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牙
针灸之道,乃我中华传统医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古代
医生多有以此为谋生计者,故使此道之精华愈传而愈隐。为了研究针灸
学之精髓,使之能更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之中,我对此进行过一番探索。
并于1953年,邀请先师陈撄宁先生来到杭州银洞桥二十九号慈海医室
我的家中。与我共同研究探讨针灸学方面的学理及应用。经过十数年来
的多次论证,得到的不过是我们今天《针道秘旨》中不足万言的内容。此
篇看似平淡、简单,实是针灸学中的精要,亦是我和老师对中医针灸学
研究的成果及我个人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对针灸学的研究和应用,或
可有一定的价值。望诸针灸研究者及学习者,勿以此篇短小而轻视之。
一、古今用针之不同
针灸之道,源于“砭石”。所谓砭石,就是用石针扎皮肉治病。《山海
经》云:“西山之玉,可以为砭。”
发展到铁器时代,古人改用铁针。开始是用马口铁磨针,磨出来的
针很粗,和缝麻袋的针差不多。
发展到现在,除了三棱针以外,全部改为细针。相比之下,根据临床
经验,粗针疗效较好。
而且,细针对古人流传的针法也有影响。比如青龙摆尾、白虎摇头、
凤凰展翅等传统针法,如果用粗针很容易做出来,用细针就不明显,失
去效用。因此,就细针而论,古代针灸中的传统手法,有些已不适用,应
当扬弃。
二、禁针与禁灸
古人相传有些禁针和禁灸的部位,均有其形成之原因。比如会阴穴
古时禁针(尤其是女子),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又如古人禁灸面部.
并非灸了会有危险,乃是害怕有损面容的美观。同时更多的禁针穴位.
是因为古人用针不慎,出现事故,于是列为禁穴。
现在用针变细,使针刺的危险程度大大降低,只要熟悉解剖学的
知识,即使禁针穴位,扎下去一般也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不必拘泥古
说。
另外,有些地方可以变通施术。比如头部穴位可以斜刺,一则没有
危险,二则一针多穴。
三、进针的深度
关于进针的深度,古人留下许多经验,但是不宜拘泥旧说.应当灵
活掌握。
比如古人说哑门只能针三至五分深,这一点并不绝对。根据临床经
验,再深一点也可以。又如环跳,有云针二寸,有云针二寸半,亦有云针
一寸半至二寸半。因人有大小肥瘦之不同,未可一概而论。我的经验.
瘦人可针二寸半,胖人需针四寸至六寸才行。
古人进针所以较浅,是因为古时针粗易出事故。如今的针变得细
巧,危险性大大降低,所以针深一些也没有关系,但须了解解剖学知
识。这是古今针法之不同。
四、取穴的多少
针灸不需要取很多穴位,只需要一个或几个穴位,只要手法正确,
即可达到“牵一毫而动全身”的效果。这就叫做“局部针刺,整体调节”。
古云:钉多烂木。针刺太多穴位,出针之时,可能会有忘记拔出的针
留在病人身上,给病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五、得气与不得气
针刺的疗效,决定于是否得气。得气,在病人一般是有酸、麻、胀、
沉、抽、颤及触电般等等感觉;医者亦同时得到感觉,有时如鱼吞钩一
般,有时针下有气流动等等。不得气,则针下发松发滑。
得气快的病人,痊愈快;得气慢的病人,痊愈慢。
六、留针与不留针
针刺的关键,在于得气与不得气,并不取决于留针时间的长短,故
此留针没有多大意义。而得气与否,则取决于手法,手法正确,病人及
时得气,就不要留针,出针即可;病人难以得气,仍需多用手法,使之得
气,然后出针。
古代并无留针之说,而以得气为原则。《灵枢·九针十二原篇》中说:
“刺之而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针各有所宜,
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
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七、晕针之说
针刺有时会发生晕针,一般是由于病人体虚,受不了得气的反应,
针后会有头晕脑涨、恶心欲呕之感,甚至发生休克。也有的病人怕针,
见针就会头晕。
根据临床经验,越是晕针的病人,病好得越快,因为晕针说明病人
得气而发生作用。清代中医李守先著《针灸易学》云:“晕针者,必获大
效,以血气交泰之故。俗云针不伤人,此之谓也。”
针灸书上说,救治晕针,要扎人中或足三里,其实多此一举。既然晕
针是由于针刺所致,现在又加针刺,企图救醒病人,岂非自相矛盾?
对于轻度晕针者,起针之后,只需让病人平躺,不放枕头,脚部垫
高,使血液回流,补足脑部供血,这样过一会儿就能恢复。或者用热毛
巾敷头.也可帮助恢复。再严重一些的晕针,起针之后,以指甲速掐患
者的中冲穴,使之醒来,然后喝杯热水,最好是糖开水,可以解除晕
八、补泻之说
先辈说过,针刺无补,全是泻。连续扎针一个月,再去称体重,肯定
减轻,这就是泻而不补的道理。因此有人研究针灸减肥,效果也很好。
针灸书上讲的所谓迎随补泻、呼吸补泻、捻转补泻等等,其实临床
意义不大。纸上谈兵的成分居多。
自古以来,针灸分为两派,一主补泻,一主手法。即使就补泻而言.
