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13175635983
  • QQ:1575389080
  • Address:725 Adams Avenue
  • Email:1575389080@qq.com
返回顶部

传统武术被曲解最严重的是,很多年轻小孩一提传统武术第一反应是各种拳法和自由搏击

2020-8-10 15:05 560人浏览
传统武术被曲解最严重的是,很多年轻小孩,一提传武,第一反应是各种拳法和自由搏击。我们80后,70后,一提传统武术,脑子第一反应是剑和棍。

首先,我不觉得传统武术落后了,因为各大拳法流传下来,是经过历史的考验的。
最早的格斗,来源于人类捕猎过程中的自卫方式,演变成经过战场上的厮杀,也就是真正的实战经验。只不过再厉害的武术也经不起混战,也就是猛虎难敌群狼。
像岳飞,戚继光,俞大猷等都是武术高手,没有一点本身根本带不了兵。
现在练武术的大多没有下苦功,又怎么能和专业的散打搏击运动员打呢!古代的练武者,从小(7、8岁)就开始训练了,柔韧、持久、爆发力、耐力、力量、应变、技巧、绝招等等都要经过长期的训练,特别是形意拳更是如此!所以,民国时期,形意拳称雄世界,外国人很怕中国武者!而现在的武术爱好者,大多就是练着玩,强身健体是可以,打斗就不一定了,可能还不如街头经常打架的小混混呢,所以,上擂台和散打搏击综合格斗打的话,几乎必败

武术真正没落的时间在清朝,因为反抗清朝的基本上是有身手的练家子,像广东十虎,好几个是洪门成员,行走江湖,没有一点武功都会死得很惨。但是纸永远包不住火,这也是南少林从福清到泉州都有踪迹,毕竟清军的情报系统可不是吃素的。一百个武术高手很难够打败一百个实战经验丰富的老兵。
武术为了生存,第一先学自保,在南方,江湖高手不得不转行为舞狮表演者,杂技演员,戏班剧团,还有镖局。为了活命,只能传男不传女。
随着科技发展,冷兵器还是被火器代替,人类和对手的战场距离正在拉长,都不喜欢贴身近战,武术从主科降级为辅修课程。
而现在的武术大多数讲究行云流水,只是为了被表演拍摄专用,只是当做运动项目,而实战招式慢慢被削减。
说句实话,散打,跆拳道,空手道,柔道,巴西柔术大多数起源于武术,只不过他们懂得改进,为自己使用,更适合没有武术天赋,已经想快速掌握格斗技能的初学者。这些只需要两三个月学好。而这些格斗技能的武馆,都有几十年以上的商业经营经验,被发扬光大,一点儿也不奇怪。
兵贵神速,古代打仗讲求行军速度,打起来不是阵型就是混战,阵营不需要个人水平突出,混战中单挑再强也不一定能生还。所以军方练兵的武术一般以身体素质和战术布阵为主,单兵的格斗技术反而排第二。
而技术优秀的拳种一般是在民间兴起的,因为只有民间才会出现更多一对一打斗。无论是从军队传到民间,还是直接从民间开创出来的拳种,民间能打的人不会像打仗那样随机挂掉,自然能一代传一代并且不断改进。
武术不是太差,而是过于博大精深,像马步至少也得三年才能学会基础。
现代传播的很多的东西,比较适合天赋不高的大部分人群,对技术要求较低,较容易学习。

反对的一部分是:
博大精深的代表,并不是马步蹲三年,那是蠢。
而是更细化的东西,
打个比方,同样的攻击,可以用拳,也可以用掌,什么情况用掌比用拳更好;

博大精深,
最根本的体现都在这种细节动作上,
选择最优的动作,最好攻击路线,最佳的防御方法,
怎么充分发挥每个关节的机能,怎么以最小的体力代价换来较高的攻防收益,
这都是经过细节研究的。

当然了,现在这些东西几乎看不到了。

其实现代的训练系统也不分什么国度,所有格斗技术都适用,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传武的现代化补充
我觉得技术没什么强弱之分,拳击是不是就比形意拳好,柔道是不是就比中国跤好,泰拳是不是就比八极拳好,我觉得根本很难直接就这么说,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都有它们展现的优势,传武里面的一些拳种其实都比较科学的,主要是没什么人知道了解,不够普及所以没有开展起来
武术套路肯定不行,套路要把某些动作拆成单式才能用,传武要分为表演和实用两部分,表演那个就是套路了,实用部分一般作为某些地区的军警部门的格斗训练课程,有很强的实战性,至于擂台部门,确实存在感低了一点,可能传武不那么适合转化竞技?或者练的人少?
只能让时间去检验了,我比较偏向现在是发展系统化的阶段,课程体系不够成熟
不过据我所知传武在擂台的表现基本看不出很大的特点,通俗点说就是你需要放大镜慢动作才能看出那个选手用的是传武动作,例如白鹤拳的抖劲,怎么利用重心,八卦掌的步法等等,比较隐性,专业点说就是辅助技术,显性动作的话,ufc有出现过咏春,洪拳等,比较多人用的可能就散打,虽说它跟传武的关系有点争执

Nexer提供广泛的专业服务和高度专业化。我们为私人和上市公司提供服务。我们拥有超过35年的经验。
  • 手机触屏版

  • 手机APP

  • 微信公众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 星点互联设计
  • 苏ICP备15516793号 | 营业执照 |星点互联科技有限公司|鲁ICP备19001237号-21|鲁公网安备 4236902302000354号 QQ|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21:00

微信:yituqu520

QQ:1575389080

扫码添加微信好友

Q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