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太极求真录》(共十八篇)之16~19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4041次阅读 1次回复
秘籍
2014-12-18 15:46:54
[第十六篇]太极拳的呼吸方法

武禹襄著《十三势行动心解》曰:“先在心,后在身。”心者,精、气、神、意、功,皆在其内。身、手、腿、足、脊、头、腰、胯、胸、背、耳、目,或动或静,都是外,都是身。“先在心,后在身”,并不是一先一后两截子的次序,也不是先者重,后者轻,而是内外融后、协调、均衡、交替、转化;先后之谓,重在内外之融合、交替、转化之际,以心领身,以意行气、以内御外、以静制动也。
人皆呼吸。此为自然生存本能,却也是后天修炼内功的通道。一般人熟知的气功、道家的内丹功、佛家的坐禅、老庄的虚无、印度的瑜珈、欧洲的冥想,源流皆同,均出于、并归于取静、守静及呼吸。太极拳是动态功夫,尤重呼吸,这就是动中取静。古训曰:“静中之动是真动,动中之静是真静。”动与静在太极拳习练与应用中的连结,在心意,亦在呼吸,练之既久而得其真,既得真动,也得真静。习练者呼吸不得其法,心意不得虚无,意乱神迷,练出来的太极拳式,只可能徒具其表,划圈子、练体操罢了。
人之外呼吸,即肺呼吸,于胎儿落草之始,即无时不有,至死方休。诸家称之为内呼吸者,系连结外呼吸而以意领之呼吸也。此呼吸发于丹田,行乎经络,布于脏腑身躯,复归于丹田。从形体基础来说,是自有意识而达无意识的横膈膜反复起伏,上助外呼吸及心肺二脏,下则逐步激活丹田脐带之能量转换的枢纽功能,进而通经络、实脏腑、积能量、存内劲。这种修炼,如以站桩、打坐、横卧之身静、心清出之,以绵延不绝、轻细匀长的外呼吸引领小腹起伏,丹田复甦,谓之静功。习练者自己身体有或慢或快的动作,包括不同流派之拳式,谓之动功,或称内功拳、内功武术。
有志于养生、练功者,无论年龄、体质、条件,可以先静功、再动功,后武功;也可以先动功、再武功,后静功,还可以同步学练内、外、静、动功夫,合四为一,而以呼吸连结之,助内外功之交替、转化,即得顿悟。此功发自本来,大可不拘一格也。
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是没有一丝一毫外呼吸的。从单细胞——受精卵子始,历经十月,而成为骨骼、肌体、五官、脏腑、经络、情感、知觉齐备的婴儿巨系统,其唯一输入、接收母亲的营养、物质、感觉、情感、信息的通道,是脐带。中医所谓的营卫气血,西方科学所谓的物质与能量场,自混沌而系统,逐步形成并结构为活生生的婴儿,其根皆在脐带,即丹田。其呼吸、准确地说是内呼吸的唯一器官就是丹田。古人称为“胎息”者,即丹田呼吸,或曰:通过丹田之通道交换与发展其人之整体生命。
婴儿出生后,其脐带即被剪断。其断头回缩至肚脐内,位置或深或浅,脐口或闭或开。脐带所有的功能,特别是系统调节脏腑经络平衡通达的功能,约在二周左右的时间内,逐步退化、终于消失,其体内脏腑与外在世界交换能量,则转而主要由外呼吸承担。
激活丹田即断头脐带的功能,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一大发明,是中国传统文化宝藏中的瑰宝,在传统中医药学,传统中国功夫领域中,无论理论或实践,都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成体系、深不可测的。因为意、气、功、法都是无质无形,属于非物质的能量场性质的人体内在之种种。然而只要有心习练内呼吸者,几乎都可以学会、并做到激活丹田,或快或慢,或多或少,或迟或早,难在坚持,重在坚持,亦贵在坚持耳。
