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易筋经,刚多柔少,即以力行气之法也。以力为主,增加实力,一年之后,则精神委顿者,立可振作,而精神健旺者,则实力增加,神完气足,洵有易筋换骨之妙!久练气力必较未练时增加数倍,而收身强力壮之效,足以却病延年矣。
1第一势
练法:
面向东方而立,两足分开,中间相距约一尺开阔。足之位置,须趾与跗同一方向,切忌踏成八字形。凝神调息,摒除一切杂念,鼓气于腹,毋使走泄。头部向上微昂,口宜紧闭,牙齿相接,舌尖舔住牙关,两目向前睁视,睛珠须定,不可稍有启闭。
然后,将两手折腕昂起,使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再缓缓屈其肘节,将手提起少许,至腰部稍下处为度。唯两手虽上提,而两臂之气力,必须下注,如按桌踊身之状。
略加停顿之后,乃将十指运力,向上翘起,而掌根则运力捺下。行时须极徐缓,至极度后,再停顿片刻,乃放下手指,提起掌根,回复原状。
如此一翘一按,是为一度,徐行四十九度,而第一势功夫完毕。
要点:
须默记其按,此势名混元一气之势,先天之象也。一翘一捺,得乎动机;停顿贯气,得乎静定,动静相因,而阴阳判,万物生矣。故以下各势,皆由此势而化生者也。
行时,宜全神贯注于指掌之间,不可相离。日久之后,则气随神到,而运于内;力由气生,而行于外,内外相合,而超乎一切矣。若神气涣散、力不专注,是为大忌!在两手上提之时,切不可过至腰上,否则,非但不得其益,且有损于筋骨,慎之!慎之!
2第二势
练法:
行前势功夫既毕之后,则将气力收起,复平常小立状态,使全身筋骨稍为舒展,以免过劳之弊。其休息之时间,则不必限定。
行第二势时,先将两足紧并,全身正立,鼓气闭口,突视昂首,与第一势完全相同。
两手则将指屈转握拳,唯大指伸直。此时握拳极松,不可用力。握定之后,则将拳移置于大腿之前面,拳心与腿面相贴,两大指则遥遥相对。至此略略停顿,之 后,即将每手之大指向上翘起,以至极度;同时,两手之其余四指则用力紧握,务用全力。而两臂之力则须下注,切不可有丝毫提劲。
略停片刻之后,两大指即徐徐放下,余指也慢慢松开,以复原状。两臂则宜用提劲,使气力上收。
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行时宜凝神注气,专心一志。行四十九度,第二势功夫毕矣。
要点:
此一势,有将两拳贴置于大腿之旁侧,而大指向前者,殊不得势。不得势,则力不充;力不充,则气不行,精神也因之而涣散,以之求功,尚可得乎?实谬误之甚也!
至于翘指之时,不能稍杂提劲者,则以气力下注,贯于拳指之间,俾拳能愈握愈紧,指能愈翘愈高也。
行此势功夫,亦宜出之徐缓,紧时则气力下注,松时则气力上提,一注一提,所以行气使力也。在表面观之,似乎功夫仅及于指臂,实则偏及于全身,盖以人身肢 体,无不通连,而气之源流,又从内府行流而至,无所不及也。在行功之时,最忌口鼻呼吸、身体动摇,因皆足以耗气散力也。
3第三势
练法:
行第二势功夫既毕之后,略事休息,再续行第三势。
此势正立如前,先将两足分开,中间距离约一尺左右,务须趾与跗成平线,忌作八字形。腿部宜运力下注,不可使稍有松浮,否则,身体易于摇动,而至神气涣散也。头昂目睁,口闭牙接,鼓气腹中,与上二势同。
两手则将大指先屈置掌心,余四指则紧握大指之外面。两臂垂直,双拳置大腿之两侧,拳心贴腿,拳背向外,臂部并不用力,拳亦握得极松。略略停顿之后,即将两拳缓缓握紧,至极度为止,同时,运力于臂,使之下注,即用力将两臂挺直,使肘节突出,而气力易达于指掌之间也。
略停片刻后,徐徐放松拳指,而回复原状。
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共行四十九度,而第三势功夫毕收。
要点:
此势注力之点,在于拳臂。行气之法,一提一注,固与上势无所区别,但其间不同之处,亦不止一端:彼则并足,而此则分开;彼则伸直大指,而此则屈握大指。 要皆各有用意者,夫两足分开,所以使下盘牢固,不易摇动也;握拇指于掌中,所以实拳心而易于着力也;臂向下挺,而突其肘节,所以使全臂之气力,下注于拳 也。而各势之动作相异无几,在功效上则差甚大也。
行功之际,除动作之外,尤须注意于神气之贯注,务使精神气力融会一起,达则全达,敛则全敛。若精神气力之不相融,虽练百年,亦是无益,学者宜加意焉!
