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禄堂先生特别强调单重,其实强调的是重心时刻在变化,强调的是身上与脚下的阴阳虚实之转换。他极力反对的双重,其实反对的是阴阳虚实的僵化。
受制于他那个年代的语言环境,只能用单重双重这种矫枉过正的词汇来形容。
反观他的很多后学,不明此理,居然把单重双重之言当做站桩的重心分配依据,恰恰人为限制了阴阳虚实在重心方面的变化,与孙老先生的初衷背道而驰。
“今之武者,专论架势,封闭闭法,不知曰何”……孙老的名气也是打出来的,他的理论是对他自己实战经验和毕生所学的总结,想必他最反对的也是“专论架势”,比如现在烂大街的三七四六一九三体桩。
形在练中找,意在打中求。重心有它自己的平衡位置,然而在实战中,重心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之中,这些常识随便找个拳击教练学上几个月很快就有体会,怎么放进传统武术里就有这么多幺蛾子?
正所谓“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说的完全是一样东西,后人分别心重,不知一体,唯分二元。不得已随顺众生才作此方便说法,明白了这个道理,又何所谓单重双重呢?
|
|
最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