求太极拳之真,必须练会内呼吸。大分之,有三个阶段:缓、细、长、匀之外呼吸;腹式呼吸;丹田呼吸。此外,还有穴位呼吸。
太极拳的基础功夫,是盘架子,是缓慢,松软、柔韧、伸展、均匀,从而化去习以为常的全身拙力,而代之以通体松柔。习练太极拳,不容易做到拳桩合一,内外合一,动静合一,所以太极拳家单独练桩功、静功,并无不可,但亦不排除于连绵不断之太极拳动式中,加练各种静功。
习练太极拳,于缓慢、均匀、柔松动作阶段,动作伸展如粘地拥天,宜吸气;收敛如尺蠖屈曲,宜呼气。由瞬间无极势,变为左虚右实或右虚左实,须呼气;由左虚右实或右虚左实之极处、之转折,而趋向于无极势,须吸气。内外呼吸皆然。
练全套拳架时,习练者呼吸均匀,呼吸之转折处亦为轻柔弧形转折,无须间断,是其要点。故伸展与收敛、虚变实转折为实变虚的时间,须均衡,须相等。在一呼一吸单过程中,外在拳势动作,可以变更方向、速度,或加速、或变速,但呼吸细、长、柔、轻、匀、均不可变。肺呼吸与腹式呼吸应该同时进行,并以八分意守丹田。
腹式呼吸有顺式,有逆式。行外呼吸,于吸气时小腹凸出,为顺式,反之,为逆式。顺式较自然,逆式较困难。如果意在丹田吸气与肺部吸气相同步,则用腹式逆呼吸;异步,则用顺式,也可以先顺式后逆式,不拘一格。
腹式呼吸日久,即能激活丹田。如练呼吸功时,自己的肚脐周边发红,发痒,甚或流出黄水,都是好现象。
外呼吸有纯以鼻呼吸者,有以鼻吸、以口呼气者,亦有以口吸气(传言称之为:食气或吃气)鼻呼或口呼气者。习练太极拳,以取鼻吸鼻呼或鼻吸口呼为宜。口呼气,可出声,无论自然呼声或大声呼喊,当在发力时候。经常不拘一格,日久便成自然。
习练太极拳用腹式呼吸,自能达到外呼吸细、绵、柔、长、匀的习惯,并不知不觉间转为本能。据章乃器之子章立凡记载,他为乃父以其脉搏次数量度呼吸,一呼一吸约七百余次脉跳,即每五分钟一呼、另五分钟一吸。章立凡说,有另外一位老和尚,其一呼一吸,合其脉跳一千多次,即每一呼约八分钟;心及气亦随之而然。此即俗谓之气功、内养功也。吾人对此勿须强求,亦不可强求。不过,他们两位前人。都是用腹式呼吸或丹田呼吸,当是无疑的。
常人呼吸,每分钟约十几次,相当于医家所谓的“一息五、六至”。习练太极拳之开合呼吸后,一般约每分钟七、八次呼吸,大约放慢一倍时间。由平常人的呼吸每分钟十四次降到七次,便是太极功夫呼吸所致,得自于内外合一,得之于自然天成。章乃器的气功呼吸,是单独练习静功而得之,不能以太极拳阴阳虚实之变换相合、相求者也。
太极拳呼吸的较高层次与水平,已经不再是每一拳式伸展一吸,每一收缩一呼,亦不可能于每一发力时,呼气或大声呼喊。此时之太极拳习练,外动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内外呼吸则守中抱一,轻呼微吸,以似有似无之呼吸之动,孕含深不可测之内静。此即谓“动中之静”。
外呼吸是人(及其它生物)机体与外界空气之气体以及微量的水湿、灰尘、细菌等的交换过程。内呼吸则主要是人体内经络的能量、细胞液、体液以及气体的交换过程,特别是生物电、生物磁、生物微波等的综合流转、交换、代谢、积蓄的过程,是在唯物哲学基础上的西方生理科学所未曾研究过、未曾论述到的生物、生命理论领域中的重要存在,是人体生命能量场的理论与现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理论中的“内功”、“气化”、“经络”等内容的传承。经络以通达为补益;能量的积蓄与存储,既有非意识控制的自然运作过程,也可以有意识的引导激活与强化、深化、系统化的主动作用进程,可以大幅度地激发人体中随意机体、半随意机体和不随意机体的能量场之生、化、和、蓄、深、藏、动、发。中国几千年承传至今的意守丹田之腹式呼吸,即是丹田呼吸的准备与基础。丹田呼吸,则是腹式呼吸的优化和深化。
