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第一次“国术国考”时,短兵正式出台。 1931年,民国二十年,中央国术馆颁布了《国术比赛规则》,其中的第四章是《短兵比赛细则》,这是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短兵比赛规则。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的第二次“国考”,基本按《国术考试条例》和《国术比赛规则》实行,短兵是正式比赛项目之一。此后,其传播面积迅速扩大。地处西北的甘、青两省,特别是甘肃省会兰州,以马凤图先生为首的马氏家族一直积极推广短兵运动。 1933年,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国体)成立,将短兵列入国体必修课程之一,并在各年级的学期终、学年终进行比赛。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国体被迫迁到长沙、桂林、昆明、四川等地。1945年抗战胜利,国体迁到天津,恢复正常教学。短兵竞技,在天津市以及津京地区传播较广,群众基础较为坚实。直至1949年天津解放,短兵暂告一段。
1951年,“天津市民族形式体育表演比赛大会”设有短兵比赛。当时按体重分级,中量级冠军为马贤达,轻量级冠军为王建奇。
1953年春,首届“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比赛大会”之前,全国六大行政区及铁路(火车头) 、解放军(八一)等各大系统,有四大行政区举行了短兵选拔赛。华北区冠亚军为:马贤达和王建奇。
1953年11月上旬,在天津举行了规模宏大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短兵是正式项目之一。马贤达先生在短兵竞赛中以五战不败的记录荣获冠军。亚军是王建奇,季军是魏大鸿,第四名是孙德兴,马贤达的长兄马颖达先生名列第五。新中国第一部彩色记录片《民族形式运动会》也专门拍摄了这次马氏兄弟二人短兵比赛的镜头,在当年第12期《新体育》也刊出了他们的照片,一时传为美谈。
1953年以后对民间武术界的整顿和1957年以后武术专业队的纷立,使包括短兵在内的原属于“国术”体系的许多民族传统项目都从武术运动会上退出。
“文革”结束后,武术形势出现变化,一时武术大热,不少人提出恢复散手、短兵等传统项目,以改变新编长拳一枝独秀的局面。于是,以北京体院、武汉体院、浙江体委三个为主要实验基地,进行过短兵训练和内部比赛。
1980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太原举行,短兵重现赛场
1995年以前,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教学计划将短兵列入传统武术介绍项目
1999年,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计划将短兵列入传统武术课程内容
2002年,在青岛召开了短兵规则研讨会
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开设了短兵副项俱乐部和选修课程两类课程
2003年,将短兵编入《中华武术教程》
2004年11月, 山东省首届武术短兵比赛
2009年4月,全国长短兵交流赛在佛山举行
2009年7月,首届世界国术大赛短兵比赛在香港举行
2011年, 甘肃省贵宾宴杯短兵比赛
2011年底,澳门科技大学精武协举办首届粤澳高校短兵比赛
2012年7月26日,兰州国际武术交流大会设短兵比赛
2012年7月,武术短兵项目发展研讨会在武汉体院举行
2012年12月5日至6日,武术短兵调赛在武汉体育学院重竞技馆举行
|
舵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