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太极求真录》(共十八篇)之13~1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8089次阅读 0次回复
秘籍
2014-12-18 15:47:25
[第十三篇]太极拳的发劲

太极拳名家李雅轩从杨澄甫学拳十八年有余,晚年深研拳理,能言人之所未曾言,发人深省,得成一代名师。他在致弟子的信中,述及太极拳发劲,曰:“太极拳的发劲机会,应是在打手中赶现成的,送到手上来的,这样子打的才干脆,而不是把发劲的机会硬作出来的;否则打不出人去,就算是凭自己的力大,勉强把人打出,也必拖泥带水。”(摘自1963年10月10日信)
“老论云:‘发劲须沉着松净’,是说在发劲时,必须要松、要沉,并且还要松得纯粹,松得干净,不留有丝毫拙力在筋骨肌肉之间束缚着,如这样子,才算松净。否则就未松静,就发不出松沉软弹的灵脆劲去。”“如身体各部未能松得净,那意识神气就指挥不出灵脆的动作来,就打不出迅雷不及腌耳、惊心动魄的劲来。只是凭着肌肉、筋骨的伸缩动作,那是绝对不够快的。”“太极拳是提纲挈领抓大体,不找零体。”“按太极拳之发劲有几十种之说,我以为不对。我以为只有一个懂劲和不懂劲的问题。如不懂劲,会一百个发劲,也等于零。如懂了劲,虽变一百个、一千个也是一个道理。千变万化,想如何打,就可以如何打,又岂止是几十个哉?”(摘自1964年11月20日信)“太极“发劲的功夫,等于水到渠成,不宜单单地求这一技能。”(摘自1968年2月17日信)
“练功夫要能轻,轻到空无所有;要能重,重如山岳。进之则令人难觉,退时则使其莫知。能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变化神奇,鬼神难测,这才算高手,否则就不可能斗大力士、蛮干汉也。”(摘自1968年12月1日信)
“关于练功,脚下要稳,是松沉下去了,自然的稳,不是用固劲的稳。腰部要活,是要因有力来触,自然的活,而不是无故自己转动几下的话。手上的灵,是在松软稳静着长期练功,养出来的灵,不是故意动几下的灵。”(摘自1973年9月5日信)
“要想功夫成熟,还是在大松大软的舒适稳静中练功夫,久之方可。”(摘自1975年正月初七的信)
脚稳、腰活、眼明、手灵;大松大软,周身一家,久之即可懂劲、发劲。这大抵是练太极拳功夫的要领。
筋骨肌肉动作,包括骨关节松开又自然回复的力道,都是物理的力,不是太极拳的劲。练太极拳劲,须另辟蹊径。
盘架子,是习练太极拳的基本功夫。大松大软,而得周身一家,伸展如接天地,卷缩如成泥沙,即可以练意。按古籍所载,意在心,以现代生理知识而言,意即是头脑中的思维、意识为主宰。
意之动,可以疾速,也可能迟缓;可以飞跃,也可能停滞;可以遨游宇宙,也可以深藏丹田;习练太极拳者,须明暸自己的“意”之种种内涵、属性,明暸意与能量,呼吸、劲力的本质区别,明暸自己与他人的“意”,都是无质、无形、无量、无拘的客观存在;再急促的呼吸,再迅急的动作,都没有“意”之动那样的速度。在宇宙范围内,光速最高,至今尚无可超越。但是人之“意”动的速度更高,惜乎人尚未知其价值及可利用之渠道耳。
太极拳之练功,首在练“意”。身躯僵硬、精神紧张、私欲糊心、思维固定,是人之常态,难得大松大软,难得清心寡欲,故多数人的“意”,是僵化的,是迟滞的,是狭窄的,也是懒惰的。试以意反复升降用于自己的头、足,就会发现意动之速度并不快,而且还会感到颇不习惯;为什么?因为人的“意”之运动,也有其自在、自为的惯性和惰性也。“意”怎样动、怎样静,怎样合、怎样分,怎样动得快、动得慢,都要习练,还要持之以恒。