4第四势
练法:
行第三势功夫既毕之后,休息片刻,以舒展筋骨,然后再续行第四势。
此势与以上各势不同。先全身正立,两足紧并,用足两腿之气力下注,以固下盘。然后,将两大拇指屈置掌中,而以余指屈置其外,握之成拳。
两拳由前面向上举起,以平肩为度,拳心相对,虎口向上,两拳间之距离则与肩膀之阔度相等。在上举之时,两臂宜直,上身切忌动摇。
略略停顿,即运力将拳紧紧握拢,以至极度,而两臂同时向前伸去,位置虽不能伸前若干,但气力则完全前注。
停顿片刻,则将拳放松,而收回两臂之伸劲。在伸出时,切忌左右宕动。
如此,一握一松为一度,共行四十九度,第四势功夫既毕矣。
要点:
此一势乃气注平行之法,使气力进则注之于拳臂,退则流行于肩背。盖握拳伸臂,两肩必向前探出,背部之筋肉势必紧张,此时气力完全前透。待松手收力,全部筋肉完全松弛,气力亦因而退行,流注于肩背各部矣。
此势最忌者,即为用力时两拳向左右宕动,因两拳宕动,则全身之气力,不能专注于前,而旁行散乱。势散神乱,行之非但不足以获益,反足以招害也,是宜特加注意!
5第五势
练法:
行第四势功夫毕,略事休息,更续行此第五势。
全身正立,两足紧并,昂头紧目,闭口咬齿,凝神鼓气,如第一势之形状。
将两手松拳甚松,翻掌向外,徐徐从两旁举起,竖于头之上面,拳心相向,虎口相后,肘节微弯,两臂须离开耳际一寸处,切不可紧贴。在两臂上举时,两足即随之踮起,两踵离地一寸左右为度。 略略停顿片刻,乃将两拳紧紧一握,两臂则蓄力向下挫,似拉住铁杠,将身上收之状,同时,两踵再乘势向上举起,至极度而止。停顿片刻之后,再将两拳徐徐放松,收回气力,两踵亦缓缓放下,仍至离地一寸左右为度。
如此,一起一落为一度,共行四十九度,而第五势功夫毕矣。
要点:
此一势功夫,乃将气力流注全身之法。盖举踵踮趾,则腿胯等处必气力贯注而后坚实。若气力不注,则腿胯虚浮。腿胯虚浮势必全身动摇,不能直立,难于行功矣。
至于两臂上举者,欲使肩、背、胸、胁、腰、腹等部之筋肉处处紧张,以便气力易于流注进退也。
此势中之最须注意者,即在紧握双拳之际,下挫其臂。所谓下挫者,乃运其两臂之全力,向下挫去,并非真将两臂做有形之动作也,此实为运意而役使气力之法。
是当特加注意者,两踵之起落,务宜徐缓,切忌猛疾!因起落猛疾,两踵易受震激,足以影响及于大脑与心房,为害甚烈,是宜切记!
