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太极拳之“气”与“劲”的探讨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2289次阅读 0次回复
秘籍
2014-12-17 19:34:05
太极拳之“气”与“劲”的探讨
作者 魏坤梁
【提示】
    本文为2010年修改稿,修改前的同名文稿曾发表于2009年的《精武》第9期和台湾《太极拳》总185期。本文首次提出和证明太极拳古拳谱和近代太极拳家所说的”气”和”劲”就是人体力量的“动量传递”,“力”就是骨杠杆性质的人体力量,并列表加以简明总结;力图使读者明白:不知道区分劲、气与力,要想学会太极拳是不可能的。
    太极拳的古代经典拳谱多次提到了“气”和“劲”,近代过来的太极拳前辈们尤其强调练太极拳要用“劲”,要“用意不用力”。这“气”究竟是什么?这“气”与气功之“气”、中医所说的人体生理之“气”是一回事吗?这“气”能在中医所说的十四经脉中流行吗?这“气”能放出体外攻击人吗?这“劲”究竟是什么?这“劲”与“力”究竟是不是一回事?这“劲”能储藏在身上某处吗?“用意不用力”究竟是何意?“意”究竟是什么?“意”和“力”是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现代太极拳界绝大多数的锻炼者一直感到困惑。由于这些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令人信服之科学根据的解释,中国近代所没有的众说纷纭的不同见解层出不穷,加以细细分析,可以发觉其中有很多见解是牵强附会的、故弄玄虚的、不科学的、没有根据臆想的,而因此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有意或无意的误导就得以滋生,太极拳的真面目因此遭到了蒙蔽和误会,太极拳的学练和发展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所以这些问题应该探讨清楚。
    一、太极拳之“气”不是气功之“气”,也不是中医所说的所有人体生理之“气”
    必须清楚,“气”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可以表示宇宙、精神、物质、行为、现象、状态等等任何概念的代词,相当于古今语言中的“东西”。所以,不同概念的“气”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根据太极拳古代经典包括《王宗岳太极拳论》、《杨氏老谱》等文献和中国近代杨澄甫先生等太极拳家的著作,可以肯定太极拳古拳谱大量所说的“气”是指太极拳动作的原因,所谓“意到气到力到”也反映了“气”是因、动作是果这一事实。现代太极拳界不少人把这个因果颠倒了,这是太极拳之“气”被蒙上一层扑朔迷离的神秘面纱,弄得不识其庐山真面目,以致不少误说萌生的一个主要原因。太极拳古拳谱反映动作原因的太极拳之“气”具有“主宰于腰”与“其根在脚的特点”。而气功之“气”、中医所说的所有人体生理之“气”则都是没有这些特性的。
    佛家及其它气功是没有“气”这个概念的,气功之“气”是道家的说法。道家气功的文献介绍道家气功之“气”又称为“真气”,这种“气”与人体小腹部的下丹田关系密切,是由这下丹田培养发生的,这种“气”在练功结束时必须回归下丹田,这种“气”在静坐等功法中与动作无关,在动功中动作对这种“气”有一定的影响,在自发动功中这种“气”则对动作有影响。太极拳之“气”显然没有这样的情况,显然这气功之“气”与太极拳之“气”是不同的,气功之“气”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现在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除了自发动功,它不是引起动作的原因。虽然不少拳家往往拳与道家内功同练,但直至中国近代末1949年为止,哪一本道家的功法书籍和太极拳书籍也都没有说过道家内丹功之“气”就是太极拳之“气”。可见太极拳之“气”与道家内丹功之“气”没有直接关系。
    太极拳之“气”也绝对不是中医所说的所有人体生理之“气”。中医所说的人体生理之“气”有很多种类,如“先天之气”、“后天之气”、“宗气”、“营气”、“卫气”、“精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三焦之气”、“元气”等等,现代研究总结指出这些“气”既有功能性的,也有物质性的。比如“营气”主要是指营养物质,现在来说主要就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卫气则指抗病因素、热量、调节控制肌肤腠理开合和汗液排泄的功能等;“脏腑之气”中的“心气”大多是指心脏的生理功能;“脾气”既指消化功能又包括了与消化有关的一些腺素、酶、有益菌等等;“肾气”既表示肾泌尿功能、性功能、免疫功能,也可能包含多种有关腺素;中医所说的所有人体生理之“气”与下丹田都没有直接关系,都不是人体动作的直接原因。显然这些“气”既与道家气功的“气”不同,与太极拳之“气”也是不同的。
