

太极拳真是一门很独特的学问,它是累积性的,这种累积有算术级数的增加,也有几何级数的飞跃。前种称为渐修,后者称为顿悟,也许这就决定了学习效果的不同。同时,太极拳是逆修的过程,即是做减法的过程。因此,修炼程度越高,反而越来越觉得简单,这就是老前辈年纪增长后,其功夫并不象其它体育运动那样衰减,反而还能突飞猛进的原因。

余以为,太极拳的功夫前人也许已经登峰造极,但学习方法的探索和改革,也许还有吾辈努力的空间。(2011-4-11)


附: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太极拳论》

入门引路需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十三势行功心解》

李雅轩的话:
太极拳在初练时,是感觉不出多少味道来的。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恒心,慢慢地体会,时间久了,便会觉得趣味浓厚,使人百炼不厌,愈研究愈有味道,愈体会愈有兴趣,甚至形成一种癖好,一辈子离不开它。

按太极拳的功夫,有很好的道理值得钻研。有些人练拳,竞不知在深细处钻研功夫,从质量上求跃进,而只是在编些套子,弄些花样,图外表所谓好看。一身摇摇摆摆,零零当当,神气活现,自以为太极拳讲柔讲软讲不用力不过如此。不知太极拳有些道理,须有传授方可得知。以致练功多年,对于推手,着手就胡顶乱撞,瞎拨强搬,一点味道没有,无怪太极拳有“十年不出门”之说。

择师不慎,误入杂门外道,……对老师信仰不坚,不本老师所教之道理用功,自作聪明,东想西想参入其它道理……入道未深,离师太早,即想在人前显能,致被外门功夫引诱,走入歧途而无法纠正。

在初学拳时,就须对于教者的每手每势动作及神气,要切实注意,并须细细体会自已身上的感觉,以打下良好的基础,不宜贪多学快,……关于这一点,学者须注意。

练太极拳时,应当是有太极拳教师教导,才能懂得这些道理,否则是不行的。

练太极拳最好是跟着练太极拳的人练,本着老论去用功。如跟着练杂拳的老师去学太极拳,那是南辕北辙,必至越走越远。

在练功夫方面,一要有恒心,不因有困难就间断;二不要贪多学快,不要以为会的多为能。而是要任凭徐徐的吸取滋味,细细地思悟,如日子久了,万无不进步之理。如其只图学快,描画其表面,不体会内容,就不容易学好。

总之,练真的太极拳功夫要有机缘,有福分,否则碰不见正宗的太极拳老师,或碰见了失之交臂,自己也不知道,或者自己不识真假好坏,遇着杂门左道的老师反以为是好,倾心学之,日子久了,错误越深,虽遇正宗老师,也难纠正。本有着练好拳的决心,反而练不成了,这真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所以说练好拳,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李雅轩晚年心得:“练太极拳其最重要的,是稳静” 。

简析

这里所说的稳静,必须强调是专指“身稳体静”,暂不涉及“心静”。

近代以来,杨式太极拳把“松”的重要性提高到了极致,杨澄甫先生教拳时嘴里不停的叨念松松松,李雅轩大师也反复要求大松大软。因此,放松已经成了太极拳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了。但细读李雅轩大师晚年的习拳记录,似乎把“稳静”提到了比“松”还更为重要的程度。

真得感谢陈龙骧、李敏弟夫妇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正是他们把李雅轩的书信随笔和杂记整理出版,我们才能比较全面的学习到李老师的练拳心得,才能够领略太极拳的神妙智慧,才能不断被李老师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所鞭策所鼓舞。

遗憾的是,这些杂记随笔大多没有时间记录,(也许是陈龙骧夫妇忽略了)因而难以体会李老师的练拳升阶和步骤。他们贡献出来的资料太多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心得体会都一股脑儿的端了出来,但李老师晚年的最后心得即总结性的体会到底是什么,好像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要知道,太极拳的最终奥秘,应该在他最后的记录里。

本人通过练功实践和教学实验,认为李雅轩大师的晚年心得是:稳静!

