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一般会问:“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发力?”或:“怎么样才能够得到更大的力量“?实际上功力是增长很慢的一个过程,短期内很难体会到这种微妙的增长,还需要你刻苦坚持的练习才能够触摸到的东西。
沉迷在短期内能够迅速和别人过两招的确很过瘾,但上瘾后就会忘记其实你在学习功夫,而功夫需要的是功底,每次和师父黏手后的那种沮丧感来源于功底的差距,而非我是否偷偷打中他一拳的快感。
技术的差距并不是你被打中了多少拳或你目前打中别人的几率似乎占得优势很高,而是在技术的交流中,感受到了那种真实的功力是多少?你的技术,是否运用得轻松自如?对于功力的掌控能力是否信手沾来?明明知道这一拳质量不高但还是自我欺骗说这是有用的就是蒙蔽自我,虽说练功在矛盾中成长需要一定的过程。但对于你自己的“技术”能走多远却没有多少人去追求了。
一拳的练习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取决于你对这一拳的讲究。力看起来似乎很重,但未必是最好的力,咏春的练习很奇妙是因为距离短,许多发力的空间很小,在如此狭窄的空间里要有爆发力是个技术活,能够在对练的过程中运用出来就更高级了,所以练习通常都是由大到小,由小到内,练到内,就是更为微小的发力,不难理解以前古人所说:“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不动”的精简字语。
然而练到小,更需要瞬间放松的筋骨与自己的悟性。就好像师父在与你讲解某个动作,他运用得自如,而你像卡带一样的不舒服,证明了还未练到这个动作最好的状态,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忽视对功力的追求,而玩更多的拆解动作,但是动作是千变万化,你何时能够拆解得完整呢?
忽视功底等于放弃给自己更好提升的空间,虽然功底练习起来枯燥无味、时间长,这都取决于你是否需要坚持将功夫练习得更好。
功力像是个培养起来的内在力量,每天一点一滴的存储能量,它能够养身、养气血。调节自己的身体机能,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获得技术是再好不过。然而,它也需要一位好的师父调整你的结构、告诉你如何去练习。我们总不能将自己的身体练坏吧?练功更有趣的,是它更随自己的坚持在增长功力,从紧张的工作生活中跳脱出来,甚至更好的协调自己的生活。
给许多人谩骂的“套路”,的确和打没有什么关联,但你打的时候,用的又是套路里的手法,不过是组合起来罢了,所以并不是说要死练功,要灵活的将这些东西运用起来就是自己的东西,练习中,总会有许多矛盾,遇见瓶颈是见识到了自己的水平还差很远,如何更好就取决于对功夫的追求,当然有些人是追手法,一些人追力量或其他,最好的还是功力,它每天一点一滴的帮助你下盘功夫更沉稳,手法更灵活,身体更协调。想起我父亲说的一句话:“我写的毛笔字,是沉下去的,而你的,是漂浮不定”。
功力是枯燥的,时间又相当漫长,几乎看不见摸不着,只是忽然有一天你在练习时会感觉很多微妙的体悟。师父常说练功就是在修炼个人意志力与坚持,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对待这种传统教学中的尊重与理解。
作者:咏春飞女
|
白若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