内外呼吸合一,互相融合、转化,是人的机体与外界环境最优、最深的关系构成。修练自身的内外呼吸合一的关系构成,人体的肢体、心神,可静、可动,流转自如,天、地、人、内、外、虚、实可以完全合一,是人生的另一层次、另一境界。
为人有意求此,则必须以全身内外松柔、呼吸绵长为基础。其人如果长年累月绷紧肌肉,或心情紧张,以物理规律作用,则必然是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能量消耗大于储存,难能持久,而必然需求自然性地加快、加强外呼吸,以增吸氧气来满足能量消耗的需求以及达到人体生命动态能量场交换过程的相对平衡。其内呼吸将相对削弱并受控于外呼吸,甚至于弱化、消退而致常年阻滞、经络堵塞,而损害自身的健康与生命。
习太极拳求内外呼吸合一,必须经过学练和积累。儿童时期以后的人,已经不可能再有健康胎儿的纯天然的内呼吸,以及通过内呼吸构建人体的极其复杂的生物系统、感觉系统、信息系统、情感系统、思维系统和能量系统之全过程。但是,得其法,能坚持,却是可以学会内外呼吸均衡合一的。其要点之一是:后天呼吸之习练,由短暂而细长,由外呼吸而内呼吸,由粗略而柔润,由鼻口呼吸为主而以丹田呼吸为主,而达内外合一。
腹式呼吸,是内外呼吸之过渡、联结、合一的阶段。没有长期的、自然的腹式呼吸练习和习惯,任何人都是学不会丹田呼吸的。
习练太极拳初始,大抵以虚实动作配合呼吸;但时日既久,肢体动作、招式拳架,则须逐步与内外呼吸有所分离。拳式快速、变速,加速时,呼吸仍须调匀;加速、发力时,当然仍可呼气、出声,但在快速盘架子的全过程中,练拳者则须调匀呼吸,丹田始终存意,在以意领气、发力时,尤宜注意留一、二分心意在丹田。
调匀呼吸除维持内外呼吸合一之外,须求呼吸的时间相同。一般情况下,青少年的外呼吸为吸多呼少,老年人则吸少呼多。调匀呼吸,老少即可除此习。
丹田呼吸或其极致“胎息”,是中国功夫习练过程中的最高呼吸境界。得丹田呼吸功效时,人的外呼吸就似有似无、细柔绵长,一呼一吸,通达内外经络、头顶足尖,在静坐或站桩过程中,经常发生自身肢体的非意识的动作,而且大都会左右相同,即左右经络同等、同变通畅之外在表现。一段时间以后,如以意略加引导,这类无意识、无主动性的外形体动作,就可以形成不同拳式,就可以有不同联结,更有不同速度。到这个阶段以意动而出的拳式,已非太极拳架子的一百多式或八十多式或三、四十式所能限,有时发出其它拳种的拳式亦有可能。这可能是内家功夫的另一种层次。
穴位呼吸者,人可以借身体表面的穴位群,从大气、日月、天地、山水、林木等吸收能量之谓也。区区在下有这样一个见解:人的穴位,是能量转换接发网点。其最者,在上为百会,在中为丹田,在下为涌泉;习练静功者,可三取;习练太极拳或其它内家功夫,则只取丹田足矣。
人体的生物能量,包括生物电、生物磁、生物微波等,一般都是相当微弱的,但其存在、运动却无疑义。现代医学仪器能够测出心电图、脑电图,即是实例。任何人通过长期的、持续的呼吸、功夫的修练,一日如能有五、六小时从容为之,其生物能量当可大幅提升。在质、量、动、静等各方面,都能深化、增加。太极拳十三势的最后一势,名之为“定”。其主要内容,即在以其呼吸为导引的自身的内外合一,以内为主;动静合一,以静为主。此时之动,就能达到“静中之动为真动”的高境界。
