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 Fri : 09:00 - 17:00 上海静安区市北高新38号
访问手机版

扫码访问手机版

App下载

手机扫描下载App客户端

微信: 13175635983
返回顶部
弘扬心意之浅见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1717次阅读 7次回复
haplay
2015-3-7 18:26:13
弘扬心意之浅见
心意六合拳从岳武穆疆场训练将士杀敌为国,到姬公际可以枪化拳反清复明,心意六合拳形成了内涵独特的优秀拳种,有内家的气质,外家的精神。无论在养生还是在技击中都是一种特别优秀的拳种。他的一些优点是柔道、跆拳道、空手道等等一些外来的知名武术拳种不能比肩的。
可心意六合拳在世界乃至在中国的知名度比起其他的外来拳种有所不足。当然这有深层次的原因。几百年来,相对的封闭和保守。传承面窄狭,没有大面积的推广和普及。到了近些年,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东西,越来越少了生长的土壤。对心意的发展又是雪上加霜。
虽然近几年来,心意同道们以创办武术协会,开设训练基地,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举行观摩赛,召开研讨会等等方式,大力宣传心意六合拳,但因为基础薄弱,在武术界的影响力还较小。心意六合拳的弟子还非常的少,距离弘扬这门国粹还差得很远。
弘扬心意六合拳,首先要提高心意六合拳在中国乃至在世界的知名度,要在不久或者在最短的时间里,引起中国,乃至世界武术界的关注。走这条路,必须培养出一位或者多位心意六合拳的顶级高手,到那些国内的、国外的开放的武术拳台上夺冠军,拿奖牌。无论这些高手是那个流派的,只要是心意同道,就是心意六合拳的骄傲。
客观的讲,在当下的环境里,受诸多客观的环境和主观的人为因素,我们这个大的团队里优秀的、顶级的、能够在国内和国外开放的拳台上拿奖的人非常非常的少。我这样说,肯定有人说我有点“灭了自家锐气”,也可能马上说出某某了得。可在自己的圈子里怎么优秀都不会得到圈外人的认可。卢嵩高五十多岁打遍上海滩,尚学礼七十三岁开封打擂夺魁。现在开放的拳台更多,只要绝顶的优秀,马上就能脱颖而出。我们团队里不足七十三的人很多吧,谁有能力拳台夺魁,为心意六合拳撑起一片天,挡起一段墙呢?所谓的大师、名师,很多时候是别人的奉承,咱们自己千万不可当真。所以,所有心意六合拳的弟子们应该抱在一起,团结一致,一同为心意六合拳,也是为自己撑起一片天,挡起一段墙。那就是发挥我们的能量,挖掘人才,培养年轻的心意六合拳弟子。
人的自身条件不同。虽然任何人练习心意六合拳都可受益匪浅,但只有刻苦、有天份、有明师指导的弟子才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要培养心意六合拳的优秀弟子,老师应该发现人才,对那些体能较好、心理状态较好的青年或少年抓紧培养。当然这个弟子的品德也要好,要知道尊师。心意六合拳最优秀的是内在的功法,我们就直接从内在的功法传授。心意六合拳好学难精,可根据人的条件,有的年轻人也能学得很快。只要考证了这个年轻人,把这个年轻人收做了弟子,就应该以最短的时间把心意核心的东西(十二式、十大形、六合大撞等)传授给他们。这个时间,一年多基本上够了。然后就把弟子放出去,让弟子自己去用头脑炼,“精于揣摩”,同时也可让弟子去汲取别家的精华。任何拳种都有其特点,我们的弟子也不能固步自封。特别是那些知名的拳种,能够发展起来也必有其自己的优点,我们的弟子可以去借鉴、可以学习,可以和他们交流,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搏击能力。我们授徒时,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譬如单把,你让弟子学会怎样发力,怎样能把身上的力量瞬间发出来,讲几个基本的变化即可,没有必要非把这个单把的七十二般变化一点一点的传授。要对弟子要有信心,也许弟子闯荡几年就能胜过老师,自己就把单把玩成了七十三种变化。心意六合拳毕竟三百多年的历史了,各流派把外延丰富了不少,或者你这里有个大龙形、小龙形,他那里就有个卧龙形、飞龙形。把所有枝蔓的东西都学会,学好,别说三年、五年,只怕三十年也不一定能把所有家的传承学完。科学证明,现代社会有规则的、公开的武术比赛,三十岁以前才是最佳的搏击年龄。作为师傅一定不能浪费弟子的黄金时间。心意六合拳讲究“以不变,对万变”,“打人不见形,见形不为能”,其实,打人不是不变,而是变化在瞬间,临场发挥,随心所欲,应变对敌。这个应变靠的是胆量、体能、敏捷,运用的过程有老师的传承,有老师的影子,但常常跟老师的又截然不同。面临对手的进攻,师父或者主张用膝法,弟子可能用了胯法。
不要认为学得越细越好,要粗线条的学。不要认为学得时间越长越好,学得时间短就是急功近利。“精”是相对而言的,老师也不敢说自己练得精妙如神,炉火纯青。这些多为恭维之词。也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李小龙学习咏春拳的时间并不长,而正是李小龙在咏春拳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创立了截拳道,同时也让世界知道了咏春拳,知道了咏春大师叶问。反过来想,没有李小龙咏春拳不一定有现在的知名度,没有李小龙也许别人还真的不知道叶问是谁。
据说,李小龙成名后送给叶问一套写字楼。我们也别想弟子成名后怎样回报自己,但可以肯定,弟子拿了冠军,成了名,师父肯定受益。
真诚地期盼着心意六合拳尽早出现一批优秀的年轻选手,拿奖牌、拿金牌,心意六合拳的拳场像跆拳道、空手道一样走向世界。
以上只是一己只见。不妥之处,还望同道们见谅。也望同道们为心意的发展共同谋划,汇集更多建设性的意见。
本文作者: 心意六合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QQ:462038365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ljx2215

