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是人体功能的开发和强化,关节/筋骨/内脏,在传统拳中,是构成劲力体系的几大要素,脱离开这些,一切都是凭空的想象,是无法练出功夫的!骨架跟大筋构成了弓,内脏是弓上的加强弹丸,肢节(头号\肩\肘\手\胯\膝\足)是打击的工具,用弹弓带动内脏一起,将身体的重量由筋骨弹射,直接作用于肢节,才是最霸道的劲力,杀伤力极大!
1.胯部
我们在练拳时,都希望自己有“四两拨千斤”的本事,但实战中,这只是神话。大吃小,力大打力小是千古不变的原则!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最大限度的开发人体的潜能。胯,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也是人体中节的中节,离开了胯,就像鱼儿离开了水,弓断了弦,无从用劲。
人们在挑担时,往往不是腰先直起,而是屁股一撅,担子就起来了!又比如在举重时,我们将重磅杠铃从地面拉至胸口,最先做功的也是胯,挺胯挺胸,才将杠铃提拉至胸部,由此可见,胯是人体承受力最大的关节,如果能够运用胯主动发劲,自然力大无穷。
2.肩部
肩关节是人体全身关节中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其关节囊松弛,关节的稳定性主要靠关节周围的肌腱,缔结组织,和肌肉的力量来维持,由于肌腱本身的血液供应较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生退行性改变,从而让关节的灵活度下降,导致关节僵硬。
扛肩形成的原因,对身心的影响:
通常生活,工作上很多习惯性的动作都会影响到肩,比方说习惯俯案工作,会让胸大肌,三角肌前束(以这两块大的肌肉为主,其它的肌肉请参考人体解剖)收紧,而因为日积月累的这样习惯性动作会无意识的加强这两块肌肉的力量,当然在加强身体前侧肌肉的力量的同时那变向的会让身体后侧的力量相对减弱,而背后就没有足够的力量来与胸前的力量对抗而让身体前后失去了平衡,从外形上来看就是扛肩(圆肩),而肩关节在生活中运用最为频繁,关节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摩擦挤压,从而易发生慢性劳损。
这种状态没有腰椎、颈椎并那样明显,但其潜在“危机”仍不可忽视。严重者造成慢性肩周炎,又称“冻结肩““肩凝症”,疼痛难忍、行动不便中等程度形成胸椎僵硬,轻度者含胸驼背,肩外展,外旋等动作受限,影响到整个人的气质和形象。在这种现象出现后如不及时加以调整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让强的更强,弱的更弱。导致严重扛肩但是在扛肩的同时会出现另一个较大的问题,从外观上是看不见的,因为肩向前收紧导致对胸腔的压力增大,严重影响到呼吸,这时的呼吸不会像正常时那样轻松。
时间长了也会习惯这样的呼吸状态,但因为胸腔受到不正常的压力导致呼吸短浅,因呼吸短浅自然会加快呼吸的节奏,这是必定的,但在呼吸加快过后就会让心跳加快,当然在心跳加快过后会影响到血压,也会影响到整个的情绪和性格,整个人会觉得压力很大,疲惫,心急,焦虑,,,,,,当肩打开的时候会觉得呼吸顿时轻松顺畅,整个人心情愉悦,感觉整个人会从来没有过的轻松,内心开始变得活跃积极,睡眠质量有所提升,精神状态变好。
“肩”是连接手臂与身体的重要环节,发劲时候,肩必须要做到“松而不懈”'才能够劲力顺达。要使“肩”做到“松”但又不失“弹力”,我们就得开发肩关节,不断撑开肩缝,崩起肩部大筋,使其重复拉伸而具备弹力。练习中,尽量不借助肌肉的力量,通过两臂的“磨”形成阻力,似乎两臂在肘关节处被捆,借助这阻力,使两肩能拉开缝隙,两肩要“松”,松则能开,如果手臂用肌肉力,则两肩会受肌肉力影响而紧张,使得肩关节被包裹紧而无法打开,因此“磨”的目的是不动用“肌肉力”的情况下使肩“脱开”,用这样的方式撑开肩缝,拉紧肩部“大筋”,达到筋骨崩弹带动两臂崩弹的目地!
3.肋
肋,为人体中节之中节,是一身运动之主干。风吹大树,一动无有不动,一动指的是树干,在人也就是指胯到肩一段;无有不动,指的是四肢梢节。也就表明了肋在身体发劲中的重要环节。
肋,如鱼之两腮,呼吸开合之部位。肋骨齐张,进气必足,肋骨齐闭,内脏必下。两肋通过盘练,可折叠,开合如弹簧。
如狗猫之类的动物,肋部天生比人发达,开合度之大,可以自咬尾巴,而我们人类经过长期的演变,早已经失去了这样的能力,所以说练拳是在返先天,一点不为过。
心意拳集体鸡腿、龙腰、熊膀、虎抱头、雷声于一身。其中龙腰,有人觉得是腰部的活,其实不然,即使为龙,何以有腰呢,也可以说处处是腰,所以叫龙身更为适当。要在人体上充分体现龙身,就得让肋骨能够翻腾折叠,无所不能,不但要活,而且还要能够主动发力。
谈到龙身的发力,有人可能会讲是胯,其实除了胯部的拧转以外,还有肋的折合劲力。吃过猪排的人都知道,肋排的肌肉是长在肋弯内的,厚厚的一层,外面则是光光的骨头,用手摸一下你的肋,就明白了,此言非虚。所以呢,一个人可能看起来挺瘦,但未必就会非常轻,就是因为这类型的人,肌肉长在了骨头的内层,这样的人,简称精干有力。所以,练拳跟练健美是两回事,练拳的人要劲力,要灵活,要爆发力。
在训练肋内肌和肋骨的开合度的时候,我们有专门的方法进行之方面的盘练,当你掌握了这些方法的时候,练拳也就变得简单而有效。
|
碎语浅吟海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