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時間,筆者發佈了一貼攻擊TG教育的東西,也沒有SHOW什麼優越感,然後引發了很多人的G點,這實在想不到啊。
一提到正體字,各種論調就出來了
1. 社會是進步的,文化也是進步的
筆者對傳統文化的推行,時至今日,遭遇的各種受阻,已充分感覺到很多文化的丟失,現在的年輕人也越來越懶,更不屑于重拾這些文化。
比如農曆:新聞聯播是國家的信息窗口,播報「農曆」也才從10年不到,其實國家在當年是多麼想拋棄這些文化,結果最後自己又撿起來
(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是無農曆時間播報的。
當然,肯定有人會說,農曆有什麼用,你生活在城市之中,的確沒有用,因為只有7日制對你有用。
而稻米等農作物的種植時間,都是嚴格按照農曆中「節氣」而來。節氣:是最精確的太陽軌道曆法(陽曆),漢朝就已經擁有非常精確的節氣算法)
再比如禮節。由於社會的複雜性,部分新型的年輕人都已經不用「您」字作為長者(包括自己父母)的稱呼,為追求平等使用「你」。
當然,文化的丟失是歷史的車輪,但是我仍願意付出自己所有的一切,也願意耗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重塑、傳遞文化。
遙想當年東北殖民區,所有小孩都被強迫學習了「日語」。因為日本人明白,要讓一個人数典忘祖,就要從文字、語言上征服他。
因為民眾一旦拋棄或接受了新型的文化,他們就會惰性使然、倒戈相向,開始排斥原來的東西。
2. 「憂鬱的臺灣老烏龜」
刻意編撰的語句就別拿出來了好麼,各位在看本文的时候,有多少筆畫眾多的字?然後你們認為簡體字就沒有類似的問題么?
比如 菜薹的「薹」,「薹」字無簡體,菜苔 是 錯別字
麴黢黼鼗嚷嚼壤孀巍攘曦瀵瀹灌獾鳢麝黯鼙囊
懿氍瓤穰耱蘸蘼躐躔镶霾饔饕髑鬻鹳麟攥攫瓒
矍籍糯纂耀蘖蘩蠕蠛譬躁躅酆醴醵镳霰颥馨骧
鬓魔鳜鳝鳞鳟黥黧黩黪鼍鼯夔曩灏爝癫礴禳羼
蠡蠢赣躏醺鐾露霸霹颦髓癯罐趱躜颧鬟鼷鼹齄
灞矗蠲蠹衢襻躞鑫鬣馕囔戆爨攮纛蠼爨龘靐齉
以上都是簡體字,按照部分人的論調,這些字都可以簡化。
其实,只要你用汉字,就会有这些问题
3. 「甲骨文」、「金文」、「小篆」等論調
我個人感覺,這部分人:即使讓拼音成為中華的文字,他們都無所謂,因為夠簡單,簡單就足夠了,因為27個拼音字母(包含ü)一天就學會了,這樣教育得多快,國家也不用投入那麼多精力在教育上。
特別是國內推崇一時的「魯迅」大師,就曾經是「漢字拉丁化」的論調者:「漢字不滅,中華必亡」。
個人很想知道他每天靠祖宗留下來的正體字寫文章吃飯、泡學生,為什麼還這麼心安理得。
當然,無可厚非畢竟「魯迅」提出這個論點處於「五四運動」時期。這運動中有啥變革都不稀奇,畢竟這場運動造成了中華文明眾多文化斷代。
(看看人家鄰居韓國,摒棄了所有中文字,強制使用大部分是表音的彥文來記錄和書寫,再加上大量的(注意:大量的)英語舶來詞,更是改首都「漢城」為「首爾」,多洋氣的名字)
但是,小學語文老師告訴我們:作文中不會寫的字可以寫拼音。所以:在當代,寫拼音只是小學生的特權。
如果又要表達對中文文化的熱愛,又懶得多寫筆畫,你們幹嘛不使用二簡字?這同樣是TG造的簡體字,更簡單,更易讀:
不過:「二簡字」是歷史上最失敗的文字簡化,將漢字變成了一個陌生的文字。如果沒有任何文化內涵的「二簡字」都叫「字」,那任何一個讀者都可以一天造出200個「二簡字」。同樣,只要學習初中英語,你就可以自造很多單詞,只要你強制賦予它意義。
其實,一簡字,和「二簡字」差不多,文化底蘊丟的差不多了。
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都是自然發展的過程。認識正體的「隸書」,閱讀「篆體」不會有太大的障礙,但是,認識簡體,認識「篆體」就難說了。
這畢竟不是一個正常的轉化方式。
4. 大家有真的去了解目前的簡體字對文化的毀滅嗎?(以下特指某某造的一些字)
一簡字裡面有不少为簡化而簡化的字,比如下文:
(這些字都是解放字,由TG在抗日、內戰期間造字。他們熱衷於造字,從兩次簡化運動就可以看出來。將有意義的字全部都轉化為了無意義、表音的字)
进 远 让 虾 这 灭 专 华 导 敌 护 卫 辽 动 书
以及
愛新覺羅 → 肇 → 赵(姓)
於于 → 于(姓,於已恢復)
鐘鍾 → 钟(姓,鍾已恢復)
寧甯 → 宁(姓,甯姓已经恢复,同期还有昇等姓)
详见:https://zhuanlan.zhihu.com/p/19770877
熱衷於造字的他們,更是發動了「二簡字」改革
這裡不得不說這段歷史,因為當時是由4人中的「某女」主持,所以在某運動結束之後,「二簡字」也一併廢除。
這次改字運動,遺毒至今,并導致了現在很多字混亂:
傅 → 付 (姓)
閻 → 闫 (姓)
藍 → 兰 (姓)
萧 → 肖 (姓)
戴 → 代(姓)
元 == 圓(後面为本字)
账 == 帐(後面为本字)
桔 == 橘(後面为本字)
二簡字還有眾多奇葩(可以堪稱奇葩)的造字規則,這個大家可以在百度裡面搜。
我願意寫更多筆畫的「正體字」不是裝屄,更未Show什麼優越感,只是對歷史解讀太深。
|
双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