练习太极拳,置呼吸而不顾、不用、不练、大抵只能得其形体架子的动作;只以缓慢的太极拳招式之虚实吞吐,配合肺部的一呼一吸,恐未能尽得太极功夫之真也。
学海无涯,事在人为耳。
注:已发表于《武林》杂志
[第十七篇]太极拳的眼法

太极拳家有两大分支:求保健、养生、长寿者,其动作松柔、缓慢均匀;行之有效,从之者众。求承传功夫、习练技击者,研内劲,学功法,师法不一,流为各派;但泰半止于同门推手,师友切磋;其中问题颇多,彼此阻断难免;又以种种缘由,师门绝技,未必能倾囊相授也。年复一年,代复一代,求太极拳之真,就颇有艰难了。太极拳眼法之迹近失传,就是其中一例。
太极拳练习与应用,颇重眼法。太极十三势,无一势不与眼法有关,而以后三势“顾、盼、定”集其大成。为强身健体而练习慢动作太极拳,无论杨式、武式、孙式,按师父所教,尾闾中正,虚领顶劲,双眼自然朝前方平视自己的动掌,也就是了。如此眼法,当然不足以论技击。如果拳式要求自己转动腰胯幅度很大,必须由前方转视后方,目光已经离开前方之对手,当然是技击之大忌。无对手而自在自为,行云流水,悠哉游哉,眼睛望向哪里,那倒都是无关紧要的。
以事武而从事技击,其眼法则大不同;太极拳十三势中,在八法、进退之外,又单列出“顾、盼、定”三势,其理不言自明。
太极拳的眼法,有其特殊性、复杂性、系统性、变异性,所以才能够以“顾、盼、定”三式之名,与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法、“进退”并列,而跻身于十三势也。
太极拳的眼法,在杨澄甫遗著《太极拳之练习谈》中略有所述,曰:“目光虽然向前平视,有时当随身法而转移,其视线虽属空虚,亦为变化中一紧要之动作,而补身法手法之不足也。”这段话,相当重要,惜乎语焉不详,难知其究。其大要,在于习练太极拳过程中,其眼法不可须臾离,是身法,手法,整体拳势的有机组成部分。
练太极拳自起势始,即有眼法在。初练时,眼珠位于眼眶正中,平视;如无对手,可视远处,但是眼神却必须向左、右、上、下四个方向扩散,以左右为主,以上下为辅,决不可偏左失右,或偏右失左,取下忘上,视上失下。太极眼法之要点,在于眼珠基本不动,眼神却要扩散,这是第一个 “眼观四路”。无眼神扩散的练习,则双眼只能同时看到狭窄而专注的对象,而不及其余;那就不沾太极拳的边了。
开始练习眼法,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阶段。以左右方向为例,可能眼神只能照顾到各10度、各20度、各30度;到双眼神达到左右各90度时,练拳者的“目光虽然向前平视”,实际眼神所及,已经是180度了。
眼看上、下这两个方向,则无须上及天穹、下达地面,其眼神扩散,大抵向上比对方人头略高,向下,则能注意到对方小腿即可。但无论眼神对上下左右方向的照顾有多大范围、多少度数,习练太极眼法时,自己的眼珠必须停留在眼眶正中,基本不动,而直视正前方;颈项则不可随意转动,去将就左方或右方;更不可用拙力。
学太极拳,练习眼法,没有通体松软轻灵,没有尾闾正中,没有周身一家,没有节节贯串,是练不成的。勉强去练,十分辛苦,假以时日,大抵废然而止,因为练之无效,徒增庸人自扰之苦也。
太极拳习练者盘架子,活腰松胯,以腰为轴,可以旋转任何度数,如兼以快速、变速、加速,则眼神所及,已达360度,即东南西北全在目中,并能兼视八卦各方位,这是第二个“眼观四路”;再兼上下两方,则为十个方向。古谚曰,武功会家子得须“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实非虚言。历来武事、兵法,莫不如是。所为者,力求多得信息、舍已从人耳。