根据《黄帝内经》等医学经典的论述,十二经脉是经络之气循行的通路,其中的营气行于脉中,每日寅时从肺经开始一昼夜依次循行十二经脉及有关脏器一周如环无端;卫气则行于脉外,日夜沿全身经脉循行五十周,并且数经并行,日行阳经,夜行阴经,经络之气的循行既与下丹田没有直接的关系,其循行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定的次序与时间规律;中医针灸可以引起针感缓慢地沿近体表的某一段经脉路线循行也被称古人称为“气”,但这是针刺效应,现代被称为“循经感传”,现代研究大多认为其实质主要是针刺引起微血管活动使得外周神经受到刺激发生的感觉。中医认为在人体中有“任脉”和“督脉”两条奇经合称为“任督” 两条经脉都是由小腹下的“胞中”向上经过头面部,各止于上下唇,而道家所说的“任督”是“中黄直透”的别称,是不经过头面部的,明清时的著名内丹功家柳华阳还明确指出道家所说的“督脉”是行于脊柱之前的,而中医所说的“督脉”则是行于脊柱之后的;中医所说的“任督”不参加“气”之循行并且与丹田都是没有关系的,而道家所说的“任督”则是不断由下丹田出发向下过尾骨之前进入头内,由咽喉部向下进入下丹田,如此循环周流不休,练功结束仍回归下丹田。可见中医所说的“任督”与道家所说的“任督”是两回事,太极拳之“气”与气功之“气”也是不同的与十二经脉以及“经络之气”既不同也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与中医所说的“任督”也是没有关系的。
    从古拳谱中可知太极拳之“气”的发生与气沉丹田有根本性的关系,是由腰所主宰、始于脚、发于脊的,是人体动作的原因,而上述这些“气”都没有这些特性;虽然气功之“气”与丹田关系密切,但这种关系反映为蕴育、始发与回归,太极拳之“气”与丹田的关系则反映为沉聚与发生,不存在回归,在这点上两者有很大的不同;至于太极拳之“气”的活动部位,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意气即骨外肉内流动物也……必使流动物满身能跑”(“意气”之意为杨澄甫先生在同书同文中所说的“意为向导气随行”),按中医理论的说法,这“骨外肉内”就是十二经筋,也就是现代解剖学所说的全身的运动肌部位,不是近人体体表的经脉,这是完全符合太极拳锻炼的实际体会,也是符合运动解剖学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说太极拳之“气”就是“经络之气”,说可以随动作不同在经脉间任意穿行活动。这既不符合太极拳的所有经典理论,也是根本不符合中医理论的。因为按照中医理论,即使经络之气也是不可能这样的。在至中国近代末1949年为止,没有哪一本太极拳书籍说过太极拳之“气”就是经络之气。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把气功之“气”、中医所说的经络之气混为一谈,纯属牵强附会。
    二、人类所使用的力有性质不同的两种
    人体动作的原因就是由于力的作用,太极拳之“气”既然是动作之因,所以,这太极拳之“气”的实质就是力。其实古今汉语中都存在着将“气”和“劲”、“力”相通称的情况,有合称为“气力”和“力气”的;古代太极拳经典、《杨氏老谱·太极力气解》也有这种情况的反映;很多太极拳家也都有这种认识,如李亦畲先生的《五字诀》、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使用法》中都有把“气”与“劲”视为同一的反映,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有时也把“气沉丹田”称为“劲沉丹田”,孙剑云前辈在《孙式太极拳诠真·孙式太极拳的特点》中也把“气”视为是“劲”,陈鑫先生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人身缠丝正面图说》中则更直截地指出“劲即气”。但是,实质为力的太极拳之“气”与一般所说的人体之力是不同的。一般所说的“力”按照现代生理学分析是由于运动肌发生了紧张收缩造成骨杠杆所引起的,肌肉的收缩分为肌束向心的缩短收缩、肌束离心的拉长收缩和肌束长度不变的等长收缩。由于肌肉的缩短收缩和拉长收缩协同从而发生了骨杠杆,于是人体发生了各种动作;而由于肌肉的等长收缩,人体能够进行维持姿势不变的持续性静态用力。比如绝大多数武术动作中的手臂伸缩都是由于手臂中有些肌肉发生了缩短收缩、有些发生了拉长收缩而所造成骨杠杆变化引起的;而用手臂维持姿势不变持续提拎某一物体则是手臂肌肉发生等长收缩所引起的;人类习惯的、绝大多数所使用的力都是这样的“力”。
    但是,人类也使用另外一种力。运动力学指出力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在物体中传递的,这种传递的力称为“动量传递”。人体中也有“动量传递”发生,比如腿脚发生的力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传递到手臂,这种“动量传递”发生和传递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体相关各环节的“相向运动”。从网上的讨论可见现代羽毛球技术的研究就发现利用“动量传递”击球,效果要比用手臂局部肌肉紧张收缩用力要佳。研究认为这种技术击球的发力是从脚上开始的,动量以波浪形式进行传递,从物理学的角度上说这种传递的效率是最高的。具体地说可以把人的躯干、手臂以及球拍总体上视为“多节棍”、“链条”或者是一条柔性的鞭绳。如把人体与球拍总体视为一条鞭绳,球拍就相当于鞭稍,挥拍的过程相当于把人体的动量由脚开始通过波浪回弯的形式传递达到球拍,翻腕击球相当于鞭子的回弯传递到鞭稍。这种方式击球要求得到瞬那间很高的拍速,要领是人体各关节均要放松,如果身体僵硬、关节发紧,就会把动量抵消掉许多,动量传递的效率也就不高了,拍速也就不会高。身体放松能使人体与球拍这条“多节棍”更加趋于柔性,就能和鞭子的“动量传递”更加相似,挥拍过程中完成动量的波浪式传递,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是有先后又是连贯的;如果动作协调了,拍子就能获得很大的速度,使得击球很有力。