习练太极拳练“意”,首在于“ 意守丹田”。久之,分三分意于左手右足,或右手左足,而留七分意在丹田。这是最基本的练意功夫。久之,便由内而外、又由外及内,得“周身一家”的修为和感觉。这样的练习,除静坐、站桩、练拳均须进行以外,在日常生活中,亦可时时、处处应用。简而言之。七分意守丹田,三分意分流手足也。
如此练习一段时间后,即可导“意”入地,由三寸而三尺而三丈,又复返回至左臂左手,或右臂右手,如此反复为之,便能够使自己全身躯与大地逐渐连结、融合为一。故练拳或静坐时,习练者最好不要在房内、楼上立足,而宜和土地相接,赤足更好,布鞋亦宜;双脚掌皆不可蹬地用力,而须寻求脚掌和土地互相粘连为一体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全身松沉于双腿双足而致之者。这也就是李雅轩致其弟子信中所说的“脚沉。”
这种“脚沉”的感觉,来自沉的实际,人与地之连结融合在此,人之“意”动,迅即能发至手臂,亦在此。
习练太极拳盘架子,无论师事扬式、武式、陈式、孙式,在左或右掌臂由虚变实时,习练者的三分意缓慢或急速由地而足而腿、经丹田而肩而臂而掌,以丹田为中心,成斜线或对角线方向变换。此“意”可发于指尖、可止于掌缘,也可以离开自己手掌五指,而达到近距离或远距离的一个定点目标。此练习,宜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宜紧束而不可散乱,似有似无,似疾似缓,历练之,而总在有意无意之间。
《十三势行动心解》有言曰:“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人之“意”、“气”,是不同的。“气”或“内气”,是人的功能、能量的总体,包括轻柔绵长的内呼吸在内。以意导气,缓速自如;以气行力,而忘意、弃意,就难免拙力复生,动作僵硬,发力迟滞,在所难免。“有气者无力”者,得内气而无拙力也。“无气者纯刚”者,忽内气,可得者唯刚僵之力耳。意、气、力之分别,在此数语内亦可见其概义。
时人学练太极拳,其多数用在求其与师“形似”上,注意于一招一式的姿势、动作;亦有进者,则属意于内外意识,躯体的柔化松软。其实,这两个层次的练习,诚然必要,但不是惟一,不是终结;更困难、更重要的是、习练者自身的“意”的习练。
在练“意动”的长时间过程中,人有嗳气、体动、挺脊等效应,概属正常,不必在意。如动作过大,可以意默念,“停止动作”而缓止之。
《太极拳论》曰:“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说的是功夫进程的三个阶段。招式不熟,习练者之意必然贯注于拳式之正误,而无暇致力于去除拙力、僵劲。着熟乃初级功夫,重在默识揣摩、大松大软,气沉丹田、虚实分明,动作熟练、拳式协调为其要点。懂劲为其次的功夫。由习惯招式而自然本能,而内意、外式之协调同一,由外及内,以内驭外是其重点。神经反应之灵敏,首先在自己的“意”的灵敏。“阶及神明”则是高级功夫,心、意、气、身、内、外、体、用,都浑为一体,没有丝毫分割。有论者把内劲、外力截然分开,引“用意不用力”之古训,力论太极拳用内劲而不用外力云云,未免过于胶柱鼓瑟,难免刻舟求剑之失也。
李雅轩论太极拳功夫,分三步,先练体,次练气,后练神。而贯穿体、气、神、即“着熟”、“ 懂劲”、“阶及神明”这么三个层次,唯意而已。练意、知意、用意,这才是“用意不用力”这句话的真义所在,这才符合《十三势行动心解》所说的:“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的真意。
李雅轩把太极拳劲分为五种:“硬劲不如僵柔劲,僵柔劲不如松沉劲,松沉劲不如轻灵劲,轻灵劲不如虚无劲。”皆指自己习练、得成的太极拳劲力。虚无劲,为己之整体虚无;发出的内劲、外力相合的拳劲,却都是实的,所谓“有虚必有实”,“虚实相生” 是也。李雅轩与弟子、访客推手,发劲就是“一股大力”、“有股重力一撞,如触气一样”,“如蛛网缠缚”,“有很多手”,其虚无劲已炉火纯青,瞬间即转化为实劲,疾速绝伦,堪为一绝。
