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眼正在热播的《武神赵子龙》,和绝大多数古装剧一样,一如既往的雷死人不偿命。这种历史外壳套武侠里子的雷剧模式真是屡试不爽,让小编的视力直线下滑,看一次,瞎一次。
这类影视剧,往往将个人英雄主义发展到极致,男女猪脚只要功夫好,千军万马都不怕。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种“武林高手”吗?
小编在这里郑重的告诉大家:我们今天拿来当成文化名片宣传的“中国功夫”,其实在古代,尤其是在战场上——并没有什么卵用。
被曲解的“武”:只是好看
从清代开始,功夫大师们总是把今天说的“中国功夫”,和古代所说的武学、武艺挂钩,好显得“国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咱们先说武艺,武艺是中国古代对军事技能的称呼,古人在战争实践中,总结出了十八般武艺的说法。
在今天,我们说的十八般武艺通常指的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镗、棍、槊、棒、拐、流星。
这个说法产生于清中期以后,并成为主流,一直流传到今天。那些“武术家”们也将这十八种武器玩出各种花样,甚是好看。
不过我们回过头,看看资料中最早有关十八般兵器的记载,就会发现问题:
“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
这句话出自南宋军事家华岳所著作的《翠微先生北征录》,虽然他并未在书中具体指出十八般武艺是指什么,但是只要不瞎都已经可以看出这与后世流传的十八般武艺的不同:
说好的“弓为第一”呢?
明代学者谢肇淛在其笔记《五杂俎》中曾经列举了较为靠谱的十八般武艺名单: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棉绳套索”,指得就是各类绳索、套索,古代军队之中也是经常用到,比如做个套马索、设个绊脚绳、弄个陷阱之类的;白打就是徒手格斗。
这样的十八般武艺,在观赏性上着实不如前者,但是却远比前者实用。明代有很多武术著作流传于世,其中的实用精神贯穿始终。很多书更是只谈招势,一字不提套路。
实际上,今天广为流传的十八般武艺,与明代武术相去甚远,而是源于戏曲界的说法。
这么看来,“中国功夫”能与当今的电影电视文化无缝对接实在是情理之中,因为他本身就是带有浓烈的表演性质,深受戏曲文化的影响,与真正的“武艺”相去甚远。
除此之外,古代还有武举,选拔民间或军中精于武学、武艺的人去担任军官。在很多影视剧中,武举考试就是一帮人一对一的打架,这误导了相当多的人。其实,武举考试也和今天的“中国功夫”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首先,这是考试,在武举成制度之后,笔试都是放在第一位的。选拔的是军官,又不是杀手,能打架有什么用?其次,武举科目也有武艺测试,测“弓马刀石”四门功课,细分就是:步射、骑射、开硬弓、举石锁、舞动重刀。
简而言之:射箭、体能。仅此两项而已。
很多“功夫粉”想必此刻已经有些生气了,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有人会说:今天的功夫只是不谈弓弩罢了,刀枪剑戟也是有的啊?
说到这里,咱们就得再谈谈“武学”。武学和“功夫”更是几乎毫无瓜葛,指的是军事学术,比如战术、战略、练兵方法等等。
说道武学著作,就不得不提到明代戚继光所著的《纪效新书》和《练兵纪实》,这两部书可以说是少数详细记载军中“武艺”的书籍之一。咱们可以看一看,这书中的“武艺”与今天的“功夫”差距到底有多大。
以“枪”为例,《纪效新书》记载的枪足足有“一丈七八尺”长,明代一尺大约32公分左右,折算下来足足有五米多长。
这么长的枪舞起来当然不还看,但是在作战时,长枪兵着重甲结阵而立,刺猬一般,对于防御重骑兵的突袭有很好的效果。
耍花枪?别闹了,战场上大家都挺忙的。长枪手如果搞个人表演,那完了,阵型散了,敌人的骑兵或者刀盾兵随便一冲,便是一场大屠杀。
《练兵纪实》中讲了对各项技能的考核,更是直接,射箭、开枪就是比准,枪法就是刺,刀法就是砍,没有一星半点的花架子。
再说,明代刀谱又不是没有流传下来,你们看一看这刀这姿势,与今天看到的“功夫表演”哪里像了?
上图:明代武术著作《单刀法选》节选。明代武术的实用精神,如今已经难以寻觅。
至于徒手格斗,戚继光只把希望寄托于士兵个个大块头,壮的跟牛一样,从不谈什么四两拨千斤。什么只要你力气大,下手狠,还怕打架?
|
杨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