一条鞭绳的动量波浪式传递效率能够极高依靠的就是连续而基本无阻力,鞭绳的“动量传递”中,鞭绳本身是没有动力源的,鞭绳的动力仅仅来源于鞭竿,只是在传递动量过程中,因参与运动的部位(质量)不断减小,由于动量能够基本保持不变,因而速度不断增大,才造成末端速度非常大;而击羽毛球这个人体与球拍所组成的“多节棍”的每一节,本身又都是动力源,在传递动量的过程中,躯干、肩、大臂、小臂和手腕不仅可以象鞭绳那样传递动量,同时也可在传递动量的同时有序地添加冲量。所以,羽毛球技术中的“动量传递”与鞭绳的“动量传递”又是有区别的。总结鞭绳与羽毛球技术中“动量传递”的研究,这种“动量传递”有三个共同的特性:①这种“动量传递”是一种力的传递。身体的动量是通过腿脚、躯干、肩、大臂、小臂和手腕逐渐传递过度达到球拍上的;②这种“动量传递”必须以身体放松为重要条件,应该使身体具有类似绳索那样的柔性,这样才能获得动量传递的高效;③这种“动量传递”必须身体各环节有先后顺序的“相向运动”的正确反应。“相向运动”的身体姿势动作能够正确与动作实施有连贯性,才能把发生的力高效地、不间断地传递到拍面。可见“动量传递”与一般的力是有很大不同的,因为一般所使用的力是使力发生作用的肢体局部的肌肉产生的,必需这局部的肌肉紧张收缩,力是不发生传递的,力的使用也不需要“相向运动”;而“动量传递”之力则不是使力发生作用的肢体局部的肌肉产生的,必需全身肢体肌肉放松不紧张,力是发生传递的,还必需有“相向运动”的发生。由此可见,人类一般所使用的力与“动量传递”之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动量传递”是一种特殊的力,一般所说的“力”,也就是广义的“力”理论上虽然包括了这种“力”,但实际上一般所说的“力”都是忽略了、不包括这种特殊之力的。
    三、太极拳之“气”
    从太极拳古拳谱大量对“气”的论述可知实质为力的太极拳之“气”是明显具有“动量传递”特性的:①太极拳之“气”具有传递的特性。古拳谱中的“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气”、“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运若抽丝处处明”等就明显反映了这一情况。古拳谱尤其将“气”的传递比喻为舞动的绸练,更明显反映了这“气”的传递是以波浪形式进行的。②太极拳之“气”的发生与传递必须以身体放松为重要条件。古拳谱中的“松静”、“柔而不刚”、“极柔软”、“腹内松净气腾然”、《杨氏老谱》中的“决不可失其绵软”、“实有心之柔软也”等等都反映了这一情况。尤其是杨澄甫先生所说的“不用力”、“练太极拳者不动手”等更指出了“松净”、“柔软”的实质。③太极拳之“气”的传递必须依赖身体各环节有顺序之“相向运动”的正确反应。古拳谱中的 “沉着”、“主宰于腰”、“气如车轮,腰如车轴”“有前即有后”、“力由脊发”、“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等都反映了这一情况。所以,太极拳古拳谱中出现的绝大多数的“气”指的就是“动量传递”。
    实质为“动量传递”的太极拳之“气”虽然与现代力学所说的鞭绳的“动量传递”和现代羽毛球研究所说的“动量传递”的性质是相同的,但具体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这是因为其一、太极拳之沾粘连随要求肢体使得别人感到“终不得力”,比如别人去推按用“气”练拳的手臂,应该感到如推按浮在水面上的断臂,别人作用于该手臂的力不能通过这条手臂达到其躯体;所以这“气”之力的强度是很小的,如郑曼青先生所说是不能超过“四两”的,为了使得这么小的力能够从脚传递达到手,既能引起动作,又对外没有作用力,太极拳对全身放松的要求尤其的高,对于太极拳之“气”而言,肢体局部为了动作而主动所用的力都是其传递的障碍,所以要力求肢体局部“不用力”;同时,也只有这种“气”能够顺遂地从脚传递至手,全身肢体局部也才能有了可以“不用力”的有效保证。这种肢体局部主动所用的力,古拳谱称其为是“纯刚之力”。所以,古拳谱说:“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这句话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先秦至明代的互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有气者无纯刚之力,无气者为纯刚之力”。意思是:如果动作是“气”所引起的,肢体中就没有“纯刚之力”;如果肢体中没有“气”,动作就是“纯刚之力”所引起的。这就是说“气”与“纯刚之力”是相互排斥的,肢体中“纯刚之力”达到一定程度,“气”就难以发生和传递;“气”能够发生和传递,“纯刚之力”就必然在被消除;这“纯刚之力”在《杨氏老谱》中则被称为“力”。这些是太极拳之“气”的“动量传递”的一个特殊性。其二、太极拳为了能够以弱胜强,尤其注重使用“气”,所以“动量传递”所必须的身体各环节的“相向运动”尤其被强化,而这种“相向运动”是一般用“力”所没有的身体反应,所以尤其需要形成特殊的神经反应,这种特殊的神经反应在古代汉语中只有可以用“意”来表示,所以,练太极拳尤其重视“用意”的锻炼。打个比方说,这“气”的传递有些相似于水波的扩散、海潮的推进,或者象是排成直线的几个台球,击中最近的一个球,这个球向前滚动撞击到第二个球,把动量传递给了第二个球就停了下来,第二个球则由于得到了动量而继续向前滚动撞击到第三个球,又把动量传递给了第三个球也停了下来,第三个球则继续向前滚动,这样,第一个球的动量就传递到第三个球了;在这传递过程中,三个球的运动方向往往相互是相反的。这就形成了“相向运动”。具体地说,“气”引起动作,往往手与身躯的运动趋向是相反的,而身躯与腿的运动趋向又是相反的。举例说,如起势的两手上平举,是向前运动,而身躯却收腹、含胸,是向后的趋向,其实两手的向前运动是身躯的向后趋向引起的;白鹤亮翅转搂膝拗步的右手落于胸前去接手,是向前运动,而身躯却以左胯为轴微右转动,是向后的运动,其实右手的向前运动是身躯的向后运动引起的;搂膝拗步的手捋化向后,身躯却是收腹、含胸向前的趋向,其实手捋化向后是身躯的向前趋向引起的;搂膝拗步的推按手向前运动,身躯却是撑脊、拔背向后的趋向,其实手的向前运动也是身躯的向后趋向引起的。