以此观之,太极拳眼法便只能灵而不滞,广而不僵,专注而兼顾,前望而遍视,而尤于自己进入快速技击、打斗时为然也。
练习此眼法,可首先或兼以静坐、站桩为之。以纯静态练眼神四布,有事半功倍之效。日常生活中,无论什么人,当然都是可以随时随地习练太极眼法的。这也叫做“众生平等”也。
无论站桩、静坐,还是柔缓轻灵盘太极拳架子,都可以每日闭目练习“内视”功夫。这也是太极拳眼法习练不可或缺之一端。内视者,闭眼,眼珠下垂,若视自己的腹部穴位丹田或气海,若合若离,若弃若守,眼如全闭,一般只见不同的橙红色,如对光,则见淡红色;左右宽于上下,此为正常血色。能守静而久久练之,闭目内视可能看见一个很亮的光点,或成白色或淡淡的金黄颜色。垂眼时,忘却外在环境,全神贯注内呼吸之匀、柔、绵、长,以及拳式之柔缓动作;内为主,外为次;意虽守自身丹田或气海,但留二、三分于左手、丹田、右足,或左手、丹田、左足这两个斜线,如棍、如翼,似云、似烟,随虚实而变此斜线,守实而置虚于不顾。这样的内视兼内呼吸的要点,除柔、松、绵、长外,重在头脑中内之意似守不守,似变不变。内视与内守合一,辅以内意之小变,与太极功夫发劲极有关联,不可忽视。
行步内视,亦名三九步,可作为保健与功夫的辅助练习。习练太极拳者,练静、动功夫内视一段时间后,可练此三九步,即在空阔地带,已视的距离内,闭目前行(或后退)九步,开眼再前行(或后退)三步,再闭目前行(或后退)九步,再如此这般地做下去。行走速度可以极缓慢、极随意,意在丹田而不在行步或身、头、肩、臂。每日如此早晚各练一次,将会大增目力。有眼疾如中度白内障、青光眼、见风流泪、眼见斑点飞舞等,大可起治疗、康复作用,并得视力明亮。
吾人日常习练太极拳时,可以完全闭目,一如内视,也可以低垂眼帘,唯留一缝视物,还可以在发力时,突然睁大双眼。练久者眼中可发出高频率的生物微波。
眼似闭未闭者,谓之“缝隙眼法”;眼珠仍在眼眶正中,但眼神兼顾左右各90度,而无视上下。
在日常打斗中,如对方持有器械如刀、剑、棍、捧等,则眼神、甚至目光应主要盯住对方手中动作之刀、剑、棍、捧的着力点,而不是对手的身、脸、眼、手。如果自己动臂切入对方来击之刀、或棍打向自己的空门,则眼神主要注意对方运动之小臂,以自己的小臂切进,粘搭对方小臂,才有可能用太极之八法,才有可能“听劲 ”,广大习练太极拳者十分重视并苦练定步推手之“听劲”,当然是对的。但以手臂、拳掌听劲,并非唯一“听劲”之途,双方肢体没有接触的情况下,太极拳眼法之正确习练与运用,也是“听劲”,太极拳家对此点之理解,极端重要。成语曾有“左顾右盼”之言。时人解释太极拳十三势中的顾、盼二势,有时竟然说成是向左看、向右看;这种解释有误。有行家指出“顾、盼”乃同时发生,是对的,但没有任何解释,未免有失先贤杨澄甫所说的“目光……平视,有时当随身法而转移,其视线虽属空虚,亦为变化中一紧要动作,而补身法手法之不足也”之原意。
太极名家李雅轩致弟子书稿中,曾略述太极眼法;曰:“……眼神、思想、毛发、皮肤,也无一处不挂拳意。不是瞪着眼睛看哪一部分,而是藏而不露,神意内含的意思,所谓观内反听是也。”(摘自1963年11月18日信)
他又说:“所以太极拳练法,在未出势以前的预备式,就是要松身心,静思想,以养神经上之虚灵为第一要旨。”(摘自1964年12月18日信)
“神经上的虚灵”,当然包括太极眼法、眼神在内。
注:已发表于《武林》杂志
[第十八篇]太极拳的横跨步法

太极拳的横跨步,只有“云手”一式。
