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坛最多的便是陈、杨之争。其实这是一个很大话题,涉及传承、社会环境、用途、技术差别。不是简单的一句“太极拳其实练的是什么”、“太极拳的定义是什么”就能解决的。拳术,我们客观来说就是一门手艺,要讨论清楚一门具体的手艺,绝对不能大而化之、绝对不能去假设情景,大而化之会造成概念的模糊或者重合,难以发掘其中技术的真实差异;假设情景则会出现很多偶然性的个例,难有说服力。所以大家放下心里主观的对错,客观地来进行一下技术比对。不过涉及本人所学和接触的内容有限,所以可能个别方面会有所缺漏,欢迎大家补充,我再统一整理探讨。
我们先从大家所熟知的陈杨两门的“缠丝劲”和“抽丝劲”谈起:缠丝劲在陈氏的理解中是说通过练习缠丝功、螺旋缠绕的拳架放松运动中所出来的一种劲力。首先大家先想想,这个劲力和普通松沉劲、穿透力有什么区别吗?难道一巴掌打出去的力是螺旋转动的?如果是,那请大师不妨扔块小石头出去,看看石头飞出去的路线到底是麻花线还是直线。当然,也有人说这个练法练出来的是螺旋着出手,这样打到人力道会钻得更深。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请分清楚,螺旋着出拳,这是肢体的运动模式;打出去的那个透劲,这才是劲道。所以如果按照陈氏对于缠丝劲的理解的思路探究,那么缠丝劲就不是全身缠绕转出来的劲道,而是一种很常见的旋转出劲的技巧。大家注意,这里说的是按现在很多陈氏太极人的理解。再说杨氏抽丝劲,杨氏因为有别于陈氏很明显的身体螺旋缠绕,所以外人会说杨氏看起来拳架直来直去,胳膊也不扭动,动作很轻,就说杨式不缠绕,是抽丝劲。然而所谓古谱说“运劲如抽丝”,这句话说的是太极拳里面一个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心法,就是“不丢不顶”。丝线很轻,用力过头会拉断,不用力又拉不出来,所以力度要拿捏得恰到好处,过一分力则僵,少一分力则懈,也就是五大门太极拳都公认的太极拳松沉劲的练习准则。先辈以这个很常见的农活来做比喻,可是如我们前面所说,时代变化了,很多过去通俗易懂的比喻已经不被现在的人所知,所以很多大实话现在听起来反而费解,这也是我们所常说的“望文生义”。所以,抽丝也好,缠丝也罢,说的都是一个不断寻找不丢不顶这个界限的方法。
因此,不知是陈氏内部把家学秘而不宣,还是遇到的人不愿轻传,几乎没有人准确解释出缠丝劲练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练。或者即使按他们所说的练出螺旋的力道,然而也没见到哪个大师在发人的时候还转来转去,无一例外都是劲道干脆利落,直线发劲。
当然,陈、杨两家也确实存在很多差异。有些是观点一样但是实际操作方式上差别很大。比如发力模式。
陈氏的观点之中,为了保持我顺人背的状态,基本下盘功夫都是以马步为基础练出来的。或者这么说,陈氏无论你打哪一式,都必须坚守马步这一原则,为了保持陈拳所认为的单重,无一例外拳架里都是单脚承重的偏马步,即使是白鹅亮翅或者六封似闭之类的动作,虽然有虚步的步型,但整体也是正胯正身的窄偏马步。如果你师父教的是陈拳,打到一些动作是弓步,那就跟他说拜拜吧,不说有没有功力,是不是太极拳,这至少绝不是正宗的陈拳。那陈拳为什么要走马步?这是因为陈拳里面是以马步左右对称,容易合住劲而来的。最能体现的就是陈拳和杨氏的单鞭,不难发现,陈拳单鞭是正身的,而杨氏是偏身的。杨氏的原因暂按下不表,先看陈拳为什么要这样打。为了合住劲,保持周身都不被敌人所控制,能够随时在身体各个部位集中全身的力道,所以扎下马步,手脚前扣,胸腹微微向内合,形成一个碗状,这样才能保证身体任何部位被敌人打偏时,或者自身出手时,都能使周身力道贯通,不会轻易被人改成背劲。就像人的手如果伸直来提水,就只能用上手臂的力道,但是如果曲臂就能把身上的力量也用出来了。
|
|
筝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