如果不是这样,“气”的传递必然受到妨碍,引起动作的就不是“气”而是“力”了;而这样相反的反应也才是符合沾粘连随的化解需要。正因为如此,杨澄甫先生的《太极拳术十要》才说:“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此语中的“而”是表示并列的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又”,现代不少人把这“而”当作了表示转折的连词“却”,把这句话当作是对用“力”与用“意”的选择,这是错误的。此语的意思并不是要么是用“力”与要么是用“意”,而是既要不用“力”又要用“意”。也就是说,由于不用力放松了,随着“相向运动”的神经反应即“用意”,这实质为“动量传递”的“气”就能够发生和传递而引起动作了。鞭绳“动量传递”的回弯传递和羽毛球“动量传递”的身体动态具有较明显的波浪形,而太极拳之“气”的传递身躯则是没有明显波浪形的,这是太极拳之“气”的“动量传递”的又一个特殊性。
    由于人类习惯于肢体活动由局部肌肉持续紧张收缩而引起,以“气”来引起肢体活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陌生和很不习惯的,所以是不可能豁然贯通的,即使是能够明白,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立干见影地就能获得这种技能的。这是因为大多数的人不习惯全身放松,更不习惯于这种“相向运动”的“用意”,但是,只要能够不断地进行放松不用力和“相向运动”之神经反应即“用意”的锻炼,以“气”引起肢体动作就必然能指日可待的。当能够用“气”引起动作了,手臂的动作尤其明显总会感到有象被抽丝般地抽动、催动、撑动、拉动、拖动、绞动等被带动的感觉,形成既是主动的,但内在的无论是对于别人还是自身的其它部位都是被动的,出现了太极拳所特有的“虽动犹静”,杨澄甫先生称之为“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古拳谱又将这种情况称为是“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就是说身体任何部位的一个动作,都是全身连续连贯动作的结果,因而是“一动无有不动”,而全身各部位又似乎都是被动的,因而是“一静无有不静”的。
    四、太极拳之“劲”
    太极拳“牵动四两拨千斤”的沾粘连随必须依靠强度仅“四两”的“气”,这是太极拳能够使人“终不得力”、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化解的保证;而点穴与发人于丈外的攻击则必须依靠“何坚不摧”的力量,这力量的实质也是“气”,但其强度很大。为了与运用于沾粘连随的对外没有作用力的“气”相区别,所以,太极拳先人用“劲”来表示这种“气”。这样,在自古以来的普遍语言中可以通用的“气”、“力”和“劲”在太极拳特有的一家之言中所表示的概念就互不相同了,《杨氏老谱》清楚地反映了这一情况。但很多太极拳家仍有用“力”表示“气”和“劲”的情况,也有用“气”表示广义之“力”的情况。就是说“力”和“气”往往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这种一词具有广义和狭义的情况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存在的。广义的“力”包括了“气”、“力”和“劲”,广义的“气”也包括“力”和“劲”,狭义的“力”则是指与狭义的“气”和“劲”之性质不同的力。如古拳谱中的“力由脊发”中的“力”其实是指“劲”;而李亦畲先生在《五字诀》中所说的“气由脊发”其实是指古拳谱的“力由脊发”;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所说的“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语中的前一个“力”是指“纯刚之力”,后一个“力”指的其实是“劲”或广义的“力”。
    对于“劲”与“力”的区别,《杨氏老谱·太极体用解》表述为:“劲由于筋,力由于骨。”反映“劲”是表现为通过肌肉传递的,而“力”是表现为骨杠杆的作用。《杨氏老谱·太极体用解》还指出:“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执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是精气之内壮也,虽然若是,功成后,犹有妙出于硬力者。”这就是说用“力”能够持续地提拿数百斤重的东西,这是由于手臂局部肌肉收缩的力学效果;而用“劲”不能持续提拿几斤重的东西,这是因为“劲”是依靠全身肢体包括手臂肌肉的不用力放松才传递至手臂的,手臂局部的肌肉没有发生等长收缩的杠杆作用,所以不能持续地提拿重物;但“劲”的锻炼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打击的威力可以大于“力”。打个比方,“力”就象棍棒,可以横向悬挂数百斤重的东西,而“劲”则象软鞭子,几斤重的东西也不能横向悬挂,但学会用鞭子后,鞭子的威力会大于棍棒。比如龙卷风就是一种“动量传递”,龙卷风虽然没有任何杠杆,却可以将上吨的重物卷到高空去;波浪也是一种“动量传递”,波浪里虽然没有任何杠杆,巨浪却可以将一条船撕裂;又比如铁锤有两种,一种的柄是硬棍,另一种的柄是软竹片,石匠开山打石所用的就是这种铁锤;硬柄铁锤可以顶抗住数百斤的力,软柄铁锤则不能胜任,但是软柄铁锤可以击碎十分坚硬的大石头,硬柄铁锤就不能胜任了。