没有手法,也做不出来。所以归根结底在于手法,手法是针灸的灵魂。
旧社会的医生为了谋生,一般对手法都很保密,所以医家多言补泻,讳
谈手法。遂使补泻之说成为“显学”,而懂得“朴学”(手法)的人少之又少。
九、人神之说
古时针灸有人神之说,谓人神走至人身某处,针着即死,故当避之。
这种说法在针灸界颇为流行,就连药王孙思邈也受其影响,写入《千金
方》之中,更加成为雷打不动的信条。
其实人神之说,缺乏科学根据。如按古代人神说法“初一在足大
指”,可是扎着并不会出现问题。
那么,有时下针之后,病人发生死亡,是怎么回事呢?可能是碰到胸
腺体质的人,这种人不宜下针,针之而亡,并非人神作怪。人神之说可
以休矣!
十、灸的作用
灸法,由于直接作用于人体皮肤上面,起到疏通气血的作用,因此
效果很好。
我曾治过一个黄疸病人,经过服用中药而愈。但是不久后患有便
血,服用各种药物无效。改用灸法,在命门、肾俞同时灸之,共灸七炷,
一次痊愈。
十一、进针与出针
有的书上讲,进针之时,先让病人吸气或咳嗽一声,同时针入经穴,
这样可以转移病人的注意力,使其放松而不紧张,克服有些病人的怕
针情绪。
出针之时,对于外关、太阳等容易出血的部位,要在出针后捺住穴
眼。其他不出血的穴位,捺一下也可以。
十二、七字手法
古人流传下来许多手法,有些已不适用。根据我的临床经验,七字
手法已够用。
七字手法,即进、退、捻、捣、弹、卧、探七法。下边分别解释:
进:插针进人。
退:提针退出,或不出皮肤。
捻:转动针体。
捣:上下抽动。
弹:指弹针柄。
卧:留针或斜刺。
探:搜寻感觉。
以上手法,可以运用到一切针法之中。李守先《针灸易学》云:“明于
穴而手法不明,终身不医一病。”指出了手法的重要性。
十三、针灸与方药之比较
中医方药里边所用汗、吐、泻、和之法,针灸里面都有,这完全取决
于手法的正确运用。
对于中暑的病人,要用放血疗法,释放血管内部多余的碳气,此即
泻法。
有的时候,用重手法,病人反应强烈,会使病人濒临休克状态.上吐
下泻,大小便都能下来,此即吐法。
和法就是平补平泻。
所以针刺治病,如同中医开方用药;手法轻重,如同用药的剂量。
十四、经络与神经
我在临床之中发现,经络学说只是针灸的一个方面,神经的作用不
可忽视。
我认为,经络与神经应当统一起来。经络是无形之气,神经是有形
通道。经络如同电流,神经如同导线。经络通过神经才能传导,神经通
过经络才起作用。离开神经,则经络无法传导,离开经络,则神经不起
作用。
这里有两件实例可以说明:
有位患者,战争时期臂丛神经被子弹打断,患肢发凉,不能举动,肌
肉萎缩。我告诉他神经已断,无法针治。病人不信,坚持要扎。于是给
他免费治疗,结果多次试验无效。如果按照经络理论,应当能够治愈,
因为手三阳经打断还有手三阴经,手三阴经打断还有手三阳经,结果
无效说明神经线路不通,则经络不起作用。
还有一次,我得到机会在刚刚死亡的病人身上下针。病人呼吸、心
跳均已停止,体温逐渐下降。进针之后施用手法,起初尚能得气,此时
病人身上气机尚存,又过一会儿身体冰凉之后,就没有得气的感觉了,
此时病人气已散逸。可见没有经络之气,神经线路就无法产生作用。既
然针刺离不开神经的传导,而神经乃是全身性的,在任何一个穴位上
针刺,都会牵动全身神经网络,调动人身自我调节的机能,治疗疾病。
这就叫做“局部针刺,整体调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针灸的机制,
也正在于此。
十五、马丹阳十二针
马丹阳针法,初时仅在道教全真派弟子内部流传。后经薛真人外
传,才流行开来。据说原先只有十一穴,刊在明·徐风《针灸大全》时,又
增加“太冲”一穴,后来出现的针灸经典如《针灸聚英》、《针灸大成》中
均已转载,成为传统针灸学中的保留项目。
马丹阳十二针,内容如下: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
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
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
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
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
北斗降真机,金锁教开彻。
至人可传授,匪人莫浪说。
1.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
腿肿膝腑酸,伤寒赢瘦损,气蛊疾诸般。年过三旬后,针灸眼更宽。取穴
当审的,八分三壮安。
