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金匮要略》是传统中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杂病学专著,它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所以它属于祖国医学的四大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历代推崇为方书之祖和治疗杂病的典范,可谓“施之于人,其效果若神”。另外,《图解金匮要略》中还包含了许多宝贵的养生学思想,如饮食卫生、饮食禁忌、饮食疗法等。这些古老的养生理论经过历史的沉淀,已成为我国传统养生文化的精粹,时至今日仍然放射出熠熠光辉。
《金匮要略》中的经络辩证思想
《金匮要略》中的脏腑辩证思想
《金匮要略》中的常用中草药
编者序:认识中国首都杂病学专著
《金匮要略方论》序
张仲景原序
本书内容导航
第一章 圣人医书:张仲景与《金匮要略》
1 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中医
2 中国首部杂病学专著:《金匮要略》
3 仁心仁德的大医学家:医圣张仲景
4 医中之圣,方书之祖:张仲景与《金匮要略》
5 珠联而璧合:《金匮要略》与《伤寒论》的关系
6 独特的辨证体系:《金匮要略》的影响
7 不断分离、整合的结果:《金匮要略》五种主要版本
第二章 说在前面:总纲
1 人与自然密切相关:疾病产生原因
2 损伤人体的百病:疾病的分类
3 四季诸病:季节与疾病的关系
4 治未病:疾病的预防
5 望闻问切:疾病的诊断
6 仲景脉法的独特之处:判断预后
7 对症下药:疾病的治疗
第三章 五脏失养:内科疾病(上)
1 项背僵直之证:痉病
2 骨节疼痛之证:湿病
3 身热汗出之证: 病
4 口苦尿赤之证:百合病
5 上下溃烂之证:狐惑
6 面赤喉痛之证:阴阳毒
7 忽冷忽热之证:疟病
8 半身不遂之证:中风
9 剧痛彻髓之证:历节
10 局部麻木之证:血痹
11 体虚无力之证:虚劳
12 咳嗽唾涎之证:肺痿
13 咳吐脓血之证:肺痈
14 剧烈咳喘之证:咳嗽上气
15 气机紊乱之证:奔豚气病
16 胸闷气短之证:胸痹
17 心窝剧痛之证:心痛
18 消化不良之证:腹满
19 绕脐绞痛之证:寒疝
20 脾胃失常之证:宿食
第四章 风寒劳弊:内科疾病(下)
1 风寒侵体的危害:五脏风寒病
2 日常生活的常见病:五脏及三焦病证
3 无力回天的标志:五脏死脉
4 水饮的危害:痰饮咳嗽病总述
5 痰饮咳嗽病一:痰饮
6 痰饮咳嗽病二:悬饮
7 痰饮咳嗽病三:溢饮
8 痰饮咳嗽病四:支饮
9 古时的糖尿病:消渴
10 难倒英雄汉的隐病:小便不利
11 难以启齿之病:淋病
12 体内“水患”与浮肿:水气病概述
13 水气病之一:风水
14 水气病之二:皮水
15 水气病之三:黄汗
16 水气病之四:气分
17 通体发黄的烦恼:黄疸病之一:湿热黄疸
18 黄疸病之二:女劳疸夹瘀
19 黄疸病之三:谷疸
20 黄疸病之四:酒疸
21 精神紧张的折磨:惊悸
22 面白无华的病态:吐衄下血
23 血行不畅的病证:瘀血
24 秽毒内蕴,胃气上逆:呕吐
25 寒凝气闭,胸阳闭阻:哕病
26 让人手脚无力的虚病:泄泻
27 比泄泻更严重的腹泻:痢疾
第五章 体表之恙:外科疾病
1 看得见的破溃:疮痈
2 摸得着的脓肿:肠痈
3 刀斧砍杀的结果:金疮
4 不可搔挠的痒疮:浸淫疮
第六章 无章之患:其他病证
1 双脚僵直,行动不便:趺蹶
2 手臂振颤,全身抖动:手指臂肿
3 猝然的筋脉挛急:转筋
4 男性的隐痛:阴狐疝
5 寄生虫之害:蛔虫病
第七章 关注半边天:妇科疾病
一、妇人妊娠病
1 以呕吐为主症:恶阻
2 胎不保的征兆:下血
3 未临产却似临产:腹痛
4 妊娠身重所致:小便不利
5 母子安康之法:养胎安胎
二、妇人产后病
6 产后护理的重点:新产三病
7 产后常见病:腹痛
8 产后中风的危害:发热
9 阴血亏损所致:呕利
三、妇人杂病
10 妇科病总述:病因病理
11 经期子宫感染的危害:热入血室
12 心神失养之证:情志疾患
13 困扰妇人几千年的病患:月经病变
14 病菌作乱:带下
15 妇科常见证:腹痛
16 膀胱发病:转胞
17 尴尬之证:阴吹
第八章 食疗养生:杂方、食物禁忌
1 日常养生之法:杂疗方
2 病从口入:禽兽鱼虫禁忌
3 健康饮食:果实菜谷禁忌
第九章 站在圣人肩膀上:《金匮要略》中的思想
1 《金匮要略》的精髓:脏腑辨证法
2 把握病性与病势:《金匮要略》中的寒热虚实观
3 首次立瘀血病名:《金匮要略》中的瘀血病证
4 开创治法先河:首创治疗八法
附录
附录一:《金匮要略》方剂索引
附录二:《金匮要略》中药剂剂量转换表 |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