“力”与“劲”也有这样相似的区别,“劲”虽然不能持续提拿重物,但传递至手臂所发出之“劲”的强度可以远比手臂局部所能够发生的“力”大得多。太极拳家先人中有手臂肌肉并不粗壮的,比如孙禄堂先生,但是其手臂能够发出惊人的力量来,这力量就是“劲”。这“劲”就是全身的力传递而至所形成的。而一个人手臂局部发生之“力”的强度是不可能超过手臂局部肌肉所能够发生之力的,用“劲”却能够改变这种情况,这就是“劲”的一个“犹有妙出于硬力者”;用“劲”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虽然“劲”很大,却感到所消耗的体力不是很大,这是因为“劲”是全身之力所形成的,由于这一个特点,使得以弱胜强就有了可能,这是“劲”的又一个“犹有妙出于硬力者”。太极拳之“劲”虽然不能持续不变作用于人,但对于太极拳所擅长的武术手段点穴和发放来说已经是足够了。
    《杨氏老谱·太极体用解》阐述了太极拳之“劲”的重要特性,但还不是很具体,郑曼青先生在《郑子太极拳十三篇·述口诀》中归纳杨澄甫先生的传授,对“劲”的阐述则更为具体,更使人能把“劲”与现代运动力学中的“动量传递”的特性相一一对应。该文说:“劲与力不同……柔的活的有弹性的是劲,刚的死的无弹性的便是力。”这就是说:①“劲”的使用,肢体必须放松柔软,如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所说的不仅发劲的前后肢体是柔软的,发劲的一瞬间肢体也是柔软的,所发的“劲”是软弹而出的,所以说“劲是柔的”;当然手臂的发劲是有坚硬一瞬间的,古拳谱中的所谓“哼哈二气妙无穷”就反映了这种情况;但是这个时间实在太短了,以至于还没有体会到坚硬,坚硬已经消失了,还以为手臂始终是柔软的;有用“劲”经验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手臂越是不用力地放松,手臂就越是能够有强大的力量。肌肉是否放松是用“劲”和用“力”的重大区别,手臂用“力”总表现为预先手臂肌肉发生了等长收缩,往往甚至手臂的肌块有与人扳手腕那样有明显的轮廓,在这基础上手臂肌肉又发生了缩短和拉长收缩引起动作,这种局部肌肉收缩尽管也能发生强大的力量,但这力量主要是手臂局部肌肉发生的,而且人体所消耗的能量很大。而用“劲”则表现为包括手臂的全身肌肉预先处于充分的松弛,使得肌纤维有较长的预伸长。从运动力学可知肌肉在有较长的预伸长状态下突然收缩会产生很大的力量。如运动解剖学介绍运动员预先拉长小腿三头肌,收缩产生的力量可达598公斤,如果这力量传递至手臂的效率能够达到80%,也即有478公斤的力量传递至手臂,这个力量也是很可观的,而且还会明显感到体力消耗较小。可见“劲”的始发部位放松对于用“劲”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肌纤维的初长度愈长,收缩发生的力量就愈大;而又因为人体越放松,“动量传递”的效率也越高,所以,全身放松,尤其是肩臂的放松,对于“劲”的传递是十分重要的。由此也可见李雅轩先生一再强调的“大松大软”对于用“劲”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全身由于放松而表现的相对柔软也就成了用“劲”的一个重要特性了。②由于“劲”主要不是局部所发生的,主要是身体别的部位传递来的,如手臂的“劲”主要是由脚传递而来的,当然“劲”的传递途径中很可能还有其它部位之“劲”包括手臂之“劲”的有序添加,但总的共同特性是传递活动的,所以说“劲是活的”;有用“劲”经验的人也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手臂发出了很大的力量,但是手臂并没有用力,感到力量是源于身躯的;左脚蹬踢,其实主要是依靠支撑体重之右脚的沉蹬,力量主要是源于右脚的。由于“劲”是传递的,用“劲”与用力又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太极拳用“劲”可以没有预兆,可以没有手臂先缩后伸的过程。而用“力”为了增加加速度,手臂是必须有先缩后伸过程的。③太极拳之“劲”是必须首先依靠全身内在力量通过小腹动态的下沉由脚产生的,如李雅轩先生反复所说的是由脚往上涌的;内在动态的一沉就产生一个“劲”,所以,“劲”就象傅钟文先生所说的如海洋的波涛,是有高潮和断续的,就象是脉冲电流,或象是弹簧发生的力、鞭子发出的力,一下就没有了,也如陈炎林先生根据田兆麟先生的传授,在《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论劲》中说:“不见其形,手到劲发,未中之先无劲,既中之后无劲,惟中肯之倾疾如闪电一发便收,敛气凝神,毫不费力”,就是说太极拳发劲在手没有与对方完全接触之前手臂中是没有劲的,在完全接触的瞬间发劲才发生并且立即消失了,力量就象是弹簧一弹随即就没有了,所以说“劲是有弹性的”;当然能够做到这样是很不容易的,但也只有做到了这样,才是纯粹的“劲”。“劲”的持续时间极短到了什么程度呢?王宗岳注文将其比喻为“如弓发矢”,李雅轩先生在《随笔》中说是“迅雷不及掩耳”,只有“一秒的十分之一”,这些都是说“劲”是转瞬即逝的,这也就是说如果是连续发劲,这“劲”是波浪形一浪一浪的。由于“劲”的这种弹性特点,太极拳家在发劲时往往表现为手臂没有明显的移动,如李雅轩先生在他的《随笔》中所描绘的杨澄甫先生的发劲总是表现为手臂的“一抖”、“一鼓”、“一弹”,姚继祖先生在《武氏太极拳全书·拳解》中也指出“太极拳练到功夫高深时,发人时上肢……是不动的”。以前在上海、杭州偶尔也还可以看到一些太极拳前辈这样的发劲。因为用“力”发人往往是凭借与人还没有接触之前手臂的伸缩,外形有明显的变化,其力的强度可以用手臂的质量与加速度来表示,接触前伸缩的距离越大,加速度就越大,力也就越大;而“劲”需要传递的高效,手臂活动大反而会消耗“劲”,所以,往往不需要手臂大的活动,而仅仅表现为手臂与别人接触之后的“一抖”、“一鼓”、“一弹”。陈炎林先生在《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论劲》中将“劲”与“力”的这种不同表现表述为“力为有形,劲则无形”。④“力”由于是局部肌肉紧张形成骨杠杆所发生的,局部肌肉是始终紧绷坚硬的,所以说“力是刚的”;⑤由于“力”在人体中没有发生传递,所以说“力是死的”;⑥由于“力”是骨杠杆形成的而可以持续不断作用于别人,就象是直流电流,或象是柴棒作用于人,所以说“力是没有弹性的”。
