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上目前对“打通任督二脉”的讨论中,各类意见纷呈。
其中大量的错误解读信息,正是源自于武侠作品里“打通任督二脉”的小说式定义和宣传。人们应当知道,小说作家自身如果既不是传统中医学家和修身实践的丹道家时,那么他们笔下所写的内容就必然会存在着局限性,学术的准确性就更难以肩负其责。我也特意翻阅了一下港台武侠小说里的这类相关内容,有的作者的确存着概念混淆,有的作者虽然能抓住关键,但是表述却并不十分准确,容易使人产生理解上的错误。
大家应当知道,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打通任督二脉”,并不是中医学内的“疏通任督二脉”,此“通”不是彼“通”,绝不能混为一团。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打通”,如果仔细阅读,就不难看出所引用的内容全部都是丹道修真学中对“髓道周天”的描述。这种“打通”,全都是指“髓道周天通”,而绝不是指中医学领域内的“督任经络”。
但是,由于人体的督任二脉位居体表浅层,而髓道周天的路径恰好与它们同处在一个矢状水平面上,只是存在深浅不同的差异;如果不进行认真研究,则很容易将这两种物元结构混为一团。
武侠小说中引用的“髓道周天”路径,始于下丹田,经过阴蹻,进入尾闾,在脊髓腔里撞过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由于这三关每关都有三个孔、有相和无相混融的左右神经根孔,以及中央的脊髓孔,所以又称其为“撞三关,过九窍”。能量流进入颅脑腔内,再进入大脑中央下方胼胝体位置的泥丸宫,然后转化为一滴液体,顺着颅底的舌咽神经孔下流,并同时引起舌头根部的自动上抬,舌根此时可上抬至抵住上腭弓。此时,这滴玉液顺着舌根下滑,经过气管的十二节软骨腔内,而不是食道管中下降,沿着任脉的深层下滑,最后降入下丹田之中。这样,也就完成一次“髓道周天”的运转,这也就是武侠小说中应当详细描述的内容。能够完整地完成一次髓道周天通以后,即能够启动连续多次的这种运转,只是不再以玉液下滴的方式下滑,而是以“光态气”的物质形式运转,标准的“髓道周天通”可以达到三百六十次,然后自然停止。髓道通周天的运转,完全不是雷同于真气运行法的方法。
《黄帝内经》中所指的“真气”这一物质,虽然同样是无相的质元物质,但是它的品质还未纯净,质量未提升至可光态化的纯先天物质状态,仍不能进入髓道之内运行,“真气者,经气也。”它的品质只符合在经脉中运行,这种品质属性确定了它无法进入髓道中直接参与脑脊液的循环和析出等超物理性的变化,所以只能是运行于人体内的十二经络和奇经八脉道之中,无法逾越这种质量要求的制约性。
武侠小说中描写的“打通小周天,打通任督二脉”,虽然所指的是中国传统修身文化中的内丹修真方法;但是由于历代丹经对其生理和验证过程全都是口口相传,不著于文字,文字记载全都是语焉不详,所以如果小说家本人不是修身实践者,未能获得口传或者自我验证,而只是在文史资料中倘佯,那么笔下描述的偏差和失误也就在所难免;而且,小说的发挥性,并不会受到学术严谨性的制约,而在于故事的引人入胜,所以读者应当理解,并且感谢他们将传统文化中的国粹以故事的形式加以宣扬。
但是,如果从生命科学的角度而言,则应当严谨,认真读懂、弄通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真正实践好《大学》中的修身十六次第,也就不难理解“疏通任督二脉”与“打通任督二脉”的内在差异,不难弄懂“意通周天”与“髓道周天”的区别。
摘自《打通任督二脉现象的学术思考》
看完觉得有用,请记得分享!懂得分享美好的人,生活会更美好! 当代著名国学家、教育家熊春锦先生创立的中华德慧智教育理念,源出于中华传统道德根文化,以伏羲创立的易道文化、黄帝创立的法道文化和老子创立的德道文化为理论基石,根据生命的实质和发展规律确定教育体系;目前,德慧智国学教育已经向全社会推广了十几年,已超过百万人从中华传统根文化的教育中获益。更多理论理念及各地公益活动,请关注本号相关置顶文章及爱活动版块
|
郜清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