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之“内”,是与道家的“丹道”、佛家的“实修”一样的。有外而无内,不好说自己得了真正传授。大家只需要去看孙禄堂先生写的《拳意述真》,其中关于自己炼精化气一段的内景感受,就知道过去的形意拳是如何内练得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可以不知为知,乃至于自己一辈子糊涂,还误人子弟。
内家拳的内练,一定是先达到“软”的境界。比如打坐熬腿,坐了几个月突然感觉腿软了,而后全身也渐渐软了的,就是浑身气血发动且逐渐通畅之象。普通人的经络气脉都不是全部通畅的,所以年纪越大越硬,因为气血衰弱了,死了就硬得象板板。反之,初生婴儿最柔软,因为先天气血最旺盛,浑身筋脉都是通的。
道家讲究顺中用逆,内家拳也是如此,因为内家拳是道家修行之余脉也。内练肯定是往先天去的,不然就如一些外家之练后天气血,所谓顺中用顺,虽然出功夫快,不过死得也早。我们是往回练的,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首先是达到这个境界,经络气脉打通,筋骨膜才具备增强素质的基础。尤其是筋,不软无以为练。
说到这里就明白了如今瑜伽的不科学,硬抻是要出问题的。古印度的瑜伽要配合入定和冥想,色身起了变化才能去做那些出功能的东西。这里闲唠一句,反正也没人听,只好由这些迷人自己死去(借用郭德纲的话)。南怀瑾先生说过一句话,解释了内家拳练筋秘要,他说:打坐入定的人不要拉他,不然胳臂出来老长。
孙存周先生身高1.72米,曾经站在篮球框下单手将篮球直接塞进球框。与南先生的话印证,就是道家之内练,把筋练得又软又长又韧。杨氏太极的先辈们都是长胳臂长腿,关节距离比一般人都长很多,里头是筋长膜厚。筋长力大。筋长一寸寿长十年。这些老话的道理在这。不为练技击只为健康长寿,筋出不来也百练。
“软”之后的境界呢?是“暖”。最起码我是这样。也许人和人不同,我所做的都是自己的修行记录,以资参考可以,莫作为标杆或者准则。我不收徒弟,有朋友教育我不要以小我圆满为目标,其实这是很好的话,只是误会了我。自己确实感到还没有那个本事,没到那个可以当老师的程度,因此只能是和大家作交流。
老师不好随便当的,这点我们要和古人学习,要继承先贤前辈的古风。比如六祖明心见性了还要躲到森林里苦修十多年,转了这个色身把五眼六通都修出来了才敢出山,不然如何自保?孙禄堂、孙存周父子二人,都是打遍天下无敌手、被天下武林公认技击第一才敢开山门,所谓人一我十,人十我百嘛,不然何以教人?
内家拳不像禅定打坐,悟性不够很难摸到实处,只要有明白师傅教,按照规矩不折不扣地做到了,该得的一定会得。比如孙氏拳让你站无极桩,很多人不重视就直接站三体了,其实也站不好的。孙氏拳是个系统,缺哪一环都不行。无极桩里头东西很多,只要下了心站都能站出来,到时候自己就明白了,不需要别人说。
整个道家修行的秘密,其实就那么几句话,一是“先天一炁从虚无中来”,二是“致虚极而守静笃”,三是“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练到先天精炁发生,该来的就来了。但要练到这一步,就需要虚静到极处,所谓阴极而阳生。那么出来的东西,就是如出生婴儿的纯阳状态。我们普通人,杂念都放不下的,能练到吗?
南怀瑾先生是大明白人,知道几乎所有人都做不到的,就像吕洞宾说“天下无有一人是丈夫”,那么就告诉大家,不要去随便修行,只把事业生活经营好,多做善事,善业成就了一样。这里头有句话很严重,就是做不到致虚极守静笃,你练那些气脉口诀的,乃至于依附什么法王上师的,太深入了搞不好会把自己卖掉。
作为普通人而言,为了健身和长寿的目的,甭管是站桩、打坐还是太极拳,练到软和暖,只要每天坚持保持住,健康和长寿是没有问题的了。其实也不用想那么多别的,你练到这个程度,七情六欲也清理的差不多了,如果不是这样你也练不出来。此时有内触之乐,远远大于人间之俗乐,所谓自乐乐,每天乐在其中了。
|
|
绝顶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