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过禅不是口头禅,是需要证出来的,拳禅合一是前辈经验之谈,不是瞎说的。我过去练功时没有大家这么好的条件,看不到很多的大成拳书籍与资料,很长时间也不在老师身边,难以得到亲身指导,没有别的办法,就只能自己盲休瞎练,主要根据老师所传的规矩、芗老的拳论极所了解的禅学理论作指导练桩功,有一些体认,写过“桩功于禅”的帖子,网上转得较多,今天再修改一下,帖在此处,大家就看着玩吧。见笑方家了。
佛学博大精深,不是唯心主义,是唯识主义。佛学注重戒、定、慧三无漏之学,“戒”属于佛门规矩,通过持戒可规范自己行为意识,进入佛化生活;持了“戒”后就要修禅定了,“禅”就属于其中入“定”的学问;有了“定”之后就能开发智慧,明心见性,得大智慧,大觉悟。“佛”为梵语,翻译成汉语为“大觉悟者”的意思。由定生慧也不是瞎说的,佛门不打妄语。(假和尚那不属于真正的佛门)
我所修的桩功禅法属于“小乘佛教世间禅法”,注重四禅八定的修持,我是通过桩功修的禅,没打过座,对禅学也只了解一点与“意拳桩功”有联系的内容。就自己所学所练,在过去练功期间最好阶段和最好状态时,也仅处于接近“禅修”的初禅阶段,但还没修到“初禅”,故只想结合自己修炼过程,谈谈初禅阶段感受,更高层次的感受没有体验,不敢妄谈。
在初禅阶段,功法上大体有四五个阶段,或四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粗住”,第二层次为“细住”,第三层次为“欲界定”,第四为“未到地定”,第五为“色定或初禅“。
一、粗住:
根据禅学心法:开始修禅的人,心很散乱,越做杂念越多,控制不了;同时腰酸骨痛,身体不正直,歪来歪去,因为平时我们的身体弯曲惯了;有些人的身体不会歪斜,是因为他用精神去控制,把身体矫正,这是有心去造作(故意去做)的;呼吸又不大顺畅;禅修往往用数息观、不净观、慈悲观等等方法使心定下来。过了一个时候,身体会慢慢调好,呼吸也渐渐顺畅起来,心念也就越来越细幼。这种定称为粗心住。进入粗心住时,杂念减少。然而,杂念少并不等于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罢了,但是心念还会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门头跑来跑去。
我的桩功感觉:这一层次最难达到,尤其站中低桩,我学功时站的是略低于高桩的中位浑圆桩桩,因有机缘,有幸冲过这一关。第一层次要求身体端正、收心、放松、调和气息、心神不散乱,逐渐虚凝、舒适得力然后进入初入定的最初发相,名“粗住”。这是一个痛苦过程,不说收心入静,只是要达到舒适得力,就比较困难。许多人常常站20-30分钟因忍受不了腿部酸痛而放弃,没有冲过假疲劳关。在此阶段以前,我感觉最好的心法就是坚持,只管按老师要求去站,不要看书、找秘诀,看也没用,懂也是似是而非。只有冲过疲劳关,达到舒适得力,感到即使站更长时间也不觉酸痛才能初步得到站桩乐趣。当达到这一阶段后,继续训练,逐渐既能进入第二阶段“细住”。
二、细心住:
根据禅门心法:这时候的心念已经很微细,身体不必用心力调正,自动平衡,已经习惯了,而且坐久也不疲倦,这就是所谓的持身法。所有有静坐经验的人,如果静坐半个钟头、一个钟头后身体就很疲倦,那就是还没进入细心住,当进入粗心住时,身体就自动的调正,而且坐久也不疲劳。如果继续坐禅,深入定的话,就能进入真正欲界的禅定--欲界定。
我的桩功体认:进入这个阶段,即能心澄静安稳、外不缘内,内不缘外,心俞凝俞细,头部非常通畅,身体自然端直,有如有物扶持自己身体,心十分收敛,集中于一境而不散乱,也不昏沉,继之出现澄静状态。
若住于定,便不疲倦,身体也没有痛苦,极为轻松,名为“好持法”,若是练功不当,身心用力,极易出现不自在,四肢疼痛麻痹、颈部坚凝,名为“恶持法”。到了桩功这个阶段,就能得到桩功的甜蜜境界了。此时身体感受是十分强烈的,在气功中被称为气感。气感一般先由手上身,当手臂有气感,就觉得手臂不论抬多高,多长时间都似乎有物托着不觉累。身体有气感后,身体觉得会被空气粘住的真实感受,周身被大气包裹,舒适无比,一下子站2个钟头也不觉累。气感一出,如身体有病的人,一般的病会自然痊愈,初步出现身体的自然触觉反应,有初步自然抗打能力(这是亲身体验),但据说重病者此时可能要有疾病反应,有反复。此时师傅要求我对气感要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不执着。执着容易走向“恶持法”。因此时人处于放松的心境是无欲无求的,桩功中的各种桩态,只是练功途中美景,不可留住于此。继续练功可进入下一个阶段—欲界定