2.内庭:内庭次趾外,本属足阳明。能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瘾疹咽
喉痛,数欠及牙疼,疟疾不能食,针着便惺惺。
3.曲池:曲池拱手取,屈肘骨边求。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挽弓开
不得,筋缓莫梳头,喉闭促欲死,发热更无休,偏身风癣癞,针着即时
4.合谷:合谷在虎口,两指歧骨间。头疼并面肿,疟病热还寒,齿龋鼻
衄血,口噤不开言,针入五分深,令人即便安。
5.委中:委中曲服里,横纹脉中央。腰痛不能举,沉沉引脊梁,酸疼筋
莫展,风痹复无常,膝头难仲屈,针人即安康。
6.承山:承山名鱼腹,揣肠分肉间。善治腰疼痛,痔疾大便难,脚气并
膝肿,辗转战疼酸,霍乱及转筋,穴中刺便安。
7.太冲:太冲足大趾,节后二寸中。动脉知生死,能治惊痫风,咽喉并
心胀,两足不能行,七疝偏坠肿,眼目似云朦,亦能疗腰痛,针下有神功。
8.昆仑:昆仑足外踝,跟骨上边寻。转筋腰尻痛,暴喘满冲心,举步行
不得,一动即呻吟,若欲求安乐,须于此穴针。
9.环跳:环跳在髀枢,侧卧屈足取。折腰莫能顾,冷风并湿痹,腿胯连
端痛,转侧重欷歔,若人针灸后,顷刻病消除。
1O.阳陵泉:阳陵居膝下,外臁一寸中。膝肿并麻木,冷痹及偏风,举
足不能起,坐卧似衰翁,针入六分止,神功妙不同。
11.通里:通里腕侧后,去腕一寸中。欲言声不出,懊铱及怔忡,实则四
肢重,头腮面颊红,虚则不能食,暴暗面无容,毫针微微刺,方信有神功。
12.列缺:列缺腕侧上,次指手交叉。善疗偏头患,遍身风痹麻,痰涎
频壅上,口噤不开牙,若能明补泻,应手即如拿。
十六、针灸诗词
吾昔作《西江月》三首,揭示针法大要,曾经先师陈撄宁订正。今披
露于此:
其一
针灸治疗疾病,着重气与神经。
中医气兮西名经,破除空谈迷信。
各种祖传秘授,临床运用不灵。
子午流注起纷争,结果毫无凭证。
其二
首创新医学派,何需墨守旧章。
七字手法最简单,胜过许多花样。
务必小心谨慎,一字一法参详。
进退捻捣弹卧探,技术后来居上。
其三
兴奋诱导抑制,贵在调整机能。
全靠医生识病情,配合自然安稳。
头面不宜深刺,胸背也要谨慎。
体虚施灸健施针,用法临时酌定。
师古人心无袭古人迹
——论针灸中经络和神经的关系
胡海牙
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古代在开课授徒、行医临床中,都
以这套学说来指导。但经络在肉体上并不能解剖出来,甚至也不能用
科学仪器测出,所以一些人便否定经络的存在。但如果用中医的“气”
学说来解释,经络则是在治疗中有着关键的作用。
在宋元战乱年问,道人马丹阳在缺少药物的情况下,用针灸为难民
治病,屡获奇效。他将自己针灸的方法与心得,著成《马丹阳天星十二
穴治杂病歌》。用这十二个穴位就可以治疗全身疾病,非常简便,而且
这十二个穴位都在手脚,一般只要按要求去扎,也不会出危险,所以自
古不少人都在用它。这部歌诀称“治病如神灵,浑如汤泼雪”,来形容治
病收效之快是正确的。
我数十年的针灸体验,当针入肌肤后,确会有种如汤泼雪一样的效
果,在针体与身体骤然相触的一瞬,有一股交融生化的力量。所以这句
话,是讲治病如神的奥妙全在这股力量上。这股力量就是中医学中所
谓的“气”。也是经络学说的实质。
在建国初期,朝鲜有个叫金凤汉的人自称有方法能证明经络的存
在,并用自己的名字把经络称为“凤汉体液”等名号,俨然是经络学说
的第二代宗师。这件事在医学界引起很大震惊,当时世界上许多人都
赶到朝鲜,专门向他学习证明经络的技术,《人民日报》曾以整版的篇
幅报导此事。我国也派了专门人员去学习。但这门证明经络实存的技
术,只有金凤汉一个人能操作,而跟他学习的许多教授级的人物,在金
凤汉处时尚且能做得出来,一旦离开朝鲜,竞没一个人能做出来了。
当《人民日报》刚报导时,我的一个朋友拿来给我看,并让我相信经
络是有名有实的。我当时对他说,我扎针灸不靠经络穴位。我这样讲并
不是否定经络的存在。虽然经络在解剖学上无迹可循,但当针入肌肤
后,确能在针体上感觉得到某种物质的存在,在针灸学上称之为“得
气”。从“得气”的角度讲,经络又是存在的,并且在实际治疗上,运用它
也的确有效果。
但是我不满足经络的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我开始用针灸治
病,那时对经络也是极尽研究的,临床虽有些效果,但总觉不能令自己
满意.更别说像“浑如汤泼雪”般地迅速见效了。后来又用子午流注、灵
龟八法等方法,医疗效果和以前的区别不大。从古代中医典籍中,也没
有寻找出理想的答案。于是我也不打算再抱定古书寻找出路,想从其
他的学科进行一些探索。
当时神经学刚创立不久,我便想从神经学着手研究。这时浙江医学
院陈同丰教授因为儿子天生聋哑,来到我的诊所(杭州银洞桥慈海医
