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度讲解 - 二字拑羊马
咏春拳注重「力从地起」,「腰马合一」,马的重要性是如何强调也不够的。但咏春门人的马步却大多不正确,是以术语有云:「十个咏春,九个坏马。」可见其犯错之多,那就让我先来谈一下咏春马!
众所周知,咏春拳正身坐马时是站「二字拑羊马」,那何谓二字拑羊马?怎样才是正确的二字拑羊马?
「马」来源自古代驰拼沙场的骑兵,将士们冲锋陷阵无论是闪避或追击敌人,都倚靠坐下的战马,好的将士便要达到人马合一的境界。「扎马」或「坐马」是锻炼「马步」的基础,而马步就是保持坐马的姿势来步行(当然行走时就不是二字拑羊马)。扎马或坐马若是长久不动时又名「站桩」,站桩亦是修练功力的一种方法。
大部份的武术扎马都是双膝向内拑紧如坐真马一般,咏春马比别家武术为小,故不「拑马」,而称「拑羊」(此处只取其意,不是说如真羊大小)。有说「拑羊」应为「拑阳」,此说颇为矛盾。至於说以内拑之力将敌方之腿拑住,实际却是绝不可行,笑话一宗,不提也罢。
OO、马开步半咏春二字马「马开步半」,即开马后两足尖分隔约一足半的长度。「二字」就是指坐马时两足尖与两足跟形成一中文之「二」字(图1),意思是双足尖的距离比双足跟的距离略短,若过短便成「八」字(图2),若等长便成「四」字(图3),若过长便成「倒八」字了(图4)。有些咏春建议双足要构成一等边三角形,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八字马(图5)!
当双足构成一「二」字,双足向前延伸交会,便形成一等腰三角形(不是等边),三角腰长约如一手臂由膊至拳尖的长度(图6)。从物理学上说,以此姿势出拳,足部便有最强的抓地力。(这只限於正身二字马,正身子午马或侧身马却有不同,此点略为复杂,暂且不谈。)若是「八」字、「四」字、甚或「倒八」字,那就绝不能「力从地起」了。
二字拑羊正确的拑羊马,当双足构成「二」字后,由足尖到足跟拉一直线,眼从此线向前看去,足尖、足跟、膝、臗关节要连成一直线,即四点置於同一平面上(图7)。从肌肉学上说,这姿势能发挥腿部三重伸展肌的最大力量,亦不会对关节做成不正当的扭曲和压力。
点击展开,查看完整图片
从侧面看,正确的重心线应位於脚中心后约一英寸(即前足腕之下),而体重则平均分配在重心线的前后。收臀提肛后,[骨氐]荐骨与股骨要拉成一直线(图8),这就是「六合发力」、「腰马合一」的一个要点和秘诀。这时双腿微微内拑以保持前说之四点於一平面再整体下坐,内拑之力切忌过大,否则便会变成五坏马之「挟马」。再此重申,千万不可练内拑之力以求将任何东西拑住,这只是笑话。再有一说以拑膝力以防敌方扫脚而不易跌倒,此是笨方法,不练也罢。
马有五败咏春歌有云:「马有五败,十者九坏,现挟跪撑,摊身最惯。」所指的就是坐马时常犯的五个错误,依次是「现马」、「挟马」、「跪马」、「撑马」、「摊身马」(图9),而其中又以摊身马最为常犯。败马不单影响动作、难以发力,更甚者是对关节做成不正当的扭曲和压力,令到筋骨劳损,习以为常,对身体做成永久的伤害。(至於五坏马的详细错误与害处,容后再谈。)。
站二字拑羊马必须端正平衡,姿势正确,重心分布恰可,松沉而稳,始能达到「力从地起」,「腰马合一」,「六合发力」的要求。
明白甚麼是正确的二字拑羊马后,回想一下,你是否见过很多八字马、四字马、挟马、摊身马呢?某名教头站的不就是八字摊身挟马吗?(但近年又转为八字挟跪马,奇!)另一宗师站的不是四字跪马吗!「十个咏春,九个坏马」,果然不差!
|
江山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