太极拳之发劲,内外不分,亦不必分,不能分;贯串者,在意。在意,才能真正“豁然贯通”,而拳意、心意、劲意,都是要练习的。全身松沉亦在“意”,在丹田之八分意,持下沉之势,久之,便觉体沉、足粘,腰活、胯松,大松大柔遍及全身,特别是上身由轻灵而虚无,转腰时带动手臂在旋转中甩动,用意至指、掌、腕而不用力,臂带动掌、拳出,可快可缓,更可以极疾速。这样的动,才能达到“运动如百炼钢,无坚不摧”的层次。
劲转为无,实转为虚,须“劲断意不断”。《十三势行动心解》言:“极柔软,然后极坚刚”,是太极拳家极为熟悉的古语。此能力,此境界,来自盘架子的大松大软的功夫。极虚无,然后极厚重,极缓慢,然后极疾速,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这三句话,是密切相关,不可须臾分的。
自己用意贯穿足下之地,脚腿、丹田而肩、臂与掌发劲,可练习断瓦片,自一片可练至数片,要点在于丹田之意,瞬间尽出也。
太极拳家出掌、打拳,第一层次,是直接打到对方身躯的任何部分,如无内劲,则无力、无功;第二层次,是捉住对方手腕、臂、腿,顺其力、其势,用太极八法发劲;第三层次,是双方肢体之沾、连、粘、随,如吸附,如胶结,借力打力。第四层次,是再返回到第一层次,不过出手含蓄内劲,意在对方身体之内、或其后,则可伤对方之脏腑,甚或致命。推手,有时可能在打出一方之时,可能致其吐血,就是这个缘故。至于再上层次,则已非太极八法所能尽者也。
“借力打力”这四个字,是习练太极拳者都十分熟悉的。“四两拨千斤”之语,亦从这个四个字来。时论对此四字的解释,几乎都是反复说明“不丢不顶”,借对方的来力之势,同方向施之以已力,而致其合力达到最大,使对方迅速踬跌云云。这种分析论断,诚然不算错,但远不完全。“借力”者,吾人还可以借重力和地心吸力这样两种力,然后才借对方之力。三力不可偏废。
吾人习练拳架过程中,每式均有松沉动作,这就是重力;是自己全身一家,浑然一体的下沉重力。沉至尽头,周身以螺旋转动之势的反弹力,就是利用足下土地的地心吸力的一种特殊反弹,也自然而然地利用了自己大腿二头肌的弹力。以慢动作盘一趟太极拳架子,约需三十分钟左右。而无论动作速度如何变化,只要习练者利用了自下沉而转升身体的反弹力,盘完全套拳架以后,其大腿二头肌就会发热,较大腿、膝头的任何部分的手感温度明显要高。这种反弹力,经过久练,借土地地心吸力之突然逆转与加速,而得其劲;又以全身松软,而成其浑然一体;再由己意导到掌、拳、臂、肘、肩、体,进而发劲,瞬息之间一抖即出,遂成李雅轩名之为“扔劲”、“冷劲”的劲道。此劲无内外之别,一及对方肢体,对方即有像触电一样的感受。
太极拳每一招式,都有这种周身一家的松沉力(劲)、反弹力(地心吸力之反方向弹动)。呼吸,用意、变速……全部溶合在一起,这是太极拳与其它任何拳种不同的地方。如果单独以牛顿的力学定律来分析自己的太极拳发劲,则MA之中的M(质量),是自己全身甚至借有部分土地之质量,A(加速度)愈高,此力愈大,而决非单臂、独肩或者再加上转腰之筋骨肌肉的爆发力所能比拟者也。
李雅轩论拳劲,说:“ 扔劲是扔出去、摔出去、掷出去的意思。练枪的手法常用扔;练拳的手法,用扔的地方不同,只有野马分鬃和按劲。将对方拿着(这就是用手抓住对方臂膀或其他处,是上述的第二种层次),则来得特殊的快(此即是在下所说的:‘加速’),能使对方冷不防,就已经打上了,这就谓之冷劲。也就是劲起于陡然之间,能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的意思。要和外功拳比手,就非会发这种劲不可,如只是揉揉扭扭地周转几手,就不足以敌高手也。”(摘自1963年3月22日信)