室),欲向我学习针灸,为其子治疗。我知道他对神经学有研究,便与他
商议共同试验神经在针灸中的作用。我白天门诊,晚上到他单位的尸
体解剖室,先向他讲解针灸学,再让他用尸体为我讲解神经路线,并将
当晚的研究结果应用在第二天的治疗上。我又将在临床中不能解决的
问题,带到解剖室中继续研究。
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我体会到针灸离开经络不行,离开神经也不
行。在临床中,我可以做到,行针可视经络穴位若无存,下针即有效果。
在针灸学中,直行的叫经,数有十二,横行的叫络,数有十五。但在
这二十七道外,尚有奇经八脉、经外奇穴及阿是穴的说法。其中原因,
《针灸大成》讲得很妙:“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寸降
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圣人不能后图也。此诸经满溢,诸经不能复拘
也。”这说明,气在人身上上下下,只用十二经、十五络是说不通的.有
了奇经八脉也似乎未能完全讲透,故而便有经外奇穴、阿是穴的说法。
这与我的经验是相同的,这也是我行针时视经穴若无的原因。
针灸的关键是得气。经络有分支遍布全身,而神经比经络更细更
多。经络相当于气,而神经相当于气的导体,针灸则是刺激神经,将气
传导到病灶部位,使体内与病灶处的气达到平衡状态而产生疗效。此
即中医所谓“平则不病,不平则病”。
如果只有气而无导体,则气无法传到病灶;如果只有导体而无有
气,则亦不会有效果。一个人死后,经脉俱无,但他的神经尚在,刚死时
用针刺激神经,甚至局部还可活动,但时间稍长,也就没有气感了。经
络、神经,二者少一个就不会有疗效。
曾经有两个患者,都是军人。一位在执行任务时小臂的臂神经丛被
子弹打穿,整条手臂不能活动,当时找我扎针,想恢复手的功能。我得
悉他手臂神经丛已断,就告诉他是不会恢复的。他执意要扎扎看.我遂
答应为他免费治疗,结果始终未能治愈。如果以经络理论,神经断了。
但手三阴经或三阳经尚且存在,应该是会有效果的,没有效果,是气无
神经可通过造成的。
另一位军人,由于外伤,其中一条腿被锯掉已经多年,因为腰痛来
治疗。我给他针刺两环跳穴时,他有触电感直到脚底,当时腰就不痛
了。据患者自述,他腿刚锯掉时,在梦中尚有两腿,后来时间久了.在梦
中也就只有一条腿走路了。他惊讶地问我:他那条腿在梦中都没有.为
何一经针刺,不存在的腿也能有感觉直到脚底?我的回答是:因为他大
脑里的腿没去掉。他另外一条腿的神经已断,但针刺时人的感觉要先
经过大脑皮层,而后再反射到病灶,在这过程中唤醒了他大脑对腿部
的记忆。由此可见在针灸过程中神经的作用也是不可抹煞的。
但针针扎在神经上也不对,呆板地扎几个穴位,跟开药方似的也不
对。我认为这都是没有认识到活泼泼的“气”。如果明白了气,就可以知
道经络和神经同样重要。
作个譬喻,经络譬如电,而神经譬如电线,针灸所用的针如一个开
关,针刺的手法则是掌握电流大小、开启开关的方法。古人云:“明于穴
而手法不明,终身不医一病。”只有通过针刺手法才能使电通过电线到
达病灶。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因为此文是专门探讨经络与神经的关
系,手法暂且不谈)。
一般的针灸法,多是用某穴治某病,几个穴位合起来会有什么效
果?如古书中的“青龙摆尾”手法,只是一左一右地摇,其效果便可达
“其气遍体交流”;再如头部穴位很多,医书上标明各有各的治疗效果,
但高明的大夫往往只用一个穴位便能扎出各种效果;而马丹阳针法更
是“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穴”。其中的道理何在?就在于神经、经络与
针刺手法的有机结合。我以前以为马丹阳说的“指下有神功”是迷信,
后来自己体会到了,才知道马丹阳的十二穴治百病,不是那么简单。十
二穴虽不见得真能治疗一切疾病,但如果明白其中道理,行针时便可
以视经穴若无存,而取得比较理想的疗效。
经过多年的验证,我建议,在研究任何一门学问时,都应抱有“师古
人心,无袭古人迹”的精神,莫要一味囿于前人的圈套中固守成见。否
则,对学问的研究只能是障碍重重。墨守成规,是无进化可言的。
以上所谈,仅是我个人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的一点心得,或可对
今日的经络及针灸的临床与科学研究有些许帮助。
海牙君来信问针灸八法
陈撄宁
问:《刺热论》有“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甲乙大汗”和
“气逆”是什么意思?
