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拳”是流传于广西平果榜圩,田东思林及都安县江南乡等地方的一种本土拳术,有的也称为:“军拳”。其历史渊源已无法考证,此拳术是古代狼兵练习在战场杀敌的一种武术,典型的古代壮族武术,关于“昂拳”的“昂”字,在壮话中有“凶狠的”“厉害的”及“硬的”的意思。主要分有徒手拳法及兵器格斗技法,其中兵器格斗类格斗又有“长枪术”,“刀盾术”,“双刀术”,及一种叫:“纷撒(壮语,其实物就是一种类似于无护手的长砍刀)”的刀术等等几大类。
“昂拳”是流传于广西平果榜圩,田东思林及都安县江南乡等地方的一种本土拳术,有的也称为:“军拳”。其历史渊源已无法考证,此拳术是古代狼兵练习在战场杀敌的一种武术,典型的古代壮族武术,关于“昂拳”的“昂”字,在壮话中有“凶狠的”“厉害的”及“硬的”的意思。
“昂拳”主要分有徒手拳法及兵器格斗技法,其中兵器格斗类格斗又有“长枪术”,“刀盾术”,“双刀术”,及一种叫:“纷撒(壮语,其实物就是一种类似于无护手的长砍刀)”的刀术等等几大类。
(1) 徒手格斗术共有8套,大部分已经失传。其中现存的仅有2套半,总共51个招式,但是有的招式是重复动作的及拜师式,故现存的“昂拳”真正的招式是43个动作,总体来说,“昂拳”套路与传统武术的套路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它是由许多招式组合而成的,在每个动作的前后一般都要停顿,变换格斗实战姿势,等待下一个招式的演练,例如:打马式换骑马式,左右换招等,这与传统武术讲究的连贯性,协调性,节奏性等等有一定的区别,其风格更类似于警用捕俘拳,军体拳及古代泰拳。粗略统计: “昂拳”现存的43个动作中,其中拳法为10个,腿法8个,肘法13个,膝法9个, 头撞2次,肩顶1次,撕咬3次。从中可以看到 “昂拳”对于肘法,膝法,撕咬等重创性杀伤性的招式尤为重视,强调一击必杀的效果。
壮族拳法有明显的民族风俗, “昂拳”也无一例外,古代狼兵出征前,大都有传统的仪式。有拜师,上马等祈福仪式。“拜师礼”很简单,远没有泰拳那么繁琐的仪式。这些均为古代狼兵出征,首先是“起式”(拜师祈祷),其后是“上马式”,“打马式”等。格斗式为:“打马式”,左手横于胸前(持盾牌手法),右手曲肘保护头颈(持刀式),下盘为半蹲式,动作简单,却实用,可快速移动。
昂拳的套路及招式的名称仍使用壮语命名,如“昂”,“度谷刀轴(汉语老虎回头)”“度谷哈外(老虎咬水牛)”“吗都努(狗撒尿)”,另外还有一些目前仍不清楚意思的招式如:“啊亚武”“公达顶”等壮族发音的名称,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又如:“山羊顶角”,“螃蟹捉虾”,十分古朴原始。完全壮民族是日常所接触到的生活动作,丝毫无任何文学修。操练时呐喊声也为壮族发音,如:“卡!”,“西咩”,“也”等等,
(2)兵器格斗类分为单兵操练及群体组合操练。单兵操练比较简单,不受限制,一般是
套路操练。群体组合主要讲究群体配合协同,要求十分严格,各人分工明确。据老人家生前回忆:这种群体组合操练的阵法一般是“长枪在前,两侧刀盾,双刀断后”,与壮族历史著名的兵法文献:《岑氏兵法》里记载的对阵作战方法有一定的区别。这种群体组合操练的阵法已经失传。只是听家族长辈讨论及在家传的资料中看到过,令人十分可惜的是这些珍贵的壮族文化遗产,在过历次战火,文化浩劫之后,却无法逃避的悲惨命运。
“纷撒”刀的刀法我是亲眼见过,那一年随黄孟健老人练武时曾经见过:这种刀法带有神秘色彩,操练时选择在午夜时刻,寻找四处无人的地方。用红绸子绑头,焚香祭酒,用布包裹着 “纷撒”放在地上,对刀进行祭拜,围绕宝刀走三圈,然后拿起刀舞起来,这刀法十分古朴,笨拙,来去也就是那么几招,反反复复,特别的这把长长的砍刀在一个年逾80岁的老人手中来回舞动,口中“呐呐嬷嬷”的念念有词,显得十分缓慢,沉重,累赘。好不容易等待他舞完,只见老人家神秘兮兮的对我说:当时先人留下这套刀法是可以保护家人的。由于涉世未深,对武术的认知不足,那时候在我看来,与其说是武术,倒不如说是巫师的“跳大绳”,大有故弄玄虚之感,于是没有放在心上,也就胡乱敷衍了事。这种看法一直到后来,现在看来当时自己的认知是十分幼稚的,日本武士刀法天下闻名,归根究底也不过三,五招。
“昂拳”第一套拳谱;(1)拜师式 (2)起式 (3)骑马式 (4)打马式 (5)先人指路 (6)公达顶 (壮话,不详) (7)嗮谷嗮米 (8)杀虎插心 (9)一步砍虎 (11)打虎尾 * (12)山羊顶角 (13)螃蟹捉虾 (14)
|
苏莫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