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晓月”建於公元1189年-1192年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位与北京广安门外西南10公里处,是北京著名的古迹。在桥的东北头有四根蟠龙宝柱,中间立着一块大石碑,上刻四个大字“卢沟晓月”,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御笔。
1937年7月7日夜10时,日本帝国主义华北驻军,向中国驻宛平县芦沟桥的二十九军发动了进攻(即芦沟桥事变),8月13日又进攻上海,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在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推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的影响下,芦沟桥和上海的驻军奋起抵抗。中国人民英勇的八年抗战,从此开始
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驻守在宛平卢沟桥附近的宋哲元29路军冯治安部的士兵严阵以待
[1937年7月7日,国民党军宋哲元所部第29军吉星文团将士在北京卢沟桥抵抗进犯的日军。
1937年7月8日,卢沟桥上的中国守军积极防备。
1937年7月8日,日军包围宛平县城,城内处于备战状态的中国军队守军
1937年7月10日,卢沟桥前线,爬上屋顶警戒的侵华日军。
1937年7月,卢沟桥前线,树荫下的日本华北驻屯军
1937年7月11日,北平南苑下机的日军桥本群参谋长。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动后,忙着在司令部、陆军省和海军省之间联络的日本外务省东亚局上村课长(右)和松村事务官。
日本朝日新闻周刊专门为卢沟桥事变临时增刊的《北支事变画报》第一辑封面和封底:日本中国驻屯军7月9日夜晚偷袭中国军队归来后狂呼“天皇万岁!”。
1937年7月11日,日本就发动七七事变后召集各政要在首相官邸召开会议,赴会的广田弘毅外相、杉山元陆相。
1937年7月14日,日军筒井部队长正在检查落在丰台附近的中国军队发射的榴霰弹炮弹。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宣布抗战:“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唯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1937年7月19日,寻求和平解决七七事变冲突的二十九军军长、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中脱帽者)由天津返回北平。
1937年7月20日,宛平攻击战丰台附近前线,视察的日军铃木参谋。
1937年7月25日,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在接受舰长训话。
1937年7月26日,朝北平逼近的日军广部部队。
1937年7月26日晚7时,日本侵略军占领廊房后,由丰台派一个中队日军乘两辆卡车进犯广安门。遭到中国第29军679团阻击。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香月遂借“广安门事件”向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限27日正午以前,八宝山、卢沟桥附近的中国军队撤至长辛店;限28日正午以前,北平市内及西苑的中国军队撤至永定河以西。威胁说,如不照办,即将采取一切必须步骤。
1937年7月28日,北平南苑,日军德川部队军官在查看空袭报告。
1937年7月28日,北平,躲避到日本大使馆的日本侨民在吃饭团
1937年7月28日,《时言报》号外,被日军占领的北京丰台、廊坊及通县和卢沟桥被国军收复。
1937年7月29日,天津市区,被日军轰炸的市政府冒起浓烟。
1937年7月29日,天津市区,战斗中的日军机枪手。
1937年7月30日,手执日本旗“庆祝”日军占领宛平城的人群。
1937年7月,北平,战斗间隙和日本侨民儿童谈话的日军士兵。
1937年“七七事变”后,7月29日北平沦陷。8月9日,江朝宗任伪市长。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动后,日本军方代表、皇族成员和财团三方代表在首相官邸内召开会议。
1938年,日本刊物《支那事变画报》第二十辑封底:北京广安门前站岗的日军哨兵。
|
态僎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