此言有理。但是,“扔劲”既是“扔出去、摔出去、掷出去”,就不止是“野马分鬃和按劲”而已,太极拳的任何招式,除极少数如“下势”等以外,都可以、也应该有反弹劲,那就都可以是“扔劲”、“冷劲”,只在于自己悟或不悟、用或不用耳。
发“冷劲”即发极高加速度的劲,关键在于自己的“意”之长期习练、极度灵敏。对接对手之来力,即粘住对手之拳、臂、不丢不顶,决非易事。因为并非每次都能等到对手之力、之拳,接触到自己,才能“听劲”、才能出手也。
太极拳之化劲可接发劲,化劲就是发劲,发劲也就是化劲。
注:本文已发表在《武林》杂志
[第十四篇]太极拳的后退步法

在杨式太极拳103式中,左右“倒撵猴”用的完全是后退步法,重复两次:一次上接“肘底看锤”,下续以“斜飞势”;另一次,上接“金鸡独立”,下接“斜飞势”。此外,还有“退步跨虎”、“玉女穿梭”等,都是一步后退。其步法基础,都是“倒撵猴”。
太极拳之后退步法,比前进步略微困难一些。其难在于“通体松软”、“以腰为轴”、“时刻留心在腰间”这些关键要求,不容易做到。其根本原因,在于所有练拳者在生活中行走、上下楼、跑步,都是用前进步,没有用后退步、特别是连续后退步的习惯的经验,也在于“后退”包含着相当成分的“未知”。
太极拳后退步法的练习,在全套拳式中,只占极少部分,满打满算,不过重复三、五、七式而已。连续后退步法之练习,则只有“倒撵猴”。如果为保健、养生、长寿计,那么练一趟拳,有这么两次连续后退步法,再加上两、三次单一后退步,能求其基本松软,也就罢了。若求技击、功夫上身,进而“从心所欲”、“舍己从人 ”、“阶及神明”则循规蹈矩、一式一招地练几次全套太极拳,那是永远不够的。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下盘功夫比上盘功夫更重,也更难;步法比伸掌、出拳更重,也更难。有心练好太极拳者,应该单练、多练、活练后退步法,每练都可以重复几十次、几百次、几千次,才能够窥其奥妙,得其诀窍。否则,不足论太极拳技击之体用也。
练习太极拳的后退步法,前期应该沉肩坠肘,双手自然下垂腿侧,除稍许自然挥动外,不做任何动作,全神贯注于后退步。其动作,须以已腰的转动,带动完全放松的盆骨、胯骨、股骨、大腿,以滑步移动小腿与单足,其动类似锺摆,而摆心和动力,都在腰脊。
腰脊之转动,同时带动练拳者上身之螺旋形转动。无论上式是“肘底看锤”还是“金鸡独立”进到瞬间的“无极式”时,全身由“无极”转化为太极,即有一个全身“ 下沉”的动作,从而得一“沉劲”;这一“下沉”和“沉劲”,都是整个身体螺旋形下降之动、之势,藉腰脊之转动,而“甩”出移动之单足。至足底已粘贴地上不动时,立即有一个“反弹劲”,腰脊即藉这个“反弹劲”,以柔和的弧形动作连接,反向旋转上升。两足之虚实,即向反向变化,各自承担的身体重量,一增一减,再次达到双足同时、同等承担全身之重量,即其重心正好在双足中间,而再成“无极式”。如此再“沉”、再“甩”、再“降”,移动另外一足向后移动再度形成一动一静、一阴一阳,此消彼长、此前彼后的“太极式”。
太极拳立足之势,是“不丁不八”,既无“丁字步”之倔,亦无“八字步” 之滞,更便于换步移形。在太极势变无极势,再变太极势之连续不断的过程中,移形换步,首在足掌之变。承重之单足转动足掌,大抵是微抬足尖,以足跟为轴心而转动;不承重之单足转动足掌,则略抬起足尖或足跟,再转动,两可。“不丁不八”之立足势,转动足掌,角度最小,因此也最迅速,最轻巧,于不知不觉之间,回复到“无极势”所要求的另一个“不丁不八”式之立足位置。这是正常的循直线后退的步法常规。