2015-3-7 18:29:30

拿奖牌、拿金牌,我觉得很不靠谱,由于规则限制,上了擂台的拳法,就不是原来的拳了。
要解决的是如何靠拳法吃饭的问题。
无限制格斗术的陈鹤皋就搞的不错,这边开武馆,那边开现代镖局,武馆学员考试合格,就可以去现代镖局当镖师赚钱。
有人想在中国弘扬泰拳,没多少人去学,后来改成了泰拳风格的健美操,好多人去学,弘扬就意味着变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张兄一直是心意六合拳积极的推进派,务实派,敢于担当派,这一段时间怎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seedog

2015-3-7 18:35:52

可是现实错综复杂,最终往往是自毁家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qwertyu111

2015-3-7 18:36:27

我的观点也是不断变化的,以前我也觉得武林大约已经逝去。现在我觉得其实武林一直都存在,只是规模与形式转变了。
武林逝去与否其实只是一个理解的问题。只是很多人的自以为。掩耳盗铃,很多人都没有看见或听到,那就应该是没有了。可以为自己的懒惰无能找找借口。其中也包括曾经的我。
其实历史中的武林在当时也基本都是上不得台面,或不为政府所支持,多数只是暗中往来。不是真正见多识广的人在当时是不会知道的。
也许再过百八十年,有人会觉得:哦......,原来百八十年前的武林是这样的,我还以为当时没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mrj_mrj

2015-3-7 18:37:55

大师的寂寞

        “寂寞”是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当大师们选择他们的研究方向时,所面对的往往是冷门、难题、困惑甚至危险。他们在进入研究的状态时,表现出的往往是废寝忘食,不顾安危,甚至是与世隔绝的。—他们比任何人都知道“寂寞”的必要,比任何人都了解“寂寞”的力量。 ......