李雅轩老师已经把如何稳静叙述得很充分很准确了,以致于我不可能再为此多言。但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稳静,毫不夸张的说,必须口授身传才行。(2011-4-27)

李雅轩的话:
练太极其最重要的,是要稳静。在静极默笃之后,才能体会到很多的道理,如粗心浮气、多动妄动,那就错了。怎样才能做到静?一要身桩中正,二要呼吸舒适,三要心性放稳,四要一身松净、松匀。如能长久持此想想,就能一点一点的做到真的稳静了。太极拳是内功,什么是内?筋骨肌肉统统是外,人的性灵才是内。人稳静着练拳,就是为了培养这个性能。如忙(疑是盲练,即无目标无内容的练)练、快练,多动、快动,是不能培养人的性灵的。人的性灵培养好了,就一切修身致用皆有之。

在练功时,不要一定要架子多么大,多么低下,主要仍还是在练出手上的拳意来。有了灵感为第一,进一步要这种灵感练得充实起来。养这种灵感主要的练法,是在稳静上练功,如不稳不静,那就绝对练不出灵感来。如手上身上脑筋里没有灵感,那就不能算太极拳的功夫。(1965年4月1日)

练太极拳,心里要平静舒适泰然,把气息调得舒舒服服的去练,不要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只是身心放松放稳放静就行了。如是满身带劲,满脸的神气,这是练外功拳的神态。练太极拳的人,看来只是平淡无奇,就是对的。如是满脸神气,满身劲头,那就错了,那就一辈子找不着拳意,拳意不上手,是一辈子瞎胡闹。

练太极拳主要是打拳意,如找着拳意就算入了门了。拳意如何找?在松软稳静上去找,放清醒,放灵感,放舒适去找。稳稳的,静静的,日子久了,拳意自会到了手上。如满身带劲去硬找,必致愈找离拳意愈远。这句话很要紧,要好好相信。如不相信这句话,那就练不好拳了。(1965年4月5日)

按我今日的练法,是松净的运动。心想内部,心里才感觉有些意思。如往日练功,多在表面上用功,未往内心里去体会,那是不对的。

修炼功夫,最要紧是在静上多多用功。如能做到静极默笃的时候,好像是头脑中有一种灵感,这种灵气好像是要出离躯壳,起于空中,与宇宙万物合体,未来未见之事,若有所知,恍然若明。如这种情形,不知是什么道理,是人的灵机充实了之后,自然而产生的吗?是以已往情形事迹而推断出来的吗?不得而知。我说不出它的所以然。然而,我既有这种感觉,今也大胆的写下来,以便将来证明其是对还是不对。
(《杨式太极拳诠真》——李雅轩太极拳遗著汇编陈龙骧李敏弟整理)
转自妙手空空
--------------------------------------------------------------------------------------------------
陈式太极拳八十三式七言歌 太极心得 武式太极拳内功捷要 太极拳技击功力训练的有效途径 太极拳之内功修炼 太极拳内功修炼指南 松腰略说 太极拳之秘 内家拳桩功的境界和层次 练太极拳最容易被忽悠的19条
太极拳懂劲\发劲 缠丝劲训练 太极拳的道理 太极桩功 田金龙教授谈太极拳推手散手 田金龙教授谈太极拳推手散手 郑曼青的 应敌诀 和发劲诀 你毁了我的太极拳---太极拳应怎样… 内家武学易骨、易筋、易髓解密 杨露蝉『圈內打人,圈外推人』解密 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 讲透彻太极拳的道理 太极拳509问 内家真传“老牛筋” 孙存周口授太极实战要领 杨露禅太极门点穴秘谱 杨氏太极秘法—以脊柱行拳 中医看内家拳修炼 太极拳穴位采气功法 太极拳步伐训练 学习太极拳的密决 杨氏太极拳天机直泄 太极拳经典摘抄 太极拳修炼十七句金言 炼心之要 有关太极拳的“松” 谈谈太极拳发力 陈氏太极拳的用肘法 孙禄堂谈内家心法-龙虎二气 拳势拆解是学练太极拳的重要阶梯 陈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拳劲 打肘歌诀 陈式太极拳83式(一路)[学拳笔记]… 陈式太极拳83式(一路)[学拳笔记]… 陈式太极拳71式(二路)[学拳笔记] 太极桩功函授教材:太极桩功 怎样把练功融入生活之中 桩功的修炼意义 “重心”是太极拳道虚实变化的中心 练习太极,不要配合呼吸 孙南馨:怎样才能练成一名太极拳家 发力的原理法则和公式 练习太极,不要配合呼吸 “重心”是太极拳道虚实变化的中心 太极拳之“掤劲”述真 太极拳内劲与人体筋骨结构变化 盘架子与攻防想象 太极拳的内功修炼 太极拳的内功修炼 陈氏太极拳的腿部缠丝 “太极腰”的锻炼
--------------------------------------------------------------------------------------------------

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皂洵

2015-1-21 16:00:55

收藏了,以后可能会用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洹陂

2015-2-2 04:22:55

很多天不上线,一上线就看到这么给力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3

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皂洵

2015-1-21 16:00:55

收藏了,以后可能会用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洹陂

2015-2-2 04:22:55

很多天不上线,一上线就看到这么给力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