实际上,后退步并非只是一条直线正面后退的太极拳步法。有的太极拳书籍,画出前进、后退的足印,用虚线连接,表示步伐之落脚处,似乎非如此不足以练正宗太极,未免有点胶柱鼓瑟,刻舟求剑。其道理就在于太极拳和所有的名拳相类似,得须活练,实练,才能求其实、得其真。
太极拳的后退步法,可以向任何方向后退,其关节,即在于足掌之多方向转动。
这种多方面后退步法的练习,可以从大角度的钝角开始,而不拘泥于直线后退。足掌转动以后,即化为定足,则移动的另一足,以不转动的定足为据后退,即构成大钝角之后退步。如果踩定地面的足掌,向左或向右转动不同的角度以后,以此立足地面的单足为根据的“不丁不八”步的直线方向,为另一只移动的单足的动向,即可构成不同角度的后退步。最大的可动、可变角度,是三百六十度,即原地转体一周,虽然皆取后退步法,练拳者都在原地不动,只反复旋转、反复后退。这一种极端的练习方法,可以向一个方向不断旋转,也可以摆动式地一左一右反方向旋转,也可以综合两者,相互交替,以意为之,不拘一格。
太极拳之步法至难、至重,无论前进步、后退步、横向步、单足站立、变步,都可以、也应该朝向四面八方,无可无不可,无为无不为。其起点与关节,首在于自己定足的足掌之任意角度之转动。如此,则太极拳之动,无论迈步、出掌、挥拳、撞肘、靠体,皆有四面八方之势。无论是24式、88式还是103式的太极拳练习,都可以在一间两米见方的斗室中进行,首尾贯穿,一气呵成。师承王其和之已故太极名家刘仁海曾经说过:“要学会挤时间练拳。练太极拳不论时间多少,地方大小,有几分钟、一米见方的地方就可以练。可练整趟,也可练半趟,也可以单练一势,还可以站一会儿桩步,揉一揉腿。”即此之谓。
在一米多或两米见方之地练习全趟(即全套)太极拳,即是求得真功夫。太极拳势之阴阳相生,目光随之,于可能遭遇的实际技击中,未必是一对一,而更可能是一对二或一对三;发劲于先者,理应是对方二、三、四人中之首者,继之以另外方向的次焉者,因为二、三以上之对手,必成围困之态势,而不可能都挤站在单独一个方向者也。
在太极拳的散手练习或实际技击过程中,拳式之间的连接,根本不拘一格,决非在“肘底看锤”或“金鸡独立”之后才能接“倒撵猴”之后退步。换一句话说,任何定步、前进步,都可以下接后退步。而拳之名为“太极”,也在于拳势之千变万化,不离阴阳交替、虚实互易之理。步法、拳法皆循太极之理而变,则为整体拳势之根基。
后退步法练熟、练柔、练活以后,继之以掌,即顺理成章,自然天成。其法乃以腰之升降旋转,带动肩肘,再带动双掌一前一后、一虚一实,其力之根,出自于足,而且掌之前推,另一掌之后挥,略迟于脚步之后退及粘地。这个时间差,极微极短,无论于前于后,皆为主攻之式。后退步之移动、立足,乃立其基,成其势;其步伐之大小,取向之左右,甚至接近对手之双足间或胯下,均非攻点而是出掌之基、之助。“倒撵猴”之拳势,不可妄用,因此势可能具有穿透力,足以伤人之内脏之故。
太极拳之后退步法,可以单练,更可以多练。即使不求技击之功,练之日久,对练者的健康、长寿,大有裨益。其人之全部脏腑经络气血,都能够借此倒退步法之练习,得到充分的锻炼,其能量之积蓄,其气血之充盈,非言语文字所能尽述者也。
杨澄甫著《太极拳体用全书》释“倒撵猴”式曰:“设有敌人用右手,紧握我手左腕或小臂间,倘又以左手托住我肘底拳,则我先受其制,不得施展时,即翻仰左掌,用沉劲松腰胯,向左后缩回,左脚亦退后一步、屈膝坐实,右脚变虚,则敌之握力顿失。右手同时向后分开,至其失却握力时,急向前按去。此式虽然倒退一步,仍可撵去敌劲,故谓之倒撵猴,其要求在松肩沉气也。”