        中国古人说:“自古圣贤皆寂寞。”圣贤也就是大师。大师之为大,不一定经历了大的灾难,承担了大的不幸,但一定是沉浸在大的寂寞之中,忘我地投入工作—工作是他们的生命本身,而不是养家糊口的手段。寂寞是他们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忍受不了的痛苦。

        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追逐时髦、寻求热闹的归于沉寂;甘于寂寞、乐于寂寞的永垂不朽。大师们带来了热闹,但他们所固有的,还应该是寂寞。当大师们热衷于名利时,他们就堕落了,他们就终结了。“不朽”太难了,因为“ 寂寞”太难了。大多数人善于热闹,而不善于寂寞,这就是大师和公众的区别。然而。少些急功近利,少些欺世盗名,少些拔苗助长,少些弄虚作假,总不算是过分的要求吧。......

        (摘自2202年9月9日《今晚报》夕惕之文《公众的热闹和大师的寂寞》)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高济泰

2015-3-7 18:40:29

甚有见地,但忧虑就不要了。习武了不见得健康长寿,不习武的长寿且健康的也很多,这才是武术真传不易的根因。
想要真传的和想要传真的,能有个供需双方沟通交流的共同的平台的话,那就很好了。
比如我,很想得到真传的,但真本事师父啊,不好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精彩评论7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ljx2215

2015-3-7 18:29:30

拿奖牌、拿金牌,我觉得很不靠谱,由于规则限制,上了擂台的拳法,就不是原来的拳了。
要解决的是如何靠拳法吃饭的问题。
无限制格斗术的陈鹤皋就搞的不错,这边开武馆,那边开现代镖局,武馆学员考试合格,就可以去现代镖局当镖师赚钱。
有人想在中国弘扬泰拳,没多少人去学,后来改成了泰拳风格的健美操,好多人去学,弘扬就意味着变质。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张兄一直是心意六合拳积极的推进派,务实派,敢于担当派,这一段时间怎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seedog

2015-3-7 18:35:52

可是现实错综复杂,最终往往是自毁家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qwertyu111

2015-3-7 18:36:27

我的观点也是不断变化的,以前我也觉得武林大约已经逝去。现在我觉得其实武林一直都存在,只是规模与形式转变了。
武林逝去与否其实只是一个理解的问题。只是很多人的自以为。掩耳盗铃,很多人都没有看见或听到,那就应该是没有了。可以为自己的懒惰无能找找借口。其中也包括曾经的我。
其实历史中的武林在当时也基本都是上不得台面,或不为政府所支持,多数只是暗中往来。不是真正见多识广的人在当时是不会知道的。
也许再过百八十年,有人会觉得:哦......,原来百八十年前的武林是这样的,我还以为当时没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mrj_mrj

2015-3-7 18:37:55

大师的寂寞

        “寂寞”是成为大师的必要条件。当大师们选择他们的研究方向时,所面对的往往是冷门、难题、困惑甚至危险。他们在进入研究的状态时,表现出的往往是废寝忘食,不顾安危,甚至是与世隔绝的。—他们比任何人都知道“寂寞”的必要,比任何人都了解“寂寞”的力量。 ......

        中国古人说:“自古圣贤皆寂寞。”圣贤也就是大师。大师之为大,不一定经历了大的灾难,承担了大的不幸,但一定是沉浸在大的寂寞之中,忘我地投入工作—工作是他们的生命本身,而不是养家糊口的手段。寂寞是他们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忍受不了的痛苦。

        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追逐时髦、寻求热闹的归于沉寂;甘于寂寞、乐于寂寞的永垂不朽。大师们带来了热闹,但他们所固有的,还应该是寂寞。当大师们热衷于名利时,他们就堕落了,他们就终结了。“不朽”太难了,因为“ 寂寞”太难了。大多数人善于热闹,而不善于寂寞,这就是大师和公众的区别。然而。少些急功近利,少些欺世盗名,少些拔苗助长,少些弄虚作假,总不算是过分的要求吧。......

        (摘自2202年9月9日《今晚报》夕惕之文《公众的热闹和大师的寂寞》)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高济泰

2015-3-7 18:40:29

甚有见地,但忧虑就不要了。习武了不见得健康长寿,不习武的长寿且健康的也很多,这才是武术真传不易的根因。
想要真传的和想要传真的,能有个供需双方沟通交流的共同的平台的话,那就很好了。
比如我,很想得到真传的,但真本事师父啊,不好找。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