三、欲界定:
根据禅修心法:进入欲界定后,不必加以控制,妄念也不会生起,而且心念自动平稳,不必用心力去调整它,此时心任运不动。进入这种定后,就能够整天坐禅。以上三种定还不能称为真正的禅定,只能称为普通的定。
我的桩功体认:当进入“好持法”桩态,继续锻炼,加以时日(因人而异)即可进入第三层次,此时心地豁然开朗,而有灵静感觉,反观自身有如云影一般,不能看出自身轮廓,有极爽快心情,但尚未忘却身心,这便是初禅前的第三层次,名为“欲界定”。
在此层次基础上,继续练功,加以时日(因人而异,我大约经过了一个月),便可到达第四层次,即进入“未来禅”或称为“未到地定”。
四、未来禅(或称:未到地定):
根据禅修心法:进入欲界定后,继续修下去,到了某个时候,忽然间你感觉到失去身体的感受,看不到欲界的身体,感觉到整个身心不见掉。这种感受是在静坐时发生的,而不是打开眼睛来看。有了这种感受之后,身体就不会因失调而生病。因此,一个坐禅的人,若要身体没病,至少要达到第四步骤,既是进入未来禅。
但是,有些人静坐时,心无所知地昏昏沉沉,他也以为自己的身体不见掉,这不叫做未来禅,而是他的心念不知去了哪里?若要达到未来禅,必须达到欲界定,既是心不必控制,自动的静下来;在这之前,必须完成第二步--细心住,就是身体不必调整,自动的平衡,所以我们修习禅定要从粗心住、细心住、欲界定一步一步地进入。
为什么第四步骤称为未来禅呢?因为他就要进入真正的禅定了,但还不是真正的禅定,由于此未来禅尚在欲界,所以又称为欲界未到地定。
我的桩功体认:此时,心境茫茫漫漫,没有边际,身心泯泯虚豁,忽失欲界之身。内不见身,外不见物,如自己独在天地之外,非常空明灵净安稳。此时也常有趣闻,如记得在鞍山一次站桩时,可能手部没充分放松吧,只孤零零感到两只手飘在空中,人如融化空中一般,很有意思。
(五)初禅:
根据禅修心法: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满满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坦、瞋、痴,所以被称为五盖。
我的桩功体认:说实话,我桩功最好的时候,还没有达到初禅的水平,只是介于未到地定和初禅之间。此时桩功出现各种“触”。其实就“触”而言,在有气感后就有“麻热胀三触,但还不算真正的“触”,只有到了基金初禅阶段,据心法所言,可有八触十功德,但我只感受到其中一部分,没有都感受到,但感受到在八触十功德之外还有许多“触”。此时感觉气象万千,难以笔墨形容。按心法,有动、痒、凉、暖、轻、重、涩、滑八触。其感受一般舒适为正,难忍难受为邪,具体不再详述。八触之外复有八触,猗、冷、热、浮、沉、坚、软,与前八触合为十六触。我没都感受到,但还感到有“大触”,身如巨人,雾触:身如雾化等。伴随八触,每一触都有十功德,即: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十六触共160功德。其中“空”心地全空,逍遥而不感觉障碍为正,全无知觉为邪,“明”似..........,等等。对这些感觉,我感到时有时无,似是而非,感触不深,不敢妄谈.此时写信请教师傅,师傅一再强调:各种感觉,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不执着甜蜜与美景,切忌流于虚幻而走向神秘、要切实。
据禅修心法,再后,即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每个阶段都有很多层次,也都有具体意感,四禅之后还有五个境界,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灭尽一切想与受处。这些我连边都没有摸着,没有感触,不敢妄谈。如有高明还望多谈谈,开开我们眼界。
不过,我的感觉,如果你接近初禅,人就能初步开智了,看问题就往往能直入核心,把握关键了,也就是人变聪明了,人的心性就开始有变化。可以初步的理解“无碍辩才“是怎么一回事了,可体会口头禅或禅辩的乐趣了。