6第六势
练法:
行第五势功夫既毕,略事休息,然后再续行第六势。
全身正立,昂首睁目,闭口鼓气如前。先将两足分开,相距约一尺左右,趾踵须成平行线,切不可踏成八字势,因八字势力不专注,且易动摇也。
两手则将大拇指放在外面,以余四指握拳,再将拇指放于指节之外。握时亦须松弛,不可过紧。然后两臂从旁侧举起,拳心向上,至臂平直时,更屈转肘节,引肱竖起,至拳面适对两耳,全臂成三角形。拳以离耳一寸许为度,拳心则向肩尖。
略略停顿后,即将拳徐徐握紧,以至极度,小臂则用力向内折,大臂则用力向上抬。此皆系力行,不以形势行也。略事停顿后,即徐徐放开,以复原状。
如此,一松一紧为一度,自始至终,共行四十九度,而第六势功夫毕矣。
要点:
此势功夫,乃运使气力,进而流注于臂肘指节之间,退而流注于肩背胸廓之部。小臂内折,则筋肉紧张,气力易于前达;大臂上抬,则胸廓开展,肩背紧张,而气 力易于流行,内府诸官,亦必因而舒伸,处处着力,毫不松懈。唯行此之时,上身切忌动摇,两臂切忌震荡。欲免除此弊,在乎用力之时,徐缓从事,若举动猛疾, 则必难免也。
7第七势
练法:
行第六势功夫之后,休息片刻,再续行此第七势。
两足紧并,全身直立,昂首突视,鼓气闭口如上。
两手则各将四指握在里面,而大拇指则扣手指节之外,拳握甚松,由正前面向上提起。提至肩前,成平三角形时,略停片刻,即运力于肱,徐徐向左右分去,至平 肩成一字形为度,拳心向上。上身则略向后仰,唯不能过度。在两臂分开之后,即将两足尖徐徐抬起,离地约一寸许,专用两足跟着地,同时,将拳徐徐握紧,从鼻 中吸入清气一口。吸尽一口,再将足尖轻轻放下,两拳缓缓放开,同时,从口吐出浊气一口,以复原状。
如此,共行四十九度而功毕。
要点:
此势乃运使气力旁行之法,而兼调内府者也。伸臂握拳,所以增加气力;一呼吸所以调内脏,即吐浊纳清之意也。故行时上身必须后仰,才可使胸廓开展,而可以尽量呼吸也。
至于足尖上抬之故,亦无非欲使下盘固实而不虚浮。盖足跟点地,气力若不贯注,非但动摇,且立见倾跌。学者于此,宜再三注意焉!
8第八势
练法:
行第七势后,休息片时,再续行此第八势。此势与第四势之法,大同小异。
并足正立,昂首突视,屏息鼓气如前。将两拇指先屈转,置于掌心,更以其余四指握其外,拳握甚松。再将拳由前面向上举起,以平肩为度,虎口向上,拳心相 对,唯两拳间之距离,并不限肩之阔度,相去检迩,约距二三寸。在两拳上举之时,两踵亦徐徐提起,离地约二寸许,专用足尖点地。
然后,将两拳用力徐徐握紧,以至极度。略事停顿后,再将拳徐徐放松,两踵亦轻轻落下,着地时务须极轻。
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前后共行四十九度而功毕。
要点:
此势练空中悬动,使气力流注于上下各部。与第四势相异之处,在于两拳距离之远近,及举踵与不举踵二事。
在握紧双拳之后,更宜将臂向外分去,以至与肩膀之阔度相等,至放松时,则更徐徐合拢。
行此势最难之点,则在于上身之向前后俯仰,而使下盘不能固实。故此一势功夫,实较第四势为难也。
9第九势
练法:
行第八势功夫既毕,休息片刻,再续行第九势。
全身直立,头正目前视,上身须直,闭口鼓气如前,两足紧并。将两大指屈置掌心,而以余四指握其外,拳握甚松。然后,将两拳从下面提起,务须在正前方上 提,提至腹前,则屈其两肱,向上翻起,至当面为度。拳心向外,两拳面则斜向鼻尖之两旁,肘臂屈成三角形,两拳相距约三寸许。然后,更将拳徐徐握紧,以至极 度,同时,将小臂用力向内翻转,大臂则用力向前逼出,肘节则向后面分引,各部同时运用气力。