    “劲”与“力”的不同还表现于“劲”的传递“向相运动”尤其明显,反映为全身沉坐、后脚不离地、脊柱后撑所形成的所谓“命门后突”和“拔背”、力量是“支撑八面”的有多个相反方向的离心向外膨胀、手臂与身躯的运动方向相反、向前的劲力必然是向后劲力发生的结果、全身上下同时发生多个环节的反作用等。而“力”在用于向前攻击时,为了增加移动肢体的质量,总是身体也同时移动,与手臂是同向运动的,甚至后脚离地,力是单方向的,或者由于转身而发生旋转力偶,不存在离心向外膨胀的力量。
    由于“劲”与“力”有这样的不同,人类是不习惯于用“劲”的,要能够发生“劲”和使用“劲”,必须首先能够用“气”,而“气”的发生和使用靠的是“不用力”与“用意”;这就是说,“不用力”与“用意”同样是“劲”能够发生和使用的基本条件,所以,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术十要》中说:“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则得真正内劲。”而这种“不用力”是大多数武术所难以接受的,这种“用意”对于大多数武术也是不习惯的,所以,大多数人对于发生“劲”和使用“劲”也是不可能一教就会而能够一蹴而就的。
       太极拳之“气”其实就是强度很小的“劲”,而“劲”则是强度很大的“气”,凡是“劲”都具有“气”的基本特性,所以“劲”被认为是“气”所带动的,但从上述可知“劲”与“气”还是有区别的。比如“气”往往引起肢体明显的动作、能够源源不断而强弱变化的差别很小,就象是脉动电流,没有象“劲”那样有明显断续的强度,“气”虽然也属于力,也即属于“刚”,却不作用于外,使得他人觉察不到,如《杨氏老谱·太极下乘武事解》所说的“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外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等。“劲”则有明显的古拳谱所说的“断而复连”与“何坚不摧”的特性,就象脉冲;“劲”虽然一闪即逝,但对外会发生巨大作用力的效果。综合太极拳古代经典、《杨氏老谱》,以及杨澄甫、李雅轩、陈微明、郑曼青、陈炎林等先生的著作,现将劲、气和力的特点简要列表如下。







    1、柔的。需要全身肢体和关节放松,发生和传递与全身肢体和关节放松成正比。
    1、刚的。需要肢体局部肌肉紧张。
    2、活的。力学实质为动量传递。力量的强度与使力量发生作用的局部肌肉的粗壮无关。手臂对外作用之力可大于手臂局部肌肉所发生的力。用劲时自我感觉体力消耗不大。
    2、固定的。力学实质为骨杠杆作用。力的强度与使力发生作用的局部肌肉的粗壮有关。手臂之力主要为手臂局部肌肉所发生的力。体力消耗很大。
    3、力是由脚而始波形传递于全身的,需要全身之沉、撑脊等身体各环节发生“相向运动”。手与身躯,身躯与腿脚的运动趋向往往相反。
    3、力的发生部位主要是使力发生作用的肢体局部,不需要全身之沉和身体有“相向运动”。手与身躯,身躯与腿脚的运动趋向相同。
    4、力使用于手臂时,手臂可以与身体重心无关,反映手臂与身躯如绳鞭、多节棍。
    4、力使用于手臂时,手臂与身体重心有关。反映手臂与身躯为整体的杠杆。
    5、呈断续弹性,强度很大,转瞬即逝,不能持续不变,肢体外形可以没有明显的动作变化,被称为“无形”。
    5、呈脉动弹性的。能够源源不断,肢体外形有明显的动作变化。
    5、强度能够持续不变,没有弹性。肢体外形可以有明显的动作变化,也可以表现为没有动作变化的僵持,被称为“有形”。
    6、对外有明显的力作用效果,不能持续提拿数斤,但瞬间可大于全身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6、强度极小,对外没有力的作用。
    6、对外有明显的力作用效果,能够持续提拿数百斤,其大小可以用质量×速度计算。

    五、太极拳之“气”与“劲”的发生与传递机理
    太极拳之“劲”的实质就是太极拳之“气”,这两者的发生与传递机理是同一的,由于用“劲”中身体的反应比用“气”明显,所以这一机理可以主要以用“劲”为例来探讨。
有用“劲”经验的人都会体会到:与“劲”的发生直接有关的首先是“气沉丹田”,小腹丹田是“劲”的发生之源。古拳谱称之为“腹内松净气腾然”,“松净”即“虚”是经常的,“气腾然”即“实”是动态的;这“虚实”之差就是源头之“劲”。所以,杨澄甫、李雅轩、郑曼青等先生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反复强调“气沉丹田”,认为丹田必须始终是沉的。现代太极拳界有个别人否定“气沉丹田”,认为“气”应该直接沉到脚,并说有的佛教徒也这样认为,这种说法是十分错误的。因为人体的内力直接沉降于脚,其强度是不足的,全身的内力只有聚于离下肢最近的丹田,才能产生足够的“劲”之源;“气沉丹田”原来就是道家的理论,虽然从南北朝开始就有佛家之人吸收道家的理论,但总还是有些佛教徒并不清楚道家的理论,怎么可以以这样的人作为否定“气沉丹田”之依据呢?“气沉丹田”理论是道家对于人类的一大贡献,至少绝大多数的武术都讲究追求“气沉丹田”,连歌唱、书法等技艺也讲究运用“丹田之气”,可见“气沉丹田”被应用的普遍。