最后提醒大家,以上所说实在罗嗦,也是胡说,当不得真的,禅其实是不可说,一说就错。大道至简 ,也远不是这么复杂的,只是为了方便对比,我啰里啰唆的胡说而已,大家也不必当真,就当看着玩吧。
再将初禅到四禅的心法的一点材料贴在这里,这个材料也是一家之言,仅供个参考而已。大家都是高手,可以参照对比验证。
初禅:
一个人进入欲界未到地定后,继续修出离欲界心;如果他的定力越来越深,
原本静下来的身体,慢慢地会感觉到又再动起来。这种动触有八种不同的感觉,
即冷、暖、动、痒、涩、滑、轻、重;最普通的就是感觉到身体动起来。这时
候,他的心已离欲界,那就要进入初禅了。
有此感觉之前,必须先要静坐几天,或是坐禅相当久时间后,有很深的定
力,在定中感觉到身体不见了;满满地又感受到身体再度动起来,就会产生一种
触的快乐,也就是身心内外感受到很舒服,很宁静。初禅以上不须分段食,故无
鼻、舌二识,唯有眼、耳、身、意四识。进入初禅者没有鼻、舌二识,所以鼻子
嗅不到外面香、臭等气味;舌头也感觉不到甜、酸、苦、辣等味道。这时候,他
已舍离欲界里的五欲,不再贪财、色、名、食、睡。他也能除掉贪、瞋、睡眠、
掉悔和疑,这五种烦恼遮盖住我们的智慧,使我们生起坦、瞋、痴,所以被称为
五盖。
初禅有五种特点,称为五支,即觉、观、喜、乐、一心。
觉:身体接触外境的感受。此时的知觉是初禅的心态,并非欲界的知觉。
观:内心的观察。觉与观也翻译成"寻"与"伺"。它们的差别是:觉是对
境比较粗的心念;观是内心比较细的观察心念。
喜:内心欢喜的感觉。
进入初禅者,第一次发现自己已经进入初禅,出了欲界,全无欲界的烦恼,
在定中内心很欢喜,那就是喜。
乐:身体的五根所感受的快乐。
比如:冲凉后身体感受到舒服的感觉;在坐禅时,进入初禅的时候,身体会
有很舒服的感觉,那就是乐。所以进入初禅也称为"离生喜乐",意思即是因为
出离(欲界)的心生起喜欢与快乐的感觉。
一心:心在定境中保持不动。一心也翻译成"心一境性"。
②、二禅:
当一个人进入初禅后,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觉、观的心念很粗,所谓"
觉"就是对境物的感受;"观"就是起种种的思想。比如说你感觉到身体上有发
生变化,你生起思想,知道它在坐什么,这就是觉、观。这种觉、观就是我们的
心念在想东西;这样的想念很粗,他又想把这个粗的心念舍弃,因为它也是一种
烦恼。当他把觉、观的心念(寻、伺)舍起后,就会慢慢进入无觉无观(又称为
无寻无伺)。这时,他的心静如水,处在清明的状态,内心一片平静,很清净,
这叫内静,与初禅的觉身宁静有所不同。
由于二禅是无觉无观,他的内心再也不去思维和判断所接触的境界,不起语
言的分别,因此这种定也叫"圣默然定"。一个人进入二禅之后无眼、耳、身
识,唯有意识。二禅有四支,即内静、喜、乐、一心。
内静:内心平静,感觉到内心很清净,再也没有语言的构思了。
喜:离开了觉、观,离开了语言,内心欢喜。
我们内心一念一念的想,虽然口没说,但是,是以语言的方式来想东西:印
度人用印度话来想;华人用华语或其他方言来想。初禅有觉有观,是用语言来想
东西;而二禅离开了语言的想象,发现没有语言的烦恼,他觉得很高兴,称为
"喜"。
乐:身体宁静与内心平静,他感觉到很快乐。
喜与乐的差别:身体感受乐后,内心起欢喜。
一心:也就是"定"。进入二禅(定)的人,定在二禅的定境中,保持内心
的平静。
③、三禅:
当他继续修到三禅,心远离喜的躁动,就会进入更深的定,他会感受到另一
种乐;初禅是舍离欲界而快乐,故称为"离生喜乐";二禅是默然之"定生喜
乐",三禅之乐称为"离喜妙乐"。此定中之乐是与外境无关,是由内心发出的
快乐。由于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经中常说世间之最乐是在三禅。
当一个人进入三禅后,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三禅共有五支,即舍、念、
智、乐、一心。
舍:舍掉喜心。
念:念念分明。
智:有正知。"正知"即是以真正的智慧观察事物的真相,又称为"智"。
四禅中的修行者,都能很正确的观察到这个世间,称为正知;而我们凡夫是靠过
期的回忆来判断事情。
乐:因舍离二禅的烦恼而感受快乐。因三禅以上没有乐受,故世间最乐是三
禅乐。
一心:他定在三禅的定境中。
④、四禅:
进入三禅后,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就会发现三禅所感受到的快乐还是一种苦
患,他要心无牵挂,连快乐都要舍离。如此,他的意念清净到极点,呼吸完全停
顿,心完全不动,因此四禅也称为"不动定"。初禅至三禅的心念一直处在动
中,进入四禅后,心如明镜不动,清净明朗;心念不动并不表示心没作用,而是
它能停留在一个境界里,观那个境而心不动。在四禅中,唯有意识在产生作用。
这四种定都还在色界,没有舍离色身。如果一个人进入四禅,他所修学一切
事皆随意成就,乃至他要修神通,立刻就能够修成五神通;定能发神通,然而在
四禅中修学是最快有成就的。这里的神通并不是象一些人与鬼神的感应,这是内
在自发的能力,因为心定,所以能够发通。
四禅共有四支,即不苦不乐、舍、念清净、一心。
不苦不乐:内心不是喜,也不是乐。
舍:舍掉三禅的乐。
念清净:已经没有妄念,但动起念头也可以,全由个人做主,称为念清净;
我们凡夫的妄念纷飞,它时时刻刻生起;妄念生起后,我们的心随境转,做不了
主。
一心:心定在四禅的定境中。
有些外道,想要修行证得涅盘,但是没有智慧,以邪见的智慧,用心把"想
念"压住,使它不生;当他真正修成"无想定"后,把烦恼心压制住,色界的烦
恼还在,所以他死后就生到色界的无想天。进入无想定后第六识(意念)的心就
没生起,他不知道还有更微细的心念在作用,所以他以为这就是涅盘。佛弟子都
不要修学这个"无想定",因为他们都不要进入无想天,所以进入此天者都是外
道。
以上四种禅定还是没有舍离色界。如果修行者觉得有色身很麻烦,想舍弃
它,那么就要修习更深的禅定,如: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
想非非想处定。
①、空无边处定:
一个人若想把色身舍掉,他须把种种色想灭掉,既是灭掉色想与有对想;色
想是因眼识而生起的;有对想是由鼻、舌、身与耳识而生起的。在四禅中做"
空"想,既是没有色(物质)与欲(欲望),而把一切都观空,当他这个"空"
想完成后,他就远离色地而进入空无边处定--出色界。他感受到没有色法,故
空;没有所谓的边沿,所以称为"空无边处定"。进入此定,并不表示他的心没
有任何作用,反之,他还有受、想、行、识的作用。
②、识无边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习禅定时,他会发现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也是一种苦,因为他是
一种想,表示他还有心念。要减少这种想,他需要思维现前的心念,观察现前的
心识作用,保持心识的知觉,念念不离知觉的心,而一心缘识。这个心识也会产
生作用,使他发现无量无边过去和未来的心识,这就是所谓的识无边处定了。进
入此定者抛弃了"空"想,只保持现前一念知觉的心识,实际上,识无边处定还
是有想,只是这种想很细微,与空无边处定的空想不同;它们之差别是:空无边
处定中的想是故意作"空"想;而识无边处定中的想是抛弃"空"想,进入另一
种定--识无边处定;因为它观察现前的心识作用,是有细微的想,并非无想。
(注:识与想的区别:五蕴中的色、受、想、行、识中的识是心的知觉作用;想
是法尘,既是心的念头。)
③、无所有处定:
如果继续修下去,修行者会发现心识还在那边产生作用。而生起讨厌之心,
因此想舍弃它,想进入无所有处定。那就是他认为:如果有一个地方完全没有心
识作用,这种定才是最安稳,最快乐的。它就观想这种定,并非作"空"想,也
不是依识,而是他一心念无所有。在定中,他或认为他没有想了,但实际上并非
如此,而是他的心念非常细微,意识中的法尘就是无所有的法尘。
在无所有处定中,其他的想不生起,没有种种的心想的相,不分别所有的东
西,只是分别无所有,一心定在无所有的法尘中。第六识还在产生作用,集中在
观想无所有法,所以称为无所有处定。
④、非想非非想处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又会发现这个心念很粗,他不要一切有、无所有,既是
有想、无想他都不要。因为空无边处定是空想;识无边处定有作识想;无所有处
定他认为无想,实际上是有很微细的想;他以为在无所有处定之前的定都是有
想,而只有无所有定才是无想。他是要进入没有"想",也没有"无想",既是
