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种救度佛母赞
<span></span><span></span>
<span></span>
<span></span>
<span></span>
<span></span>
<span></span>
<span></span>
<span></span><p>此《二十一种救度佛母赞》为清乾隆帝第六子永瑢手书,西藏密教的经典。本书以二十一种度母的赞文为核心内容;在语言文字方面采取藏、满、蒙古、汉文四文种合璧;装帧形式方面使用了小巧别致的梵夹装,上下护版内侧绘有佛像。此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br>
<span id="more-12695"></span><br>
度母梵文作多罗,藏语称卓玛。多罗在梵文中意为眼睛,因其产生于观世音菩萨之目而来,由此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化身的救苦救难的本尊。同时传说其能救人于由狮、象、火、蛇、贼、镣铐、水、非人等导致的八种灾难之中,并将诸难送达彼岸,故得救度之名亦称 <strong>救度母</strong>。度母依身色,姿态标志而不同,一般分为二十一相,即二十一种度母。</p>
<p>佛母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她的图像在许多壁画和西藏唐卡绘画中都可见。21尊圣救度佛母是藏传佛教所有宗派均尊拜的女神;她们是最美丽最仁慈的女神,救苦救难、普渡众生。其中,在西藏和蒙古流传最广的是绿度母与白度母,许多有关她们的文献都流传至今。如今,满文和蒙古文中都没有“救度佛母赞皇家译本” 的经文,而佛教法规中也不包括该经典,使得此本的文献和文化价值特别高。(介绍参考)</p>
<p>该书上夹板右侧有金汁题写书名:御譯救度佛母贊,表明此书为官方译本。其译写、装帧均属上乘之作。同时,经比对校勘,该书内容亦有别于存世的其他版本故其版本价值亦不容忽视。<br>
<br>
爱新觉罗·永瑢(1743-1790年),号九思主人,清朝宗室大臣,乾隆帝六子。乾隆二十四年冬,出继给慎靖郡王允禧,封贝勒,管理内务府、充四库全书玉牒馆总裁、监管钦天监事务。五十四年,晋封质亲王。五十五年薨,年四十八岁,谥号为庄。工诗擅画,主要作品有《岁朝图》、《枫溪垂钓图轴》。</p>
<p>注:此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本,9X16 厘米。后题:永瑢王子孫、隨從恭撰。相关视频介绍<br>
—<br>
<strong>文件名:二十一种救度佛母赞.清永瑢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br>
文件格式:PDF高清<br>
文件夹大小:185M</strong></p><br>【下载地址】<br>
此链接已失效,会员打包资料里下载:点击查看 非常好 非常好
页:
[1]