答:肝在五行属木,庚日和辛日属金,金能克木。肝木已经有病,再
被金日所克,其病要加重,故曰庚辛甚。肝属木,甲日和乙日也属木,与
肝是同类,对于肝气有所帮助。若肝患热病的人,遇到甲乙两日,可希
望他身出大汗,内热即能随汗出而愈。虽说肝热病遇到庚辛日。其病更
甚,但不一定就死。如果病人身中之气逆而不顺,遇到庚辛两日,即难
免于死亡了。我认为这些话未必可信,用不着去研究它。
又问:《子午流注法》其中附有八个问题,今问第一个问题。
答:以天干配脏腑,在《黄帝内经》上早有此说,后世各中医书著作,
都是根据《黄帝内经》而来。它讲的道理没有科学根据,在实验上毫无
用处,你不必相信那一套。
神闕穴之临床应用
本文从神闕穴禁针的由来与现代解剖特点,论述神闕在临床方面的应用。由文献与解剖得知,注意严格消毒与针刺深度,神闕穴可以针刺,而且在治疗下焦臟器疼痛已经有很好应用心得;另以艾灸治疗腹泻,拔罐可治频尿与皮肤搔痒。现代更因脐疗法的风潮盛行,在神闕敷贴药物治疗多种杂病,如痛经、阳痿、便秘、手术后腹胀、週边性顏面麻痺等症皆取得良好疗效。 一、前言 神闕穴位于脐中,因具独特的解剖结构,古人多用灸法而禁止针刺,现代医师除广泛地应用于外治疗法,并对此一禁区作了大胆开发,针刺神闕的文章时有报导。笔者临床经验认為针刺神闕并无危险,今拟就该穴的古今争议与临床应用略陈管见。 二、文献资料 神闕穴首见于《内经》。《素问.穴论》云:「齐、脐通。当脐之中,神闕穴也。」《甲已经》称「脐中」。中国医学认為,脐為先天之结蒂,后天之气舍,介于中下焦,又是肾间动气之所在,故神闕穴与胃脾肾关系最密切。神闕穴位于脐中又名:「气舍」、「环穀」、「脐中」、「命蒂」、「维会」,乃神气出入之门户也。虽為任脉之穴,但任督衝三脉均在此相会,因而它联系全身经脉,并藉由经脉之气通贯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及筋骨皮肉。《会元针灸学》曰:「神闕者神之所舍其中也----,脐居正中,如门之闕,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形如荷茎,系于母之命牧龤C天一生水而生肾,状如未放莲花,顺五行以生土,赖母气以相转,十月胎满,则神注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闕」。《经穴名的考察》则詮释為「神门是心灵,生命力,闕是君主居城之门,為生命力居住的地方。」(1)综观上述,神闕是以其主要功能而命名。乃十二经之根,元气之系,生气之源,五臟六腑之本。 三、局部解剖 本穴位于脐中,脐在胚胎发育时就已形成,内有一对脐动脉,一条脐静脉,胎儿借此与母体沟通吸取养分,进行新陈代谢。胎儿出世后因切断结扎,原脐动、静脉逐渐封闭,转化成结缔组织,因无皮下组织及腹膜前脂肪组织,皮肤筋膜与腹膜直接相连,所以脐部的表皮角质层最薄。脐下腹膜有腹璧下动、静脉及丰富的微血管网,又有丰富的静脉网,分别回流全身上下腔静脉直达肝臟,脐部分佈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的内侧支,深层為小肠等特点。然脐中凹陷,皱褶眾多,极易瘀积污垢,所以它的屏障功能最弱,敏感度也较高。由于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而被歷代医家所应用,採取诸如艾灸、敷药、拔罐、针刺等多种方法来治疗疾病。可是也由此引出了关于「神闕禁针」的争议。 四、禁针的思考 神闕自古禁针,当代针灸专著及教科书中亦被列入禁针范围。晋?皇甫謐《针灸甲乙经》首先提出「脐中禁不可刺」,并指出了针刺后產生的严重后果:「刺之令人恶疡,遗矢者,死不治」。《素问》王冰注:「禁不刺,若刺之使人脐中恶疡溃,矢出者死。」自此之后,歷代针灸家无不奉之為圭臬。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云:「神闕一穴,可灸百壮,禁不可针」。南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亦云:「神闕,灸百壮,禁针」;《针灸甲乙经》载言「禁不刺,刺之令人恶疡溃矢出者,死不治」(2)。明代张介宾所著的《类经图翼》、高武的《针灸聚英》,以至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民国的《针灸科学》等典籍均沿袭神闕穴禁针之古训。总之,从晋代皇甫謐提出 1 3个禁针穴到清代吴谦提出 3 4个禁针穴,神闕穴都列其中,直至目前台湾海峡两岸中医院校使用的针灸学教材,也把该穴列為禁针之列。