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宾论梅花太极螳螂拳(节选)
(作于1963年)
这一拳术之所以定名为螳螂拳,这是因为创始人观察螳螂小虫在捕蝉斗蛇的战斗中,运用粘、连、蹦、扑、闪、赚、开、合的技巧,以小制大而有所悟,精心研究而得此拳。而此拳之所以又冠名为“梅花”、“太极”四字,这是因为它的着法多数为连发,一击不中再击,再击不中继续再击,必须击倒敌人而后已。这些着法非常精密,一环套一环,环环相绕,恰像梅花有五瓣,瓣瓣相连。一套拳路中,每着非常精悍,着着之间清晰至极。练一趟拳确似在素锦上织出梅花朵朵,非常壮观。再因为此拳的手法、步法按力学原理和技击中的技巧要求,在路线上多是圆形或者弧形,这又和太极拳手法不谋而同。
这一拳术的优点,在健身方面,它内练气血、外壮筋骨,具有太极拳和少林拳在健身方面的长处。因此,久练此拳的人都认为,它有调气养血、健五脏理六腑、舒筋坚骨发肌的健身作用。在击法上,它有太极拳的以柔克刚的技巧,又有少林拳长驱大进、横冲竖撞的刚劲。他的手法精密,处处合乎力学原理。每出一手,有招有打,打中带招,招中带打;每发一劲,有虚有实,虚中带实,实中存虚;每用一着,有刚有柔,见柔而刚,见刚而化柔。所有着法都按“硬崩实砸、提拿封逼、黏粘帮贴、来叫顺送”十六字为基础演化而成,确实是千变万化。其中阴阳刚柔、进退虚实,使人莫测。因此,擅长此拳的许多老拳师在多次友谊比赛中,失手的很少。
这一拳术的特点,因它具有内家拳和外家拳的两重特点,内用太极混元一贯之气,外走太极图形,不动时稳如泰山,一动时快似闪电,一着一式讲究的是理力结合、内外统一、上下一致。所以这派拳术练起来,从外表上看非常朴实,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花拳绣腿。一举一动按理出手,按用发劲。因此,初学的人感到难学易忘,尤其没有三、五年纯功,不得要领,练起来顾此失彼,破绽百出,从外表看不甚美观。但学者如有恒心,勤学苦练,再加名师指点,掌握了拳理,找到拳的内劲,这时越练越有兴趣,有时真如读书一样,手不离卷、废寝忘食。再加久练此拳,由学而会,由通而精,那时练起来,就能在这朴实的拳路中看到:不发着,手脚稳似泰山;一发着,手脚快如闪电。身体施转敏如猿猴,手脚曲伸如钢似绵。前窜后闪如鱼跃鹏飞,着着衔接似锦上织出梅花朵朵,一拳一掌勾画出太极图案。不仅练者趣味无穷,就是观者也是心旷神怡。 |
ors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