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文化的一部分,有时候,口口相传更能保留文化的精髓部分。虽然,在这种流传进行的过程中,出现在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也不能因为错误的出现,便将它全盘否定了。扁鹊的事情也基本上是这样的,即使《史记》所载扁鹊事迹是依据传说而成,但也不能完全说它等于没有。
在旧人教版教材里,如此介绍扁鹊:“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能用针刺、按摩、汤药治疗疾病。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一直被中医沿用。”但在2016年的部编本教材、2017年的统编本教材,均不再介绍扁鹊其人其事。其理由是: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扁鹊这个人,目前是一个疑问。 有专家对此进一步论证,司马迁在《史记》中为扁鹊立传,所举三则医案,在时间上是很可疑的。扁鹊不可能既医治过赵简子,又医治过虢国太子,齐国或者田齐也没有什么“桓侯”可供扁鹊去见。如果承认《史记》中所载扁鹊事迹的真实性,那么,扁鹊死时候差不多已经两百岁了。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据传,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中医典籍《难经》即为扁鹊所著。然而,《史记》在记述这些时,可能有些”神“得过了头,即是认为扁鹊能够“视见垣一方人”,意思是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也就是拥有”透视术“。因此,诊视别人的疾病时,能看到病人五脏内所有的病症,只是表面上还在为病人切脉。 太神奇即会引起人们的怀疑,有怀疑是正常的,但怀疑并不代表全盘否定更不能是完全没有。我们要说的是,历史并不是写在书上的才叫历史,民间口口相传下来的也是历史。世界上有很多的民族都没有文字的历史,他们的历史均来自一代代人的口口相传,不能因为这个就说人家没有历史,或者质疑其历史。这都是不对的,是不正确的史观。历史是文化的一部分,有时候,口口相传更能保留文化的精髓部分。虽然,在这种流传进行的过程中,出现在一些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也不能因为错误的出现,便将它全盘否定了。扁鹊的事情也基本上是这样的,即使《史记》所载扁鹊事迹是依据传说而成,但也不能完全说它等于没有。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扁鹊之所以被删是因为他的职业是一名巫师。要知道,巫师在过去可是一门高尚的职业,我们现在可以觉得它就是那么一回事,但并不等于它曾经没有过辉煌。打个有些不恰当的比方,宋朝的人们喜欢文人,而我们现在很多人喜欢商人,但总不能因为我们现在喜欢商人就说宋朝的文人没有用或者不存在吧?这种逻辑显然是不成立的,是错误的。 写到这里,笔者忽然想到了一个流传于民间很久的笑话,即有一位中医想要去黑人的居住地行医看病,顺便谋点生活,但去了一段时间后,他便灰心丧气地回来了,别人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回答说:“不行啊,咱们的望闻问切,尤其是望在那里不行呀,看过去,人家的肤色都是黑的,很难找出什么区别甚至病症来……”笑话当然是没有科学依据的,因为中医的望并不单指看肤色、气色。而我们在这里讲这个笑话,是想告诉那些分不清笑话之所以成为笑话的人们,笑话好笑不是因为中医的望闻问切有问题,而是因为医生的水平有问题。当我们把这个事儿和扁鹊被删放在一起对比,兴许会发现这中间的问题了——不是历史上有没有扁鹊这个人,而是事关教材编著者的认识水平和能力。(文/路生)
|
柯兰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