略事停顿之后,再徐徐放松双拳,收回各部气力,以复于原来情状。
如此,一松一紧为一度,自始至终,行四十九度而功毕。
要点:
此势在翻肱向上时,宜似握千钧重物向上翻提之状,虽手中并未有物,心中当作如是想也。
此势有与第六势混为一谈者,贻误世人,不知几许,故特加改正,并指其谬,以告学者。其与第六势不同之处,但须两下参看,不难领悟也。
10第十势
练法:
行毕第九势功夫之后,休息片刻,再续行此势。
正立如前,两足紧并,昂首挺胸,睁目突视,闭口屏息,鼓气于中。将两拇指屈置掌心,而以其余四指握之成拳,并不甚紧,虎口贴腿,拳心向后,乃将两臂从前 面举起,至平肩之时,乃运肘力向左右两旁分去,与肩尖相平,同时,两肱亦向上竖起,举直为度。此时,两臂与头适成一“山”字形,拳心向前,虎口向两耳。略 事停顿之后,徐徐将拳紧握,以至极度,同时,两臂用力向上托,如手托千斤之势,两肘节则向外逼出,如欲使之凑合者。但皆用虚力,而并非有形之动作也。
如此,停顿片刻,即徐徐松手。 如此,一松一紧为一度,共行四十九度而功毕。
要点:
此势乃练气力之上行,除握拳之外,其余皆非有形之动作,亦运意使力之法也,拳家所谓“意到神到而力随之”者是也。
此势有不知其中奥旨者,竟皆演有形之动作,则势乱神散,而欲收效,岂可得乎?荒谬之处,学者宜审思而明辨之,庶不至自误也。
11第十一势
练法:
行第十势功夫既毕,休息片刻,再续行第十一势。
全身正立,两足紧并,昂首突视,闭口鼓气如前。
两手则各先将四指屈置掌心,而以拇指护其外,握成极松之拳,乃运用臂肘之力,将拳向上提起,置于小腹之前恰当肚轮之两侧,肘微屈,虎口斜对,拳面向下,拳心向内,拳距腹一寸左右。
略事停顿,即将每手之四指,徐徐紧握,以至极度,而两拇指则用力上翘,愈高愈妙。两臂虽不作有形之动作,但气力却须上提,不可下注,似提千钧重物之状。
停顿片刻,再将拇指徐徐放下、四指徐徐放松,而将两臂之气力,缓缓下注。
如此,一紧一松为一度,自始至终,共行九度,本势功夫毕矣。
要点:
此势功夫,乃运气升降之法。在紧握之时,则自鼻中吸入清气一口;在放松之时,则自口中吐出浊气一口。唯须行之徐缓,吸须吸尽,吐须吐尽,切不可失调或中途停顿,致内部受到意外之震激。
运力上提,本为无形之动作,两肩切不可向上耸起,是为至要!
12第十二势
练法:
行第十一势功夫即毕,休息片刻,再续行第十二势。
全身正立,两足紧并,昂首突视,闭口鼓气如前。两臂直垂,指尖向下,掌心向前。乃将臂徐徐从前面举起,平肩为度,大指在外,掌心向天,两手中间之距离与肩膀之阔度相等。在两手上举之际,两踵亦同时提起,以离地二寸许为度。
略略停顿之后,两手徐徐放下,两踵亦轻轻落地。如此起落,各行十二度。
再举掌如前。手掌向上一抬,肘即向下一扎,同时,两踵提起,再轻轻收回,恢复原状。踵落地之后,即将足趾向上翘起,离地以一寸为度。如此,亦连续行十二度,而全功毕矣。
要点:
此势乃舒展全身筋络血脉之法。盖以上十一势功夫,各有功效,行时气力不免偏注,故必须用此一势以调合之,而使气力遍注于全体各部,无太过、不及之病。是亦犹打拳者,于一趟既毕之后,必散步片刻,然后休息也。
|
|
绝顶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