近年来出版的大型针灸工具书,如程宝书主编的《新编针灸大辞典》(3)、刘冠军主编的《中医针灸经穴集成》(4)也都认為神闕穴禁针。禁针是古人惨痛的经验教训,究其原委,古人禁针的原因有三:一是当时消毒水准低,且脐凹进腹壁,多皱折、多污垢,加之古时的针具粗糙,消毒手段不严,确有可能在针刺神闕后,难于收口而化脓感染成「恶疡溃」,继之感染则死亡。亦即从神闕穴週边相关解剖而言,其邻近腧穴,如大横、天枢、阴交、下脘之类,皆未列入禁针之列,神闕禁针必与古人无菌观念差,控制感染能力不够,引起感染恶化而為肿疡,造成严重后果有关;二是不熟悉解剖学,古时候针刺过深,伤及小肠使腹腔内容物溢出,导致腹膜炎,又无相应的急救措施,最终是「屎出而死」。前人指出神闕在严格消毒条件下,可直刺0.5—0.8寸,进针要慢,行捻转手法,幅度不宜大,针后不宜拔罐,针后再涂以碘酊消毒针眼(5)。;三是君主封建时代的迷信思想,认為是神灵出入或居住之处,不能针刺。以上可知古代列為禁针是有积极意义的。然而时值今日,现代的不锈钢针针身细而富有弹性,只要严格消毒,控制安全深度,谨慎进针,完全可以避免感染,当我们瞭解这些原因后,只要消除与避免不利因素,即可很好地利用此穴為患者服务。所以神闕当然是属于可针之穴。 五、神闕穴的临床应用 从传统的神闕穴应用来看,其疗法大而言之可分為药物贴敷疗法、物理刺激和针刺疗法三个大类二十餘种,传统主要用于治疗上吐下泻,腹中虚冷,腹痛腹泻,肠鸣,小儿厌食,老人滑肠失禁,脱肛,水肿,臌胀,妇人宫寒不孕,中风,霍乱,角弓反张,不省人事等症。现代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关节炎,肩肘炎,坐骨神经痛,前列腺肥大,麻疹,过敏性鼻炎,小儿厌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小儿遗尿,附件炎,子宫脱垂,不孕症以及美容和预防癌症(6)。 各效用与治疗方法如次:
(一)针刺
1、治疗急性腹痛(7,8)、慢性溃疡性结肠炎(9)、痉挛性腹痛(10-12)、尿失禁(13):先清洗消毒:用2%优碘擦拭,再用75%酒精脱碘,务必使脐中污垢彻底清除。进针:选用30号针,进针点选在脐窝下边缘中点与腹壁皮肤成角处,进针不宜过深,应视病人的胖瘦而定,一般约1-1.5寸左右,以避免触及小肠。进针时入皮宜快,用拍管进针法以减轻疼痛,过皮后以试探式缓慢进针,预防万一针尖触及小肠壁时能有一个缓衝、反射性迴避的时间。行针期间不宜用力提插,可小幅度捻转或刮针柄,手法切忌粗暴,持续行针2-3分鐘,每隔5-10分鐘行针1次,留针20分鐘。出针时再用优碘、酒精分别消毒,不宜立即拔罐,以免针孔扩大。2、火针治疗腹痛(14):宋代王执中的《针灸资生经》云:「予久患溏利,一夕灸神闕三七壮,则次日不如厕;连数夕灸,则数日不如厕」。根据这一经验把灸神闕扩展為火针点刺神闕穴,以此可治疗肠激躁综合徵。 (二)艾灸
《本草》说:「艾味苦而微温,无毒,入脾、肝、心、肾各经,功能理气血、逐寒湿、温经、主治百病」。在药物上悬灸更能促进药物吸收,可发挥温阳健脾、扶正,固脱的作用。1、艾灸法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5):每日用艾条在神闕穴上隔药悬灸30分鐘,20天為一疗程。2、隔盐灸治疗虚寒性腹泻(16):病人仰卧在床上,先用粗盐填满神闕穴,然后将艾条点燃装在灸架内,安放在患者的神闕穴,每次灸约40分鐘,每天2次。10次為一疗程。3、隔薑灸治疗慢性腹泻(17):在神闕穴上置以每片约3.0cm × 2.5cm大小,0.2cm厚,并扎上数个小洞的鲜薑片,在薑片上放置底径為2.5cm,高為2cm,重约1.5-2.0g圆锥形艾炷,连续灸3壮。以病人感到有一股热气向脐眼渗透,并慢慢向四周扩散,脐周皮肤出现潮红為度。4、隔药灸治疗大肠激躁症(18):备药:附子理中丸(《阎氏小儿方论》)合四神丸(《証治准绳》)原方按比例混合共碾细末,取适量,用温水调成糊状,以不四溢為度。病人取仰卧位,暴露神闕穴和足三里穴,以神闕為中心敷药,约直径3至4cm,上置中空相应药糊面积之木垫,再将自製隔药灸器(艾条点燃放入其中)置于木垫上,固定;针刺足三里,得气后平补平泻2分鐘,留针,辨证属阳虚较甚者可加艾条温针处理;治疗期间若患者诉热度过高可加木垫减热,每次治疗3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一疗程,治疗完毕以神闕穴局部潮红湿润為度,治疗2疗程观察疗效。 (三)敷贴
