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太极拳名称由来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8433次阅读 3次回复
青桅
2016-5-31 09:07:48
 武林界有一则非常著名的故事,讲述杨禄禅、武禹襄学拳问艺的经历。其中讲到,杨氏三下河南陈家沟,从师陈长兴(1771—1853)学习陈氏老架太极拳;武氏问艺河南赵堡镇,与陈清平(1795—1868)研究切磋的是陈氏新架太极拳。对这个故事,笔者曾经深信不疑且津津乐道,但随着阅历的增加,研究的深入,感觉这个故事存在着明显的漏洞。其中致命一点:杨禄禅、武禹襄先后赴陈家沟、赵堡镇是在清季道咸年问,当时中国还不存在一派叫做“太极拳”的拳种,当然更不存在陈氏老架或新架太极拳之说。当中国还不存在“太极拳”这一名称时,杨禄禅、武禹襄赴河南怎么能够分别学到什么所谓的老架、新架太极拳呢?
 查阅相关资料,杨禄禅、武禹襄从陈家沟、赵堡镇学习研究的拳种包括长拳、炮捶、短打等。其特点以刚猛见长,以刚制刚,讲究“跌、打、掷、拿、摔”。当时的陈家沟、赵堡镇不仅没有以“太极拳”冠名的拳术,也没有以“柔化见长,以柔克刚”,讲究“引化拿发”的太极拳的鲜明特征。这正如郝月如先生所说:“陈氏所传者,本为炮捶,非太极(拳)也”(语出徐震著《太极拳考信录》)。

再有一点,许多研究者往往将“太极拳”同《易》学中术语“太极”相混淆,导致研究者上溯几百年,甚至逾千年追寻太极拳之源。其实,“太极”与“太极拳”属于两个概念,两个范畴,不应混为一谈。太极,是哲学术语,它的诞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太极拳,是武术的一个拳种,有据可查的历史不足两百年(故事、传奇、演义除外)。太极拳借用“太极”来冠名,但二者绝不等同。捧读《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以及武禹襄、李亦畲等先贤拳论,无多少太极高论,更无八卦炼丹仙道之谈,都是围绕孔孟儒家中庸学说而展开。虽然,我们无法确定“太极拳”名称具体出现于何年何月,但可以肯定,当杨禄禅进北京教拳之后的大约十九世纪中叶,才出现了以“太极拳”命名的拳术。武林人士最早将杨禄禅传授的、以柔和舒缓方式行功走架、行拳端庄大度的拳术叫作“太极拳”。在此之前,没有任何资料可以佐证出现过“太极拳”之名。

杨禄禅一生与太极拳紧密相连,可分为三个阶段:学拳、研拳(或创拳)、传拳。
  一、学拳。
  不拘一格,不囿一师一派,博采众家之长,拿来为我活学活用。陈家沟是他虚心求教的一地一师一拳,但不是唯一的一家。现有资料显示他学习过的拳种包括红拳、长拳、炮捶、二郎拳、六合拳、梅花拳、披挂拳、春秋拳等。
 二、研拳。
  他很幸运地遇到一位志同道合、文武兼备的乡绅拳友武禹襄,二公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杨氏重实践,武氏重理论。理论由实践中来,反过来又指导实践,终于研创出一种崭新风格的拳术。广府人观其演拳表象柔和舒缓,打手粘连粘随、不丢不顶,便戏呼之日“绵拳”、“粘拳”、“黏拳”、“软拳”等。而武禹襄用文字记作的名字最早叫做“十三势”。这些名称都是太极拳的早期称谓。

 三、传拳。
  杨禄禅进京教拳,始称“太极拳”。他与时俱进,将十三势拳术与京韵文化相融契,形成自己的风格,尽显“雍容高贵”的皇家贵胄气质印迹。至于是谁将“绵拳”或“十三势”易名“太极拳”,史料中查不到记载,可能我们将永远不得而知。有些研究者将这一功劳归于武禹襄或者广府的第一代或第二代某位文武兼备的先贤,似乎这才符合常理。但是,目前还缺少第一手资料,只能算一种合乎情理的推断。然而,无论事实怎样,无可争辩的一段历史是: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当杨禄禅进京教拳时,中华武林才出现一家以“太极拳”冠名的拳种,京城武林界将杨氏所传之拳称作“太极拳”

