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湖北人张五身高八尺,一貌堂堂,平时只爱舞刀使棍,以武会友,周游四方,到山清水秀的地方采气练功。一日路过福建连城县郊,巧遇在当地开豆腐店的拳友严四,并到严四家中叙旧,张五见严四的女儿咏春生性聪慧,对武术情有独钟,便收她为徒,教授她少林功夫。严咏春学成后传给丈夫梁博,梁博再传黄华宝、梁二娣等人。而张五的师傅为一尘庵主,他是河南嵩山少林寺弟子,精通点穴、解穴、跌打,对内家功夫有独特的见解。一尘庵主是雍正至乾隆年间的僧人,晚年隐居在湖南衡山。因为张五打得一手好拳棍、又擅长摊手绝技,所以在江湖上人称“摊手五”。他是粤剧界的一名武生,并在粤剧红船中担任武生教壹,后被粤剧界祭奉为打武生的祖师爷。人在江湖里,那个不挨刀,功夫一两道掂够使,要做教壹,当然要精通四门武功以上,则拳、棍、刀、枪、桥凳等功夫,不然的话,在血染腥风的江湖上,出来行条命就冻过水,深知这一点的一尘庵主亦把少林寺的“十八般武艺”悉数传授给张五,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特别是木人桩法。
咏春拳原名方块拳,它练习的地方均不受场地宽窄的限制,甚至在一块阶砖大小的地方也可以进行练习。后来严咏春跟张五学了此拳数月之后,功夫突飞猛进,在当地三两下就打败了一个上门挑战的地方恶霸,这个绰号“斩尾蛇”的恶霸,力大如牛,曾经食过亱粥,跟人学了几路拳脚就出来社会认屎认屁,同乡人都畏惧他的身手,无人敢跟他校量,最后只有严咏春的绝技,才能把他搞定。严咏春较技后在原有的武术基础上,根据拳经“无桥寻桥,桥来桥上过,岀手不空回”和“五枚竹桩拳法”改良了此拳并传授给他人,人们为了纪念她传技的功劳,就把这套“可战胜强敌”的拳术改称为咏春拳,把“乞儿问米”式定为玩咏春拳的摆桩势。在同治年间,黄华宝、梁二娣在佛山收了开药店兼行医的梁赞为徒,后来梁赞以精湛的武艺而扬名于佛山一带,“佛山咏春”是梁赞一生努力之作。
咏春拳原有一百多套路,经提炼精简,到今天民间流传只有三套路数,其中包含擒拿与反擒拿,分筋挫骨、按脉打穴、闭气、戳脉、封眼锁喉等凶残手法,举手间必置敌于死地,曾经有段非常时期在社会上被列为禁拳,甚至传言它与梅花党有关联,梅花党是受美国中央情报局操纵的特务机构,并把咏春拳列为他们的必修课,将毫无武术基础的特务在极短的时间内训练成为格斗高手,去执行重大任务。咏春拳盛行于广卅、佛山、高鹤等地,流行于香港、澳门,并风行到全世界。它的内容包括双叉夺命刀、六点半双头棍、阴湿棍和小念头、标子和寻桥三套拳及木人桩法,更配合黏手黏脚练习以训练与敌桥手接触后的反应和感觉。还有气功—肾气归元法。肾气归元法可以固本培元,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它起到养练气血、修心养性的保健作用,是医治跌打伤患、舒筋活络的禅法,它也是咏春门的基本功,是修身成佛的不二法门。
咏春拳它以上、中、下三榜手为基本动作。特点是二字钳阳马、沉肩落膊、抱拳护胸。手形有凤眼拳、柳叶掌、挫手、撩手、三榜子、左右破排手,沉桥、标指、稔打。以小四平马、三角马、跪马、虚步、独立步和追马为步法。脚法以直杀为主,有蹬、踢、踩、穿、扫、勾、跪、起膝等八种主要脚法,分上、中、下不同的打法,配合手法同时并用。咏春拳讲求近身搏击,身法采用贴身、闪身、紧迫和快打。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惯用短桥寸劲之技,不发声,恰似于无声处听惊雷,没有什么几何公理,只有一个概念:制服与反制服。咏春拳口诀∶上箝睁,下箝阳,吞吐浮沉短制长。
来留去送,甩手直冲,按头起尾,按尾起头,按中间飘膀起。以闪为进,审时牢记,刚柔并用。二桥上势,里帘必争,乘虚而入,逢膀必摊。明动静,知归去,知有无,知进退。一拳一掌,一步一马,马要稳;步要轻灵,腰胯动,桥不动,桥动腰胯不动,以软制硬,紧身求松。由于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朿缚,咏春门历来均为单线相传,故而该门规有三不准之说:一、未经师傅同意,不准授徒。二、不具备武德者,不准学习此拳。三、在公开场合不准练习咏春拳法,只准吸收别人的长处,而不准与别的门派交流。咏春拳的色彩是神秘的,展示给外人看的只有“小念头”,而“标指”就不出门。练习咏春拳,要牢记祖训:静坐澄怀观道,闲时多论功夫,以技为天。要精益求精。只要经常从事锻练,熟能生巧,自能达到融会贯通,出神入化的境地。
|
梅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