有传授“云手”者,横跨左足在先,平移右足靠近或并拢左足在后,这种“并拢”之说有误。杨澄甫在《太极拳体用全书》中已经说明,“右足由(此字在原书中误为 ‘往’字)右侧往左移动半步坐实,左足亦即向左踏出一步,成一骑马式。”《杨式太极》作者杨振铎释“云手”式,亦沿此说。杨式父子述说云手,都指明练拳者的左足,是横跨一步,右足则平移半步,说明双足移动距离,有一个比例。右足不是靠拢左足。如果右足平移,与左足并拢,两足掌距离几近于无,则练拳者的重心即摇晃不稳;如果两足太近,小于“半步”,其弊也相似。练太极拳者,对此不可略而不察也。
练拳者重心的移动,至任何一足掌之内六分之一处,即须回移。其全身重量,始终在两足之中间的六分之四、即三分之二的范围内移动;重心左移,则左实而右虚,右移,则右实而左虚。如两足一前一后,则重心前移,得前实而后虚,后移,后实而前虚。重心在两足掌涌泉穴连线上移动,是为之“中正”。动而保持重心不过足掌,除单足立式以外,距离任何一个足心,大抵总有双足距离的六分之一,即行回转。学拳者动步、移步,出足用滑步,收足用拖步,所为者,保持大体重心始终在两足连线中部的三分之二部分移动,而得其最稳定态也。
如果练太极拳时,每换步必抬足,在空中划一个或大、或小的弧线,再行落地,即使迈步如猫行一般轻柔,其人之重心,已经全部放在未离地面的另一足,相当于不断的单足站立,大失太极阴不离阳,阳不离阴之道理,也会致自身重心不稳;在慢练太极拳套路时,此弊端尤其明显。
当然,如学拳者腰胯已经全部松软,园转自如,而且随时随地周身一家,随心如意,则提足、变步,亦未尝不可。这是另一种高深功夫,即太拳宗师刘仁海名之曰:“蹭胯”者也。
练“云手”常犯的另一毛病,即横跨平移两足时,无起无伏,只保持腰胯旋转,由右向左均匀水平移动。《杨式太极》一书中释“云手”要点曰:“不论是虚实交替,一曲一伸,跨步收步,都要求平平稳稳,式式均匀,不要出现起伏波浪式的现象,应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动作。”
练“云手”而迈横跨步,“不要出现起伏波浪式的现象,应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动作”之说,是不对的。
练拳者以横跨步法练“云手”一式,如果双腿的“一曲一伸”,“都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动作”,则所有的沉劲、反弹劲,都将被完全取消。太极功夫“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两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之道理,就被“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动作”这个要求彻底破坏了。尤有甚者,社会上教、学、练整套太极拳者,竟然从头到尾,把所有拳式都“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动作”,那就更加离谱矣。
“云手”的横跨步法,正如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所述,“此式之妙用,全在转腰胯,然后可以牵动敌之根力,应手翻出。”“惟变化虚实交互旋转时,万不可露有凸凹断续之意。”人之腰胯旋转,至骑马步时为“无极式”,人体重心恰在双足距离之中点,如练拳者身体起伏动作较大,其“无极式”亦可不成为“骑马式”,只要双膝微屈,达到瞬间平衡,亦无不可。上环的左臂或右臂,均为棚劲;自己的身体如随腰胯转动而起伏,其棚劲即含有斜上或斜下之暗劲。“搅雀尾”拳式的“棚、桴、挤、按”,四个动作,都有或斜上、或斜下的暗劲,而得前后、左右、上下的旋转劲道。如果要求练习云手一式,“不要出现起伏波浪式的现象,应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动作”,则云手的上下手臂的环形移动,就只有平行于地面的内劲了。
