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技击源于古代先民的日常生活,由先民在狩猎和部落争斗中使用的原始搏斗术发展演化而来。
在形意拳的核心技法中,也有一些来自于农耕和日常生活的影子。先贤受日常生活中锄田、锄药、摇辘轳、拱手等肢体动作运行轨迹和用力方法的启发,悟而生变,将其应用于武术技击的动作中,遂演化出“镢头把”和“摇闪把”两种上乘功法。
其实锄田、锄药、摇辘轳、拱手等武术动作并非形意拳所独有,中国古代导引术《五禽戏》和《八段锦》中就有摇辘轳的动作。《五禽戏》中“虎戏”一式的“虎扑”,其手臂的运行姿势就源自于“摇辘轳”打水的姿势;《八段锦》中有一式“左右辘轳式”,其名称就直接称之为“摇辘轳”。五禽戏据说由东汉医学家华佗所创,在史书《三国志》中即有记载;《三国志》成书于公元290年,可见当时五禽戏已经广为流传。《八段锦》在北宋翰林学士洪迈(公元1123~1202)所著的《夷坚志》中就有记述。
在历史悠久的“绵张短打拳”中,也有锄田、锄药、拱手等技法名称。如《张氏短打拳谱·张横秋心得·外死手三十六节》中的“老儿锄田、袁谭打拱”,《张氏短打拳谱·八仙玄化十一着》中的“蓝采和飞追采药锄”等。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锄田之锄和锄药之锄不是一种工具。锄田之锄,是用的镢头,即是指用镢头挖掘翻耕土地;锄药之锄,是药农专用的采药锄,一种短柄的形如镢头状的挖药工具,又称“小镢头”、“小药镢”。一大一小两种工具,同名为“锄”,但二者在使用时的下劈动作和用力方法却有很大差异,演化到武术技击中,锄田和锄药也是两种不同的技法。
在传统武术技击中,一般是打拱和锄劈联用,如“破打双捷袁谭打拱带锄劈”,可简易直接地轻松破解对方向我胸、面部进攻的攻势。
★核心母拳摇闪把
心意拳的“摇闪把”即由生活中的“摇辘轳”演化而来,因其摇动双臂向前划圆并快速闪动,如摇辘轳或摇橹行舟之状,故称“摇闪把”。
“摇闪把”又称“心意一把锤”,即为心意拳第一把之意,“摇闪把”是心意拳的核心拳式,包含了心意拳六艺中的所有技法,故称之为心意拳母式。
形意拳由心意六合拳演化而来,其外形动作和拳理也与心意六合拳有了较大的变化,所以形意拳的“摇闪把”和心意六合拳的“摇闪把”也有很多不同之处,所谓此“摇闪”非彼“摇闪”也。
俺是天山一剑在当年学艺时,“摇闪把”属于门里的秘传功夫,师父对于一般的拜帖入门弟子也不轻传;只有等到其他弟子都走了之后,师父才会手把手给俺是天山一剑纠正“摇闪把”的拳架。
“摇闪把”技法中有许多精微之处,练熟之后,可以一法生万法,在实战使用中可以用“摇闪把”为先手,后面暗藏补手连打,即所谓“变艺”。有很多种技击的技法都可以融入到“摇闪把”的变手中,如虎抱头、鹰熊竞志等;绵张短打拳中的“破打双捷袁谭打拱带锄劈”技法,也可以融入“摇闪把”的变手中。
袁谭打拱的动作,猛一看很象形意拳的“虎抱头”,但是两者还是有一定的区别。主要的区别是,如果“打拱”是由“鸿雁双飞式”式双手向内圈手拜压,那就是“虎抱头”技法;如果“打拱”是由双手内裹上钻挑领,则近似于“猫洗脸”的技法。
“摇闪把”的劲意有钻、挑、束、裹、截、云、领、托、扑、拍、撞、按、劈、搓、捋、挤、靠等多种,也需要练习者在变艺和变势中细心揣摩。
附注1:
★关于“锄”和“镢”的解释
锄头是中国的常用农具。按形状和用途大致分以下几种:1、板锄,俗称“锄头”,形状是锄刃宽,锄尾窄,木柄细长;一般用来耪地保墒和除草;使用动作是先将板锄扔出,然后拉回,再向前推,称为“耪地”。2、尖嘴锄,又称“鹤嘴锄”,有些地方称为“锼子”,形状如鸟嘴,木柄细长;用途是松土和在地面划开播种的小沟;有的资料误把鹤嘴镐当成鹤嘴锄,鹤嘴镐又称“十字镐”、“洋镐”,形状是一头呈尖状,另一头为铲状,木柄短粗。3、药锄,又称“小镢头”、“小药镢”,形状分为板状和尖嘴两种,木柄短而细,木柄长度如镰刀柄;用途是药农采药时用来挖掘草药根。4、大锄,就是“镢头”,镢头的形状的板锄较接近,都是板状,但是宽度比板锄窄,厚度则要比板锄厚很多,木柄短粗;用途是掘地刨土;使用动作是先将镢头高高举起,然后利用镢头的自重和惯性,沉肩坠肘由上向下劈击挖掘。
附注2:
★“锄镢头”和“锄劈”
少林心意把又名“锄镢头”,锄镢头所指的就是借用镢头挖掘土地之式,取其由上向下劈击之意;中国传统武术中所有使用“锄劈”和“锄田”一词的,其所指均是如挥动镢头挖掘般,由上向下劈击的动作。板锄在锄地时使用的动作是推和拉,不可能用到由上向下劈击的动作。所以,“锄田”和“锄劈”所指的只能是用镢头挖掘土地的形和意。
那么,为什么在技击专用术语中要说“锄劈”,而不说“镢劈”呢?这是编拳者从修辞的角度考虑的原因所造成的,就是为了念起来顺口;如果称为“镢劈”,虽然同样能够达意,但读音却没有那么响亮,而且有点拗口了。
|
扇上墨未千彩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