 “太极拳”见于文字记载,最早出自广府人李亦畲于1881年手书完成的三本太极拳谱,史称“老三本”,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太极拳理论文献,对我们研究太极拳发展史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其后将作较为详细的介绍。“老三本”中虽已出现“太极拳”之名,如《太极拳小序》、《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等文,但所收录的武禹襄拳论没有记作“太极拳”,而写为“十三势”,如将武公编录的拳架套路记作《十三势架》等。可见,广府当时仍未形成统一说法,也充分证明“绵拳”、“十三势”诸名都是“太极拳”之前的称谓。“老三本”中“太极拳”名称的出现标志着广府“绵拳”、“粘拳”等,或者说杨、武两家承传者开始统一拳名(编者:据说《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这篇文章,最早是武禹襄在河南舞阳县的一个盐店发现的。自从武禹襄发现这个《太极拳论》以后,“太极拳”之名才出现。现在学术界有一些争论,究竟《太极拳论》是不是王宗岳本人写的,说不清楚。王宗岳这个人是明朝的还是清朝的,也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是在武禹襄之前,与武并不同时。此外,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究竟是以“太极”的思想来论拳呢?还是他所论拳的名称就叫“太极拳”呢?人们的认识也有歧义。总之,如果武禹襄在舞阳盐店发现《太极拳论》是事实,这个事实则对把“太极拳”三字的发明权归属于武禹襄、杨露禅很不利。个中之谜求答)。
有人可能会提出质疑:如果太极拳曾称作“十三势”,那么,陈家沟也有“十三势”名词,难道陈家沟的“十三势”就不是太极拳的早期称谓吗?陈鑫(1849——1929,陈家沟太极拳最早理论著作者)于《太极拳图说》中有这样解释:陈家沟“十三势”意为“十三折”,源于一年有十二个月份,再加一闰月,表示一套拳由十三个来回组成,亦即“一来一往都为十三折也”(陈鑫语)。然而,广府的“十三势”则另有深意。“老三本”中有明确记载:
 “十三势者,拥、捋、挤、按、採、捌、肘、靠、进、退、顾,定也。拥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採捌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日十三势。”
  此十三势指太极拳八种技法与五种步法,其中,“拥、捋、挤、按、採、捌、肘、靠”是太极拳技法专用术语,首见于老三本。两者相比较,显而易见,陈家沟与广府虽均有“十三势”之名,然而意义大相径庭,并非同一个概念。
  随着杨禄禅、武禹襄的传承者如杨班侯、杨健侯、杨澄甫、郝为真、吴鉴泉(1870---1942)、郝月如等相继广收门徒,教授太极拳,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太极拳”之名才广为沿用。此时期太极拳仍无家派之别,未有称“×氏”或“×派”太极拳者。无论杨门弟子,还是武氏传人,均称“太极拳”。而官方文献对太极拳的最早记载,见于1928年的《清史稿·卷五百五·列传二百九十二·艺术四》,其中写道:“清中叶,河北有太极拳……”   即指广府有太极拳传承,传者为杨禄禅、武禹襄等。

 当广府太极拳风靡全国之时,陈家沟进京教拳第一人——陈照丕(1893——1972)于1928年应邀进京展示拳艺,然推广受挫。其主要原因是京城武术界对其所传“太极拳”大惑不解,拳架名称、练习方法、打手方式与杨家、武家所传相去甚远。著名武术活动家、教育家吴志青(1887—1949)在其所著《太极正宗》一书中记述甚详,大家可参考阅读。陈照丕本人于1935年出版的《陈氏太极拳汇宗》中所演拳势、所述拳论与当时杨澄甫、郝月如、吴鉴泉、孙禄堂(1860—1933)等诸家太极拳也大不相同。陈家沟最有代表性的传拳者陈发科先生(1887——1957)1929年应邀入京教拳,他坦言自己所传之拳为“炮捶”。