练习“云手”,以腰胯旋转而带动大腿、小腿,左脚,向左横跨出一步,再平移右脚,向左跨出半步,可以多次重复。《杨式太极》一书要求两足掌落地即内扣,以备下一式“单鞭”,即要求两足掌差不多互相平行,不成外八字或内八字之立足式。这是正常状态下,单数重复“云手”的横跨步法,沿一条直线左移时的足掌位置。如果练“云手”,不自右向左横向直线移,而要变换横移方向,则关键全在足掌粘地的位置。
练习正常横移步法,腰轴向左或右旋转,总要超过45度;如果练“云手”却要改变方向,练拳者仍然以腰胯为中轴,旋转则超过45度甚至超过90度,而带动横跨的右足或平移的右足。
练习横移步,而要自由变换方向,难度比前进步与后退步都要困难,耐心琢磨,久练自知,亦能自如也。
杨式太极的“云手”,是由右向左横跨步,腰跨旋转带动双臂分别上、下环状运动,上环为棚劲;下环无论用左臂或右臂,手掌的虎口向前,朝向对手,防其足踢,或者出手握住对手踢起的足踝,或变向变势,或由虚变实,全在于“得机得势”这四个字。
练习“云手”,还可以变换全套杨式太极拳的动作方向,练习由左而右;正如“搅雀尾”式,本为右掌、右足在前,左掌、左足在后,则可改为左掌、左足在前,右掌、右足在后。在下名之为:“反向太极拳”,练之可为练习各家太极拳之助。
拳式之间的连结,如“云手”后接“单鞭”,本已编定,照套路程序练习,也就可以练出功夫。练太极拳五、六年,通体松软、周身一家已成功夫,则须单式久练,并更换联结的拳式。因为太极拳体用要诀,是“舍己从人”;任何拳式,都可以有半招,有变招、有续招、有隐招。“云手”拳式用于防守为主,环环相扣,绵绵不绝,上中下盘均被上下交替不绝的环状动作笼罩无遗,当对手的臂、肘、拳、掌,接触到自己的上环或下环的臂、肘、掌,即要变招、变劲、变向、变势,此时,太极十三势,无一不可为用。所谓之“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须知阴阳相济,知为懂劲”,就是这个意思。
金庸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中,写了一位太极名家,位列红花会四当家的赵半山,用太极“云手”,把对手的双臂铰断,“喀喇喀喇之声”不绝,文字精彩,活灵活现。然而,这只是小说的幻想情节,实际情况是不可能的。太极拳“云手”的手臂上、下环动作,是同方向运动,不可能有反向绞断力;连用“云手 ”,致敌臂断臼脱,是完全说不通的。用“野马分鬃”拳式,倒确实可能致敌之肘关节脱臼,甚至折断其小臂。
当然,小说到底是小说,对太极功夫渲染有误,亦不足奇,不必责备。在这里提到太极拳“云手”之棚劲为用,不能断敌之臂,不过是为了加深学拳者的印象,求得实事求是之意耳。

洹离

2014-12-18 15:46:55

楼主的头像能辟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1

洹离

2014-12-18 15:46:55

楼主的头像能辟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