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悠久的华夏文明是从农耕开始的。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农耕方式已经被改变,而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
工具,也渐渐被机械化的新器具所取代,最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尽管传统农具的消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些农具在几千年的农业发展中立下过不朽的功勋,它们闪耀过光芒,温暖过我们,
也是历史传承和时代进步的伟大见证者。
一些传统常见的农具,它们有的或许已经消失,有的或许还在偏远的农村被使用。
木犁
犁的原始耕作持续了中华农业历史上下五千年,是中华农业文明的一个典型载体。木犁用于农田或旱地的耕作,古代用畜力牵引。
2000多年以前西汉的农具图谱便有木犁的记载。那时中国农民制造的木犁,已经达到了相当完善的水平。木犁由一张犁铧,由犁尖、犁镜、
犁床、犁托、犁柱等多部件组成,木犁的下端有用来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称作犁铧。木犁后端竖起弯曲的木柄可以供人手扶,掌握方向。
耧车
耧车也叫“耧犁”、“耙耧”,是现代播种机的始祖。西汉赵过发明三脚耧,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据东汉崔寔《政论》记载,耧车由三只耧脚组成,就是三脚耧。三脚耧下有三个开沟器,播种时,用一头牛拉着耧车,耧脚在平整好的土地
上开沟播种,同时进行覆盖和镇压,一举数得,省时省力,故其效率可以达到“日种一顷”。
井轱辘
过去农村老百姓就用这个井轱辘挂上一盘绳索,拴上木或铁水桶把地下浅井的水取上来,供人们生活饮用。随着城市化以及自来水供水系
统的大量普及,用井轱辘取水的方式已经很少。
现在,许多地方的井轱辘的实用功能并不大,更多的是满足了人们的怀旧情结
石磨
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粮食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开始用人力或畜力,到了晋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用水作动力的水磨。石磨通
常由两个圆石做成。磨是平面的两层,两层的接合处都有纹理,粮食从上方的孔进入两层中间,沿着纹理向外运移,在滚动过两层面时被
磨碎,形成粉末。
纺车
纺车是采用纤维材料如毛、棉、麻、丝等原料,通过人工机械转动,利用旋转抽丝延长的工艺生产线或纱的设备。纺车通常有一个用
手或脚驱动的轮子和一个纱锭。
中国古代纺纱工具分手摇纺车、脚踏纺车、大纺车等几种类型。关于纺车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扬雄的《方言》,记有“繀车”和“道轨”。
兽锭纺车最早的图像见于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帛画和汉画像石。
风车
风车主要用于风净粮食。风车上有进粮食的木斗,中有用于车粮食的木鼓,鼓中有几个同样是木制的车叶子,连着外面铁制的摇把,
木鼓的两边,各有两个把手,用于人抬着移动。下有两个出口,前出口与后出口,出口两边有四只木脚放置于地。使用时,将要风净
的粮食倒入木斗,随机打开活门,摇动摇把,随着车叶子哐啷哐啷的声音,籽粒饱满的粮食便由前出口而出,而那些瘪籽、半粒儿、
草屑、空壳等物,则由后出口扇出。
蓑衣
蓑衣是劳动者用一种不容易腐烂的草(民间叫蓑草)编织成厚厚的像衣服一样能穿在身上用以遮雨的雨具。事实上,人们干活、行路也都
离不开它。狩猎时它更是最好的“护身服”。后来人们发现棕后也有用棕制作蓑衣的。
蓑衣一般制成上衣与下裙两块,穿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用以遮雨。蓑衣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化纤产品的出现而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砘子
砘子是播种覆土后用来镇压以利出苗的石制农具,拉砘子就是播种后用砘子把松土压实。砘子是石头做的,有两种:一种重20斤左右,
和现在的举重杠铃比较相似,作用是小麦种播下后,用它来压实,起保墒的作用;另一种重30斤左右,形状是中间圆粗,两头圆细,它
主要是给用犁串的沟或其他工具挑的沟里的盖上一层土的小麦种子通过滚动压实,起保墒作用。砘地时人拉着顺垄走,将耧铧翻暄的地轧实。
锄头
锄头是一种长柄农具,其刀身平薄而横装,专用于耕种、除草、疏松植株周围的土壤。对农民来说,锄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农用工具,
不管要种哪一种农作物,都一定要先用锄头来松土、翻土,才能种植农作物。
我国发明锄头历史悠久,最初是石锄头,汉朝后改进为铁锄头
水车
水车又称孔明车,是我国最古老的农业灌溉工具,是先人们在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高超劳动技艺。
相传水车是由汉灵帝时毕岚造出雏形,经三国时孔明改造完善后在蜀国推广使用,隋唐时广泛用于农业灌溉,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
直到近代,随着农用水泵的使用,它才完成了历史使命。
|
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