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念头,过去亦别称“三拜佛”,但仍以前者的名称流行。所谓“三拜佛”者,是由于再次“古式”套路中有一摊两伏的动作;而已四指朝天,形如拜佛状的护手作为收回身前的动作。但由叶师及现实所传者,多为“一摊三伏”之法,故以不算三拜佛已。 而立身处世,若连小小 一点念头都不向正途发展,其人品格之差亦不难想象了!由此可知,“小念头”一辞意带相关;创此名称的人用心良苦,堪作今日咏春派门人在“武”与“德”方面作立身处世之铭。 一、手心足心,放松内含;大腿内裹,小腿外旋“手心足心,放松内含”有两层含义。首先,手心内含指的是出日字冲拳时,拳头应放松虚含而不实握,这样放松出拳的劲力可以顺畅达到拳尖骨节处,容易练出弹抖寸劲。假如握实了拳头(无论多大力量握实),反而容易导致手臂僵硬,出拳劲力阻塞,拳速缓慢。同样的道理,练掌之时,无论打正掌或者打横掌,掌心也应稍稍内含,而不是伸直手掌,这样掌劲可以顺畅到达掌跟,同时起到伸拉手部及臂部、肩部筋腱的作用。其次,足心内含必然导致双脚脚趾抓地,这样有利于马步稳健,下盘劲力充实。 “小腿内裹,大腿外旋”的意义十分重要,大腿与小腿之间形如麻花状拧裹,螺旋劲力自然从地面升腾而起;当配合双膝的内嵌与腰马转动时,易于调动周身筋骨的开合,瞬间将地面之力顺畅传递至掌、指、肩、胯部位。这便是二字钳羊马的扎马之所以异于其他门派的扎马,而采用脚尖内扣脚跟外开,呈“八”字形的原因。 二、提肛敛臀,沉肘松肩;收颌竖颈,气息绵绵“提肛敛臀”指的是扎马时,肛门应轻轻上提内收,臀部不可外凸;这样便于含住腰胯之力,促使腰马合一;同时可以治疗并缓解生殖及肾脏系统疾病。“沉肘松肩”指的是扎马或出拳时,肩膀不可上耸,肘部始终保持一股向下沉坠的劲;这样几乎不动肩就可以用肘底力催放出强大的拳劲。 “收颌竖颈”指的是扎马时,须下巴微内收,颈部放松竖直并轻轻上顶;这样便于拉拔脊柱,促使下盘劲力顺畅传递至上盘;同时可以治疗并缓解颈椎疾病,且减少实战中被击中下巴的几率。“气息绵绵”指的是打小念头“一摊三伏”手法时,应把呼吸放慢、放缓,保持呼吸的细、匀、深、长,这样便于行气炼劲,强化念力与结构。 三、吸气含胸,要背撑圆;呼气放松,气沉丹田“吸气含胸,要背撑圆;呼气放松,气沉丹田”这十六个字是小念头内功训练的核心要诀,习者须牢记。其主要指打小念头“一摊三伏”手法时,除了保持每一次呼吸的绵长外,当每次吸气时心窝部位轻轻向内收一点,同时用念力加大腰部和背部筋骨的锻炼;当每次呼气时,轻轻放松内收的胸部心窝,小腹微外鼓,这样气息自然沉入丹田小腹中。 一般而言,如能坚持做一个月,每天每次训练半小时,自然内壮五脏,要背浑圆,筋长骨健,逐渐形成鹤形龟背的内劲发力模式。 四、行气炼劲,轻柔舒缓;上体松柔,下体坚固“行气炼劲,轻柔舒缓”除了指气息绵长外,主要指的是打小念头“一摊三伏”手法时,配合呼吸与念力的引导,手法从摊手、伏手到护手的变化应极其轻柔缓慢,甚至达到常人肉眼不仔细盯着,难以察觉手臂移动的程度,这样强化内脏与筋骨的涨缩之力,整体提升发力水平。 “上体松柔,下体坚固”指的是打小念头时,无论如何进行手法的变化,马步始终保持稳健的关节定位支撑,上肢与身体肌肉则始终保持放松状态。当习拳者练小念头一段时日后,可以尝试“独立脚小念头”的练法,用一条腿的支撑来完成整个小念头拳谱的所有动作,以此来提高下盘腿力与支撑力。这样长期进行上虚下实的结构定型训练,一旦用于实战,可以保障上身不致受外力冲击而东倒西歪且能灵活卸力,而下体则坚如磐石,进退有度。 五、周身撑抱,遇力反弹;刚劲顺整,柔劲浑圆“周身撑抱,遇力反弹”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日字冲拳,当一拳击出时另一拳同时回拉,这样一出一入形成相反的两个力同时作用,久练之下周身筋骨弹抖有力,必然形成一遇外力就反弹卸力的沉稳发劲模式,这便是咏春发力的秘诀。同样的道理,在平时练习打拳或出掌时,无论使用何种手法往身体正前方送出时,背部应略往后靠(后靠动作极细微,不注意看看不出来),这样瞬间形成两个相反的力对拉,有利于练出整劲爆发力。 “刚劲顺整,柔劲浑圆”指的是打寻桥与标指两个拳套时,应严守法度。当习拳者通过寻桥和标指练出刚、柔两种劲力后,再练小念头拳时,发力内涵已经大不相同。 六、轻出重收,拳发中线;轻呼重吸,劲如抖鞭“轻出重收,拳发中线;轻呼重吸,劲如抖鞭”是练出弹抖劲得重要训练方法。其主要指的是每一次自中线打出的拳,拳头应轻轻的握住,用肘底力轻快地送出去,像抖鞭子一样,同时配合轻快地呼气;而出拳后收拳至胸侧时,则用较重的力度迅速收回,同时配合较重的吸气。这样练的益处是,用呼吸来提升拳劲发力并全面改善人体体能。 尤其应注意的是,小念头拳谱中的大多数动作自中线打出后,都是圈手收拳回到胸侧的,此时可以配合“轻出重收与轻呼重吸”的法门来锻炼。日久自然会收到不可思议的效果。 七、掌有三角,拳有三尖;败形杀颈,追形打眼“掌有三角”指的是手掌掌跟内侧、掌跟外侧与指尖这三个部位,它们均可发力击人,这是标指拳谱中“三摆指法”的应用法门,此处不多赘述。 “拳有三尖”指的是拳头小指、无名指及中指根部这三节突起的骨节处,其为出拳着力点,这样打击对手时受力面积小而穿透力大。 咏春拳虽然有“念头主守、寻桥打手,朝面追形、得不留手”的讲法,然而实际应用中,小念头不仅仅用来防守。寻桥也不仅仅用来打手;而是采用追身不追手的方式密集地攻击敌人的中线要害,一击即中。因此,从实战的角度出发,无论采用哪套拳法,在突遭暴徒袭击,敌我交手的电光石火间,击打对方的颈部和眼睛往往更具备杀伤力。 八、应对重拳,以臂接腕;走马斜角,劲发螺旋“应对重拳,以臂接腕”指的是卸力技巧。咏春拳许多手法发力都是通过黐手训练获得的,而黐手中训练最多的是人体的尺骨和桡骨部位,久练之下必然产生极强的敏感度,以我之手臂接住对方重拳之手腕,可以从容卸力反击。 “走马斜角,劲发螺旋”指的是身形、步法的训练与黐手发力。训练有素的咏春门人,往往能运用灵活的步法逼近对手,在其匪夷所思的角度攻人,同时发出黐手训练获得的螺旋翻滚劲力,迅速牵制对手重心,轻易获胜。 手动码字,大家喜欢就点个赞吧。
|
钱悠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