1、治疗结肠炎:神闕穴局部消毒后,按临床分型将中药粉末约4克敷于其上,可另用贴布固定,2天换药一次。20天為一疗程,疗程间隔3天,治疗一疗程后统计疗效。2、治疗痛经:取肉桂、炒茴香、乾薑、元胡、川芎、赤芍各6克,共研為细末,贮瓶备用,每次月经前两天,先用盐水清洗肚脐,再取上药粉适量,加醋调成糊状,敷于脐中,以纱布覆盖,透气胶布固定,一天换药一次,连用三次,5个月為一疗程。3、治疗白带:取芡实、桑螵蛸各一两﹐白芷七钱,共研為细末,取药粉适量,加醋调成糊膏状,敷于脐中,以纱布覆盖,透气胶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10次為一疗程,适用于白带量多者。4、阳痿不举(19):将三子(急性子、蛇床子、菟丝子各2克)与熟附片3克共研成末,再加入蟾酥3克、元寸0.3克共研至极细末,以黄酒调成糊备用。临证时,将药糊分别涂入患者神闕穴,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15天為一疗程。5、敷治疗前列腺炎(20):常规消毒脐部及四周皮肤,然后取前列散10g,用75%酒精调匀,填入脐孔,外用麝香止痛膏固定,24小时后取下。前列散由黄5份,附子4份,川芎3份,大黄、黄柏各2份,马钱子、冰片各1份组成。按比例配製,焙乾研末,密闭备用。治疗组隔日治疗1次,10次為1疗程,每疗程间隔7天。一般治疗治3个疗程。6、灸罐治疗顏面麻痺(21):患者平卧床上,充分暴露患侧面部及神闕穴周围皮肤,先用艾绒捏成底面直径约2cm,高2cm的锥形艾炷七壮,艾炷点燃后置于神闕穴,待艾炷燃一半时,点燃另一炷备用。灸穴出现灼热感时,置换备用艾炷。七壮灸完。灸后拔火罐10分鐘。灸神闕穴每日1次10次為一个疗程,三个疗程后判断疗效。7、中风便秘(22):用生大黄粉3g,用50-60度白酒调成糊状,贴敷于神闕穴,外用敷料胶布(胶布过敏者用绷带)固定,每天于局部用50-60度白酒约5ml加湿一次,3天换药一次,5次為一个疗程。8、手术后腹胀(23):取炒莱菔子研细末,和薑汁做為直径3cm的薄饼,病人取仰卧位,神闕穴常规消毒后,将药饼敷在神闕穴上,取艾条点燃,距神闕穴0.5寸-1寸左右进行熏灸,以病人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為度。一般灸20min~30min,6h-12h一次,治疗2次无效改用其他治疗方法。 (四)拔罐
1、治疗遍身搔痒:在神闕穴以闪火法拔罐,留罐15-20分鐘,每日拔三次,七次為一个疗程。一般2-3个疗程可治癒。2、治疗成人神经性尿频:用透明玻璃罐以观皮色变化,留罐8-10分鐘,留罐间不断用手指叩击关元、气海、中极,使得气感传到外阴為最佳。 六、结论 以中国医学而言,神闕穴隶属于「阴经之海」的任脉,而任脉不仅与「阳经之海」的督脉贯通,又与「十二经之海」的衝脉会于脐下,衝脉為十二经脉之海,脐又為衝脉循行之所,衝、任、督三脉「一源而三歧」,皆交匯于脐,故脐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匯海。另外足阳明胃经挟任脉而上,足太阴脾之筋结于脐;足少阴肾之筋下系于脐;加之奇经八脉纵横上下,沟通内外,所以脐与百脉相通,内联五臟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治脐即能调理臟腑,扶正祛邪。可见神闕与诸经百脉有著密切联系,实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会海。因而具有振奋阳气,回阳固脱,温中止痛,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理衝任,益气养血,健运脾胃,补肾益元,扶正祛邪,养容驻顏,祛病延年等多种功效。现代研究亦知,神闕是胚胎发育中腹壁的最终闭合处,皮下组织少,皮肤敏感度高,屏障功能差,加之血管分佈特殊,血液循环好,渗透性强,药物容易经脐直接吸收。由于很少进入肝臟,有效成分破坏较少,因此注意消毒与安全深度即可用针灸达到神奇疗效之外,敷脐疗法更為方便安全,疗效更為显著。 七、参考文献 1. 沉召春:神闕穴探析。针灸临床,1995,(11):43-44。2. 山东中医学院校释:针灸甲乙经校释。79年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403。3. 程宝书:新编针灸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738。4. 刘冠军:中医针灸经穴集成。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497。5. 