当然“气沉丹田”不是强行的“气压丹田”,有的人不得真传,将强行的“气压丹田”当作了“气沉丹田”这是错误的,对人体有害的;这种错误的做法也是李雅轩、郑曼青等先生反复强调要避免的。有的人之所以否定“气沉丹田”,其原因一是未得真传,二是将练“气沉丹田”的错误做法当作了“气沉丹田”。太极拳用“劲”必须首先“气沉丹田”,但这“气沉丹田”又必须依赖于“虚领顶劲”,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所以,古拳谱才说“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太极拳之“劲”又是古拳谱所说“主宰于腰”的,仅仅有全身放松,没有“主宰于腰”,丹田之“气”是不可能通过“发于腿”沉于脚的。丹田之“气”一旦沉于脚,由于地面的反作用,这沉于脚的“气”就成了始于脚的实质为向上“动量传递”的“劲”了。由于反作用与作用力是同时的,所以,丹田向下之“气”的发生与脚向上之“劲”的发生是完全同时的,而且都是“主宰于腰”的。现代太极拳界有人说太极拳之“劲”发于丹田,可以用意识使六分“劲”上行达于手,四分“劲”向下达于脚。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其一,古拳谱中之“气”的“其根在脚”是不知多少代古人普遍武术实践的经验总结,而这种“劲”由丹田上下分行的说法不符合这一总结;其二、根据太极拳经典与实践,没有腰的主宰,仅仅丹田的“鼓荡”,太极拳之“气”与“劲”仍是不可能发生的;其三、这种说法不符合现代力学的“动量传递”理论。按照“动量传递”理论,站立之人的手臂“动量传递”之力应该是始于脚的;而且,四分“劲”向下达于脚,按照“动量传递”理论,由于反作用,如果全身是放松的,“动量”必然还是要反方向传递的,这就象一个球撞到了墙上,是必定要反弹的一样,四分“劲”向下达于脚是不可能消失的。所以,丹田虽然是“劲”的发生之源,但“劲”是腰所主宰始于脚的。
    传递“劲”的人体就象是一串多节棍,“劲”的发生与传递至手虽然是同时的,但其实是有过程的,这就象机械钟的发条之动与秒针之动虽然是同时的,其实是有着经过很多齿轮传递这一过程的一样。初学用“劲”的人是应该体验这一过程的,这样的锻炼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传递过程中,身躯中的“相向运动”是内在的,外形的立身中正有利于“劲”的传递,身躯外形并不反映为波浪形,沉胯与拔背都是重要的“相向运动”,而腰骶部位的动态后撑被称为“命门后突”更是起到了枢纽的关键作用,所以,古拳谱中的“主宰于腰”与“力由脊发”中的“腰”和“脊”,按照现代解剖学,指的都是人体的腰骶部位。不论用“气”还是用“劲”,如果力求手臂都是由腰骶部位所作用的,人体就越能够放松、“劲”就越大。古拳谱对“气”的传递采用了错序的修辞叙述,按照现代汉语的叙述习惯,根据上述的机理,这个叙述就是“主宰于腰,发于腿,其根在脚,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总须完整一气”。这段话中没有“腰”与“手指”之间的过程叙述,反映了太极拳先人十分注意到了在“气”的传递过程中肩部要力求不主动这个要领的信息。这个要领也就是李雅轩先生所说的“空肩”。无论是用“气”还是用“劲”,这个要领都是十分重要的。
    道家内功之“气”的锻炼对于太极拳之“气”与“劲”的培养锻炼有相辅相成的显著效果,道家内功之“气”的锻炼能够强壮太极拳之“气”与“劲”,太极拳之“气”与“劲”又有利于道家内功之“气”的锻炼,但毕竟道家内功之“气”与太极拳之“气”、“劲”是两回事。将锻炼道家内功之“气”当作了太极拳之“气”与“劲”的锻炼,显然是不可能获得太极拳之“气”与“劲”的,事实上,许多道家内功功夫深厚的人并没有运用太极拳之“气”与“劲”的技能,所以将这些锻炼混为一谈是不正确的。太极拳之“气”与“劲”并不神秘复杂,太极拳之“气”与“劲”的发生和传递应该是上述这样的机理。这样认识的太极拳锻炼才是符合太极拳古代经典与“动量传递”之客观规律的。
    六、现代有关太极拳术语之“气”与“劲”的错误说法
    由于近代中国的太极拳以陈长兴所传授给杨氏的影响为最广,《杨氏老谱》这种“劲”、“气”和“力”的概念也就得以最广的传播,成了太极拳界的主流概念,从近代一直延续至今,近代过来的太极拳家都遵循这样的观点。但是,到了现代,由于多种原因,太极拳界的很多人没有上述“劲”与“力”不同这样的概念了,其中有很多人所论述的“劲”其实都是太极拳经典所说的“力”,尤其反映为很多人认为用“劲”不能柔软,认为李雅轩先生所说的“大松大软”是练不出“劲”的;这种否定柔软的认识,就是连羽毛球技术中的用“动量传递”击球的技能也是不可能获得的,更不要说能够练出太极拳之“劲”来了;其中又有很多人认为“劲”与“力”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认为太极拳所谓的“劲”就是“力”。这两种认识的实质其实是一样的,都是把一般概念的“劲”当作太极拳术语的“劲”了,而学习太极拳如果没有这种“劲”与“力”不同的特殊概念,就必然是用太极拳经典所说的“纯刚之力”在引起动作的,那么,这种太极拳就根本不可能使人“终不得力”、不可能“人刚我柔”,也根本不可能使手臂发出比手臂局部肌肉能够发生的力大得多的力而以弱胜强了,这种太极拳就是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所说的“虽姿式类太极,与外家拳无异也”的太极拳,所以这两种认识都是错误的。
    现代太极拳界对于“劲”另外还有不少错误的认识,比如有的人片面地强调放松,认为只要能够“大松大软”了,就能够自然得到太极拳之内劲了,从上述可知,“大松大软”的放松是得到太极拳内劲的必要条件,但如果没有正确协调的“相向运动”之“用意”,太极拳之内劲仍是不可能发生的。