 陈氏所习之拳震脚跳跃动作很多,拳势特刚强,打手讲究“跌、打、掷、拿”。这与武术界所熟知的讲求“柔化”、“粘连粘随,不丢不顶”、“引化拿发”、“轻灵圆活”等太极拳技法特征反差太大。因而,一直到建国初期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召开太极拳会议时,陈发科先生都是以“炮捶”传人身份列席,他在相关部门登记注册的也是教授“炮捶”。陈先生的著名弟子顾留馨(1908——1990)与沈家祯(1891—1972)合编《陈氏太极拳》一书,1961年4月21日,沈氏在给顾氏的信中也写道:其拳演练“介绍出来,易使群众误会到是少林式拳,在技击上虽然极有功效,但是一般群众觉无学习的必要。观陈师在京三十年所传范围不能称广,是不是为了吃不消观点所致”。(见2009年《武魂》杂志第二期顾元庄编《历史解密顾留馨与沈家祯通信汇编》)


 新中国成立之前,太极拳虽在小范围内有称“杨架”、“武架”或“郝架”者,但均无明确流派之分,所有传授或练习太极拳者,无论师承何人,都叫“太极拳”。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人民政府大力推广太极拳运动。有关部门委托顾留馨、傅钟文、郝少如、徐致一、孙剑云等先生编写陈(发科)式、杨(澄甫)式、武(禹襄)式、吴(鉴泉)式、孙(禄堂)式五派太极拳书籍,陈、杨、武、吴、孙五大太极拳流派说才正式形成。其中吴式源于杨式,孙氏源自武式,而陈式的编纂者沈家祯、顾留馨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拳,正如沈老1961年4月4日信中所写:“不如乘此机会将使人生畏的动作删去……”,汲取杨、武太极拳“柔和顺遂、舒缓大方、连绵不断”特点,淡化“缠丝劲势特刚强”(语出武术诗人湘潭杨敞的诗)的“刚猛惊炸”,删去了许多震脚、跳跃动作,趋于“松活弹抖”。当代,陈式拳名家如李经悟、马虹、冯志强、王西安、陈小旺、陈正雷等不同程度地延续了这种革新精神,使陈式太极拳得以更广泛的发扬广大。陈发科、陈照丕或更早期拳家承袭的类似于少林拳的炮捶、长拳风格,经过半个世纪的革新发展已经逐渐被削弱淡化了。追根溯源,陈家沟炮捶、长拳蜕变为现代风格的陈式太极拳是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开始的。由此,五大太极拳流派于不同风格中均体现出广府太极拳“柔顺、圆活、舒缓”之共性。


  金仁霖先生是当代太极拳界著名的研究家,他在《几个有关太极拳历史考证问题的科学探讨》一文中写道:
  “陈家沟和赵堡镇……直到清末民初,他们既没有王谱和武李著作留传,练架子依旧一直固守着传统的、类似于形意拳明劲阶段的练法。推手则只有顺步动步,进一步、退一步的一种。因此无论在练架子和推手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和王、武、李、杨诸家的理论相符合的。至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陈派的几位提倡者,如沈家桢、顾留馨、李剑华、李经悟等,才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开始吸取王、武、李、杨诸家的可鉴部分。练架子开始改变了那种‘指肚用力,四指并住,指中节伻(绷)住,使指向手背微弯(如瓦拢状)。’伸指肌腱始终保持非常紧张,震脚发劲,比形意拳明劲阶段的练法还要明显的不良倾向。推手也逐渐在向杨、吴两家传统名目和内容靠拢,如单、双手挽花,合步、定步推手,顺步动步(一进一退)推手,大捋,活步(花脚步)乱踩花等。”
  引用金先生这段话作为本节的补证与结语。


去看王平老师的太极拳,武当闾山三丰自然派,还有八卦掌,武当八卦飞龙剑,那才是真正的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多谢分享。
回复

举报

有料!
回复

举报

精彩评论3

去看王平老师的太极拳,武当闾山三丰自然派,还有八卦掌,武当八卦飞龙剑,那才是真正的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多谢分享。
回复

举报

有料!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