这段话,设对手为一人,在我之正前方,且已握我之“左腕或小臂间”,脱身后退,同时以右掌“急向前按去”,是寓攻于守,退步进掌之基本拳势。沉左臂并带有缠丝旋转之力,而且后沉旋动之力,宜取向于对手握臂的右手虎口处,脱臂腕之际,还可能带动对手上身前倾;因此,对手随时可能出自本能,自然向其后上方拔动身躯。在此瞬间,我之右掌已粘接对手之左前胸或左上臂,即可接其上拔之势,借其后退之力发劲,可使对手立足不稳,转跌于地。如对手上身仍处于前倾之势,则我之右掌及其身,恐有伤害其脏腑之虞,不如击其左臂。尤有进者,是我之左腕臂脱开敌握之后,借腰脊旋转下沉劲向后方或侧方挥出,以左手手背击出,即左掌变实、右掌变虚而兼顾前后或前侧两敌。或者,对手虽然没有“紧握我手左碗 ”,却以其右手握拳或持刀,攻我右侧,则我可以用左手反握其手腕(此为常规),或搭其小臂或腕部,用粘劲化其攻势(此为高手),以沉劲松腰胯,向左后回缩,带动对方上身向其前方倾倒;如对方立即用力后退,则我转腰出右手,顺其势向其左肩推去。这两种情况,乃是杨澄甫的《太极拳体用全书》所未述及者。
注:本文已发表在《武林》杂志
[第十五篇]太极拳的变步与单足站立

太极拳的步法很重要,但也难练。其重要者,在于太极功夫“其根在脚,发于腿”这么七个字;其难练者,在于学拳者在日常生活中走路、迈步,先出脚,已成根深蒂固的习惯;而太极拳练习,则要求所有动步,一定先转动腰胯,再带动大腿、小腿、脚和足掌移动,带动双膝变曲,下肢旋转上下如缠丝,松腰、坠胯,而得其沉劲,同时下旋双腿、转向而得反弹劲,是相当不容易的。因此,练太极拳步法,宜先定步、次动步、后变步、再单步,不可囫囵吞枣、马虎从事,主次不明、虚实不分。至于任意变换脚步的方向,练拳于斗室之内,移形于方寸之间,那更是数年、十数年以后的事。
太极拳的动步,有前进步、后退步、横跨步以及变步。除了定步与“楼膝拗步”、“倒撵猴”、“云手”以外的动步,皆是变步。要点与其他动步相同:以腰胯转动为主轴,带动腿、足而移动。以 “玉女穿梭”为例,无论腰胯旋转180度或270度,后掌穿出,以棚劲上翻,棚起敌之手腕或前掌或肘下,击敌之胸胁部,得“四正”、“四隅”、“四方”,是为正练。足下变步,起始在略微翘足尖,以脚跟为轴,以任何角度旋转足掌至任何方向,有时单足旋转一次,有时,分两次旋转取其他方向,有时双足分别旋转方向,其相联结处,都应该柔和园转,动作于对手不知不觉之中。
任何动步、变步的重要之点,是腰胯的左旋右转,都要松软、柔和、均匀,不停、不滞。
取各种不同的变步,决定出拳、出掌的不同方向。种种不同的方向,从根本上都以主要承担身体重心的足掌位置确定。乘担身体重心可能多数是后脚。其足掌旋转以后的位置,确定腰脊旋转的中心、角度,确定另一足移动的位置以及上身、头面、肩肘臂拳的运动位置和方向。此足掌以足跟为轴心的旋转,只是一个角度,足尖起落柔和园转,其动,则是一个弧线。足尖、足踝于旋转时,须极松软柔和,偶有僵力,则滞;仍以自己的腰胯旋转带动足掌变位置为最佳之选。
练习方法,先以已意转动腰胯,带动足掌。如果直接以自己的意念转动足掌,或急或缓,都落入下乘,意气便即散乱。
练拳者以足掌转动定人体位置方向,可单独做转动练习。其法为:两手臂自然下重,沉肩、坠肘,全神贯注于腰胯缓慢、轻柔、均匀旋转,两足前后站立,双腿受腰转之带领,有轻微起伏、旋转,其虚实则有互相消长之变。腰部之转动在前,足尖抬起、足掌转动在后,此为练习之要点。
这样的练习之后,即可进入多方向移足变步的练习。其法:手臂仍自然下重,以腰动带动足掌旋转一个角度以后,粘定地面,另一足则以腰股旋转为轴心,以拖步或滑步前进或后退,其在地面移动的轨迹,转折处,也是近似平直的弧线。这是由腰胯旋转为轴心,腿、足不用力,所自然产生的现象。移动与立定的取足,主次、轻重一直处于虚实互易的变动过程中。
初练各个任意方向的变步,当以太极拳原有程式的变步为基础,再变足掌转动的角度,由小角度而发展为较大角度动转足掌。角度越大,转动足掌就越困难;到一定限度后,即要练习变换两个不同足掌交替同方向转动,同时还要拖动或滑动另一足掌的位置。两足掌转动角度相加,腰胯躯体才可能转动到360度。当然,练拳者把自己身体转动360度,在技击上是没有意义、没有作用的。练习太极拳原有程式中没有的朝向任何角度的方向之转动腰胯躯体动作,只是一种辅助练习、外加练习。
