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会听到诸如“哪个功夫最厉害”“跆拳道和拳击谁厉害”的幼稚辩题,现在会这么问的人中大部分都是完全不了解格斗的。不过,这股浮躁的“武林辩论”风潮远没有结束,而且吵得越厉害越难听越蛮横的居然都是有习武基础的。(注:我提到的“习武之人”,泛指练中国武术或外国格斗术的人,不单指练中国武术的)其中一些逻辑混乱的辩题根本没有辩论的成立条件,不少争辩者粗口连篇也罢,更有甚者,竟以为自己的言论条理清晰,无人能驳,于是夜郎自大起来。
下面 小梁给各位讲几种毫无意义的“武林辩论”:
一、“功夫哪家强”
例:“中国武术是否真的比不过西洋拳”“我觉得咏春根本不能打,为什么这么吹” “太极好像根本没有战斗力”“咏春还是太极厉害”“中国散打是否已经失去在拳坛的地位”
会提出此类问题的人根本没有弄清楚一个逻辑:
“世上没有最强悍的功夫,只有接近最强悍的人。”
事实上,平常在擂台上的,尤其是打自由搏击或MMA的赛手,几乎没可能只练一种格斗术。MMA还必须练上地面技。一个打擂台的人,他可能同时练跆拳道+拳击+柔术,你说他能代表哪家功夫?他根本无法代表!他只能代表他自己!而现在的武术有一个趋势:融合。李小龙是将这种思想转化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功夫——截拳道。而我个人认为,“截拳道”并不单指这套功夫,而是指武术理论大一统的理念。如物理学家追求的物理理论大一统一样。(不一定完全实现,但这个趋势一直存在)现在有不少练咏春的人为了强化自己的腿脚,还兼修跆拳道的,在师傅不在时用鞭腿将沙包踢得砰砰直响。(不过,我更赞同的是“多盾一剑”理论,即用其他的格斗术弥补自己的弱势,将自己的主修功夫练成“锋刀”)
二 、“有种上台比试一场”
这种例子太多,如:MMA教练徐晓冬说咏春牛皮吹上天,咏春吧里就立刻有人回应,要找高手为咏春正名。于是乎各种“战斗力”分析就出现了,洋洋洒洒一大堆得出结论“咏春必赢”或“徐晓冬必是中国武术打假第一人”。
首先,我不反对比试。我反对的是某些人的“假大空”的情绪化结论。比如, 我从一开始就认定咏春高手必输,于是挑咏春这样不好,那样弱小,然后说我喜爱的武术这样厉害,那样强悍,于是得出一个结论:咏春必输。对方辩友也不甘示弱,从中国武术的渊源流长开始说起,然后联系初中物理的各种知识,将我方支持的格斗术的动作用咏春动作“逐个击破”。这种“鸡蛋游戏”可谓是武林辩论的家常。技术只是一个因素,上面这种辩友完全忽略了实战中的其他重要因素。(比如我是很有胜算,但是我突然肚子疼,要腹泻,这时对方开始狂飙重拳····)
其次,很多人说比试要讲规则,没错我同意。许多情绪 不稳定的人,面对这种话题,就会说“中国武术直接插眼踢裆,杀必死,所以西洋拳千万不要和中国武术家比试啊,一定会输的。”没有规则,仿佛“插眼踢裆胜利”就是高手的标志,真是神逻辑,那么我高考作弊得了全省第一,说明我真的是学霸!在这里我郑重说明:插眼踢裆根本就不属于技术范畴,如果插眼踢裆真的这么神,我们还需要武术干嘛?
还有,我讨厌“中国武术必胜”的支持者的最烦人的话:“XXX是个武术家,一上台绝对秒杀YYY,只是XXX是个心性淡泊的人,不肯和YYY这种小人争,但是XXX比YYY厉害是肯定的。”薛定谔的那只猫还在盒子里,你连盒子都没打开,怎么知道猫有没有被毒死?同理,关于胜负的猜测必须建立在大量事实依据上,连最基本的分析都没有,直接主观臆断是难以说服人的。这些人的“理所当然”,就像打上了“思想钢印”,反正就是认为XXX必胜,就是这么不要脸,你再怎么说都不服气。
总结:这个其实跟武术理论无关,跟个人语言逻辑紧密相关。
三、把“历史人物”、武打演员抓出来,大乱斗
例子:”李小龙跟XXX打谁赢”,“成龙绝对不是李连杰的对手,不服来辩”·······
我说:第一:关公战秦琼,谁厉害?第二:武打演员的本质身份是演员,你所看到的武打演员的技巧都是在一种超级理想状态下的发挥(对手的动作主角完全预知)。
总结:那些毫无逻辑的“武林辩论”者,都是再用语言上的空虚遮掩思想上的苍白。我希望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知乎上的习武话题能够有深度一点,哪怕你问一个武术动作那也是挺好的,切忌因为一时的浮躁情绪登上“武林辩论”的擂台,那是一滩浑水。
|
侩伕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