王秀英:针灸意外及其防治。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09。6. 戴美友:神闕穴禁针有新突破。中国中医药资讯杂誌,1996,3(12):46-47。7. 李洪武:针刺神闕穴治疗急腹痛。中国针灸,1996,(9):26-28。8. 金哲范:针刺神闕穴治疗急腹痛60例。中国针灸,1999,(8):466-467。9. 潘时忠:针刺神闕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5例。中国针灸,1995,(5):42-44。10. 胡卫东:脐疗法男科临床运用举隅。中医药学报,2000,(4):23-24。11. 王鋰艷:神闕针考。针灸临床杂誌,2000,16(11):30-32。12. 王忠华:神闕独穴临床应用举隅及体会。中医外治杂誌,1999,8(3):24-25。13. 鄂建设:针刺神闕穴為主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上海针灸杂誌,1998,17(6):7。14. 曹伟民:火针点刺神闕穴治疗肠激惹综合徵58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96,(11):11。15. 刘炳锐、乌云格日乐:神闕穴敷药加灸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5例。中医药学报,1997,(5):31。16. 林冰:隔盐灸神闕穴治疗虚寒性腹泻65例。上海针灸杂誌,1998,17(2):29。17. 吴炳煌、林宏、闕庆辉、李莉、吴明霞:隔薑灸神闕治疗慢性腹泻疗效与免疫功能的关系。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7,7(3):20-25。18. 谢坚、李慈春:隔药灸神闕治疗肠激惹综合徵。针灸临床杂誌,2000,16(7):51-53。19. 胡卫东:脐疗法男科临床运用举隅。中医药学报,2000,(4):23-24。20. 高翔、刘伟、金贤為:中药脐敷治疗慢性前列腺炎81例观察。1999,31(3):14-16。21. 张俊、张德基:灸神闕穴為主治疗面瘫110例。上海针灸杂誌,1997,16(2):22。22. 伦新:生大黄粉神闕贴敷治疗中风便秘 75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誌,2000,20(2):119。23. 毛瑞敏、路印香、姚玉荣、苏文涛:艾灸神闕穴治疗术后腹胀。中医外治杂誌,2000,9(6):54-55 针灸秘传治腰痛针术
人身的经络都是前后呼应,左右相通。任脉为前正中线,相对督脉脊椎正中线,肾经对
华佗夹脊(今名脊穴),胃脉对膀胱第一行,肝、脾对膀胱第二行,手足六经亦前后相应。所以缪刺取穴,往往速效。
治疗腰痛缪刺法:在腰痛部位,用手按压找出最小而最痛的部位,如大面积一片疼痛而找不到最小痛点的不适用此法。
找好痛点,以最痛处一点涂以红-至些为标记,再找到命门穴为计算总穴。例如最痛点在命门左15 厘米,再下6 厘米。让病人仰卧,量脐左15 厘米再下6 厘米米处腹部针入1.5寸,恐痛点对得不准,将针刺入,提出1/2,再向四周探刺,不留针。让病人翻身俯卧,按压痛点消失,腰痛即愈。 命门 Mingm6n 督脉第四号穴
部位:
俯卧位,在脊椎正中线上,于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前方与脐相对,然而练气功的人则脐向下移少许。
此法颇有立功效之妙,但找痛点要准,与腹部痛点相对处要准,针刺要准。掌握三准,应手而愈。
病例举要:
夏XX 男 45 岁 某工厂司机
患腰痛9 个月,俯仰维艰,行步腰椎不敢活动,痛苦很大,不能工作。各处治疗,用药280 多付,西药也不少,针灸70 多次,其痛不止,焦躁万分。
诊见痛苦病容,面色微暗,精神不振。舌润微黑,脉来沉迟、两尺无力。诊为肾经虚寒之所致。让其俯卧,指头大痛点在命门左3 厘米,指压时其痛难忍。画一记号,让其仰卧,
翻身时十分吃力。针脐左3 厘米,把针提出1/3 向前后左右探刺已毕,让其翻身,两脚踏床面竟能抬腰离床5、6 厘米,口中连呼“轻快”,俯卧再按其痛点已消失。
当时行走俯仰均未觉痛,大喜而去。第二天来复诊,自己开车来的,满面笑容说:“休息9 个月,现在上班了。只觉腰部稍微不适,疼痛全无。”压其痛点,略有微痛,又依法针刺而痊愈。
|
少林扫地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