    有不少人把“用劲”所必需之“用意”理解为运用意识、意念,这更是大错特错。因为适当运用意识、意念是初学太极拳培养“用意”的手段,太极拳之“意”即各种特殊的神经反应必须是“无意之意”,这种“无意之意”必须是不经过意识支配的条件反射;虽然“无意之意”的形成必须意识工作,但当“无意之意”一旦形成后,意识、意念的运用是必须抛弃的,不然,不仅不可能获得太极拳特有的健身效果,而且不可能得到太极拳的武术效果,近代太极拳家将这种运用意识、意念于武术的行为称之为“舍斤就远”;可见将“用意”理解为运用意识是很错误的。强调始终运用意识、意念是现代太极拳界不少人得不到理想的健身与武术效果的很主要的原因之一。
    有的人臆解了拳谱中的“用意”,既把“意”误认为是意识,又对“用意”作了神化玄化,不仅否认“力”,还否认“劲”,说能够用“意”打人。客观上将所有太极拳经典包括《王宗岳太极拳论》、《杨氏老谱》等古拳谱的基本观点都否定了,而且根本不符合事实,也无法自圆其说。
有的人把太极拳之“气”与道家气功之“气”、中医的“经络之气”都混为一谈,将错误的气功锻炼方法照搬到太极拳锻炼中去,奢谈“得气感”,结果,不仅健身乏效,而且甚至如《太极》杂志曾所报导过的有人因此发生了久治不愈的严重偏差。
    有的人还神化“气”,说能用“气”放出体外将别人罩住加以控制,能用“气”放出体外攻击人,这种说法客观上无疑是认为太极拳的沾粘连随等都是多此一举了,其实是否定了太极拳,所以纯属无稽之谈。
    有的人又把内劲说成是可以储藏在身上的一种核能似的能量,甚至有说得到了内劲,是由于肌肉发生了性质改变,这些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从上述可知一个人的内劲不论多么大,其发生体仍是与一般人无异的肌肉,只不过由于长期的锻炼,全身能够十分放松,其肌纤维能够有较长的初长度,而能够发生巨大内劲的另一机理是肌纤维能够不需要意识支配地条件反射地骤然发生强烈的收缩并转瞬即逝和身体各相关环节能够十分协调有序地发生“相向运动”从而使得“劲”能够高效传递而已,“劲”的发生传递必须依赖于头、腹、腰、脚等的“相向运动”,“劲”显然是不可能储藏的。
    还有人甚至以专家身分以用力的经验来否定古拳谱关于“劲”之“其根在脚”的理论,说经过实践检验,不可能有从脚至手的传递。这种否定“其根在脚”的说法纯属经验主义,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不仅对于魔术、四川变脸这种肉眼发现不了秘密的技术不能用自身的实践来检验,对于不少肉眼完全能够观察清楚的杂技平衡动作也是不能用自身的实践来检验的,“劲”之“其根在脚”是一种不能完全用肉眼观察清楚的技艺,一个人如果全身没有放松,没有“相向运动”的这种神经反应也就是能够“用意”,要想具有太极拳之“气”和“劲”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人去实践体验“其根在脚”与一般的人去实践体验魔术与杂技平衡有什么区别呢?所以这种认识无疑是很错误的。
    以上所述的形形色色的错误说法,对于太极拳的学练和发展无疑都是误导。所以学练太极拳是应该认识到这些说法的错误。
    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说:“愿后之学者,弗惟外之是鹜,而惟内之是求”。学练太极拳如果脱离了“内”,仅仅追求“外”,这种太极拳不可能是真正的太极拳,而包括“劲”的“气”,正是太极拳之“内”的核心之一,太极拳古拳谱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对于“气”的强调和阐述,所以,学练太极拳必须弄清楚太极拳特有的有关“气”的概念,并对“气”加以追求,这样锻炼,才能有理想的健身和武术效果。
--------------------------------------------------------------------------------------------------
太极不动手:开启太极拳之门的金钥… 秋桐斋太极随想 练拳体悟1-12 一句话学太极拳 大话太极拳 陈式太极拳八十三式七言歌 太极心得 武式太极拳内功捷要 太极拳技击功力训练的有效途径 太极拳之内功修炼 太极拳内功修炼指南 松腰略说 太极拳之秘 内家拳桩功的境界和层次 练太极拳最容易被忽悠的19条
太极拳懂劲\发劲 缠丝劲训练 太极拳的道理 太极桩功 田金龙教授谈太极拳推手散手 田金龙教授谈太极拳推手散手 郑曼青的 应敌诀 和发劲诀 你毁了我的太极拳---太极拳应怎样… 内家武学易骨、易筋、易髓解密 杨露蝉『圈內打人,圈外推人』解密 杨健侯秘传太极拳内功述真 讲透彻太极拳的道理 太极拳509问 内家真传“老牛筋” 孙存周口授太极实战要领 杨露禅太极门点穴秘谱 杨氏太极秘法—以脊柱行拳 中医看内家拳修炼 太极拳穴位采气功法 太极拳步伐训练 学习太极拳的密决 杨氏太极拳天机直泄 太极拳经典摘抄 太极拳修炼十七句金言 炼心之要 有关太极拳的“松” 谈谈太极拳发力 陈氏太极拳的用肘法 孙禄堂谈内家心法-龙虎二气 拳势拆解是学练太极拳的重要阶梯 陈式太极拳动作名称 拳劲 打肘歌诀 陈式太极拳83式(一路)[学拳笔记]… 陈式太极拳83式(一路)[学拳笔记]… 陈式太极拳71式(二路)[学拳笔记] 太极桩功函授教材:太极桩功 怎样把练功融入生活之中 桩功的修炼意义 “重心”是太极拳道虚实变化的中心 练习太极,不要配合呼吸 孙南馨:怎样才能练成一名太极拳家 发力的原理法则和公式 练习太极,不要配合呼吸 “重心”是太极拳道虚实变化的中心 太极拳之“掤劲”述真 太极拳内劲与人体筋骨结构变化 盘架子与攻防想象 太极拳的内功修炼 太极拳的内功修炼 陈氏太极拳的腿部缠丝 “太极腰”的锻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