非想非非想处定。在无所有处定时,他还有一个定境,但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
后,连定境都消失了。但是第六识还有非常细微的作用,但是他不知道,乃至他
有第七、第八的心识在作用。
南传佛教中,认为我们只有六个心识,当一个人进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后,第
六识还有很微细的作用,就是大乘佛教中所指的第七识。一般上这很微细的第六
识心执著第八识称为第七识--恒行的心识。
进入四禅定者,只是降服眼、耳、鼻、舌、身识,并没把它们灭掉,而是进
入那个定境时,粗重的烦恼当时不生罢了。
灭尽定:
修行者继续修下去,会发现已经没有心识生起,但是还有"我"的存在,因
此想舍弃这个我,那就是说,他想舍弃第七识的恒行心。(唯识宗说,我们有八
种心识的作用,第七种叫第七识--末那识,他执著第八识为我。我们的前六识
是可以停顿的,在还未解脱之前,末那识却一直在作用,所以称为恒行,依司机
是永恒的造作,念念生灭不已。)。如果他能使恒行的心识暂时不生,就能进入
灭尽定,弃除了"我执"。"灭尽"之意既是灭尽了一切六识的心,乃至灭尽执
著第八识称为"我"--"我执"的心。唯有三果或以上的圣者能进入此灭尽
定,它的特点既是无"我执",断除了一切烦恼;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第三果
的圣人还待降服一些微细的烦恼,只能够暂时进入灭尽定,在定中没有"我
执",但是当他出定后,我执之心再度生起;阿罗汉果圣者破除了我执,在灭尽
定中无我执,出离此定后也没有我执。所以只有佛、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有能力进
入灭尽定。
至于大菩萨是否也能进入此定呢?根据经典有两种说法:有些经纶说可以,
另一些却说不可以;大乘唯识宗等都认为修菩萨道者绝对不能进入灭尽定,因为
能进入此定者出定后没有烦恼,过去的"业因"没有烦恼为"缘"引发,就再也
不来三界受生,不能继续修集福德因缘,乃至成佛。
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和非想非非想处定,这四种定都是要
一层一层的进入,已经出了色界,称为"无色界定"。在佛法中我们将这个世间
分为三界,又称为九地,既是欲界称为散地;色界和无色界称为定地,要进入此
二界,必定要依靠禅定;但是在欲界中,比如要进入兜率天、忉利天等就不须靠
定力,只要积极努力的修集各种的福德因缘即可。
二、简介修习禅定之方法:
根据南传的《清净道论》中共有四十种修习禅定方法,它们是:十遍、十不
净、十随念、四梵住(四无量心)、四无色、一想和一差别。修习禅定应从数息
入手,比较稳当;因为各种禅定的修行适合不同根器的众生,比如修不净观,能
够破除淫欲,但是有些人瞋心重,修不净观到一个时期后,会对身体产生厌恶的
心理,结果想自杀,这种人就不适合修不净观。所以修习各种禅定的方法应该根
据个人的烦恼所在而修,并不是人人都能够修习相同的方法。但是其中两种禅定
方法,比较适合大多数的众生,它们是不净观与数息观。
我们的心很散乱,坐禅时数呼出吸入的气息,慢慢降服我们的散乱心而进入
定;我们是烦恼重的欲界众生,要修禅定进入色界,就要舍离欲界的种种欲望,
而在此中最严重的烦恼是色欲,所以我们应该修不净观来对治它,所以数息观与
不净观被和称为二甘露门,它们是要修学禅定的初步。比如说一个人修慈悲观,
但心散乱,想动想西,这是很难有成就的,所以他应该先修数息观把散乱的心定
下来;又如一个人的心已经有相当的定力,但是他的瞋心重,那他就应该修慈悲
观。
在修学禅定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去参访有学问得导师以解除疑问,请给予援
助和开导或启示,亲身体验一段时期,适合我们根器的方法就是好的,不适合的
就应该放弃;除非那个教导者有宿命通与他心通,他知道我们过去业的因缘,与
现在贪、瞋、痴心烦恼之所在,能以正确和适合的方法教导我们,这样修习禅定
就会很快有成就。如果遇不到这类导师,最好是从数息观、不净观那儿着手,然
后再修四念处。
|
|
武功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