梅花拳走桩,玉女拳闪避,都有步法,都有立足点的变换。为梅花拳、玉女拳教师者,无论单传或群练,大抵都会要求学生专练步法。太极拳历来以既定的程式为基本要求,全套太极拳的落足点相连结,是一条长长的直线,偶有直角变步,亦不出其矩,其甚者,还画出足印连线,变步皆不离其宗,未免有僵化之弊。当然,愿为之者尽可照做不误。练拳总比吹牛好。
太极拳式中,单足站立者,如:“左右分脚”、“转身左蹬脚”、“左右蹬脚”、“回身右蹬脚”、“左右金鸡独立”等,都要求练拳者全身重量,由其单独一足承担,另一足则悬空动作。在一般情况下,练太极拳者都把以上的单足站立的拳式放在全套路中来练,极少有单练者,更没有深入去理解单足站立的诸般拳式的太极内涵与体用;匆忙练而习之,各拳式能达到形似,也就算了。也因此,单足站立的拳式,就经常有了瞬间或短时间的静止,腰胯不再旋转,立足颇难稳定,这样,就未免有背于《太极拳论》中“处处总此一虚实”的古训。
单足站立的太极拳式,可从以下方法单练、虚练。练拳者可任选一足承担自身全部体重,即重心,起始即须寻求自头顶百会穴循脊骨下行,以二指距离过会阴穴,而至足底涌泉穴,成一直线,不得有任何凸凹弯曲之处,尤忌腰部、胯骨之突起;必须始终保持头顶正中,沉肩坠肘,通体松软,腰胯松沉;另一足则以脚尖点地,以稳定自己的立身中正、单足站立之基本姿势,达到承受身体重心的单足的足掌的自我感觉完全平稳,不歪不斜。这样的练习,要延续相当一段时间。否则,自身身体的重心,就不能完整地落在固定的单足的足掌范围内。
练拳者的重心,是否真正地、稳定地落在承重的单足足掌范围内(不一定在涌泉穴),在于他自己意念的检验,即努力做到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所说的“默识揣摩”这么四个字。
其后续练习,则是轻轻抬起不承体重、以脚尖虚点地面的另一足;自己的意念,则仍守在腰胯、丹田,而不要移到悬空的一足上去。悬空的这一只脚,开始可以极短距离地逐渐抬高,或做不同的动作,包括“分脚”、“蹬脚”、“金鸡独立”等悬空单足动作,但须保持柔韧松软,不可僵化用力。此时须凝神注意身体重心的落脚处的稳定,注意腰肘的缓慢、均匀、松软的旋转,以及承重单足的膝盖之轻微弯曲与伸展、大腿的转动。更换单足以后,左、右两足的练习方法相同。老人练此功夫,相当困难;加之以闭目练习单足站立,同时持续、缓慢旋转腰胯、屈伸膝腿,尤其难。
《太极》杂志2004年增刊《纪念刘仁海先生(1904—1982)百年诞辰专刊》上,刘仁海大师的弟子、河北省武术协会副主席李剑方为文回忆:“一天,刘先生给我讲解丹田内转、腰胯换劲,他单腿站地,让我任意推。当时刘先生已是76岁的老人,我正是二十多岁血气方刚的小伙子,而且还练了十几年的功夫。可是我无论如何推他,不管力大力小,从前从后,他总是稳稳站定,不偏不晃。我大为不解。若双脚着地,则可以通过左右两腿的虚实转化,化解各种来力,可他是单腿站立,如何化解?我弄不明白。他说,这种功夫叫‘蹭胯’,全靠腰胯的轻微‘蹭动’,在丹田带动下,随意念而转,不仅可化解四面来力,还能生发八方去意,它是‘浑园功’的体现,是太极拳修练的高深境界。我似懂非懂。刘先生又说,当年王其和先生教他‘蹭胯’功夫时,他也似懂非懂。当时王先生嘱咐他说:现在不懂不要紧,做不到也不要紧,但你一定要记住这种功夫,将来即便老师去世了,只要你刻苦练功,认真体悟,也会做到的。”
传自王其和大师的太极“蹭胯”功夫,就是单足站立拳式的最高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